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金融机构为何还不进入碳市场的原因分析
金融机构为何还不进入碳市场的原因分析:金融机构作为碳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和信贷服务的渠道,对推动碳金融、促进碳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七家碳交易试点均已启动碳交易,金融机构表现对碳市场很感兴趣,但目前都
金融机构作为碳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和信贷服务的渠道,对推动碳金融、促进碳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七家碳交易试点均已启动碳交易,金融机构表现对碳市场很感兴趣,但目前都处于观望状态,真正参与到碳市场的金融机构并不多,为何金融机构迟迟不进入碳市场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碳市场的流动性是关键。目前各个交易试点的流动性比较低,交易量相对来说比较小,致使金融企业参与碳市场兴趣不大。及时是目前交易最为活跃的湖北碳交易市场,其交易量一般维持在4~5万吨,一次性超过10万~20万吨的交易量很少,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吸引力较少。
2、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的碳市场政策的不确定性是金融机构不敢贸然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碳市场本身即是一个政策依赖性很强的市场,而目前中国碳市场所依赖的法律基础较为薄弱,国家还没有进行相应的法律出台。
3、碳交易价格不能真实体现供求关系。目前,各大交易试点的碳交易价格从30~80元/吨不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交易价格,并不能真实的反应碳市场的供求关系,政府参与控制的成分很高,不是市场的真实反应。
4、交易产品较为单一,目前各大交易市场的交易均属于现货交易,并未推出期货和期权,而期货和期权将有利于企业控制风险、发现价格。而交易产品的单一,将不利于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5、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国家发改委认为碳市场作为节能减排的手段,是为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达到十二五的减排目标,并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这也许就是很多金融机构迟疑的原因之一。
利用市场机制促成节能减排,就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金融机构的参与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节能减排的成本,而且也将有利于发现市场价格、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中国应当尽早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培育期货和现货多层次的交易体系,并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而对国内各类金融机构来说,也应该把握好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大对碳金融业务的投入,提高发展速度。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从资产规模、经营质量和资源储备等各方面来讲都是金融机构中最为重要的中坚力量,具有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良好基础、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如果能够积极参与碳市场发展建设,必将会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完)
上一篇:做大碳市场需金融机构介入
-
分析碳市场中的碳税税率、碳减排量、价格决策2021-02-18
-
推进低碳金融创新助力低碳经济发展2021-02-18
-
我国低碳金融发展现状和问题2021-02-18
-
碳交易定价权争夺激烈碳金融市场关乎国家兴衰2021-02-18
-
中国需要碳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2021-02-18
-
衍生碳金融工具2021-02-18
-
低碳金融论文绿色金融论文浅析金融与环境保护2021-02-18
-
碳金融未来发展的市场前景2021-02-18
-
碳金融衍生品设计方案2021-02-18
-
碳金融的发展,碳资产评估业务成为市场客观需求2021-02-18
-
中国国家低碳金融发展建议2021-02-18
-
碳金融交易机制与产品2021-02-18
-
碳金融工具:碳货币的概念定义2021-02-18
-
碳金融的界定2021-02-18
-
低碳金融:光大银行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综述2021-02-18
-
发展碳金融对我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