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中国或将成为国际碳市场的“生力军”
中国或将成为国际碳市场的“生力军”: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金融方法,碳金融被认为是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金融形式。发展碳金融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碳金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发展碳金融的思路也
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金融方法,碳金融被认为是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金融形式。发展碳金融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碳金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发展碳金融的思路也不明晰。碳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式,将在未来全球金融博弈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应把碳金融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碳金融。目前中国碳金融发展势头非常好,已经先后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无论在碳交易市场还是国内节能减排工作上都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而言碳金融发展的基础薄弱,规模有限,市场不够成熟,尚属“起步阶段”。
第一,相关交易所有价无市,交易寥寥。虽然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山西等12个省市相继成立了环境交易所,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强制减排的相关制度,也缺乏合适的交易产品,这些交易所建立以后基本上很少有碳减排产品的交易。这样既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也将减弱中国企业在碳交易中拥有定价的话语权。
第二,金融机构对待碳金融的态度还不够“积极”。《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碳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外部环境不充分、成本收益失衡等原因,国内金融机构对此较多采取观望态度,行动上有一定的“抗拒”。随着低碳经济的高涨,国内部分金融机构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发现了商机,开始积极探索碳金融的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例如,银行业从新产品开发的角度,把低碳、新能源作为新的金融业务,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都先后推出相关产品。但是,总体来讲,金融机构在碳金融的介入上还比较薄弱。
碳金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业务的“动力”不够充分,即能够产生利润的碳金融业务品种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储备不足。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兴起时间较短,金融机构对其操作模式、利润空间和风险控制等认识不深,且在化工、会计、法律等方面综合人才储备及业务培训不够。其二,风险较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其经济效益不一定最佳,而严格标准后的绿色信贷的实施也可能挤出部分优质客源。
尽管如此,未来中国碳金融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市场空间无限,中国将成为国际碳市场的“生力军”。其一,碳金融发展的资源基础厚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巨大的碳排放资源是建立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坚实基础。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在2030二氧化碳减排可达20亿~30亿吨,超过欧洲国家减排量的总和。其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已有了良好的社会与法律基础,环境项目融资的法律规范、环保基金类的法律制度、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的法律制度等陆续出台;国内外的碳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京津沪等地集约式发展,将大大节约碳金融服务机构的运营和交易成本;而专业性的评估、技术与法律咨询等机构的大力发展,也进一步活化了碳金融服务市场。其三,“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碳金融提供了优越的战略环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和目标,并将营造国内各项事业快速科学增长的良好局面,为低碳发展增加动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是中国今后一段较长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决定金融,与之共生的碳金融有了发展的物质基础,未来将大有作为。()
-
推进低碳金融创新助力低碳经济发展2021-02-18
-
我国低碳金融发展现状和问题2021-02-18
-
碳交易定价权争夺激烈碳金融市场关乎国家兴衰2021-02-18
-
中国需要碳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2021-02-18
-
衍生碳金融工具2021-02-18
-
低碳金融论文绿色金融论文浅析金融与环境保护2021-02-18
-
碳金融未来发展的市场前景2021-02-18
-
碳金融衍生品设计方案2021-02-18
-
碳金融的发展,碳资产评估业务成为市场客观需求2021-02-18
-
中国国家低碳金融发展建议2021-02-18
-
碳金融交易机制与产品2021-02-18
-
碳金融工具:碳货币的概念定义2021-02-18
-
碳金融的界定2021-02-18
-
低碳金融:光大银行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综述2021-02-18
-
发展碳金融对我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2021-02-18
-
支持碳金融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