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权的交易原理
解读农业碳汇及其数量测算方法
解读农业碳汇及其数量测算方法:据了解到,碳汇经济主要是林业、种植业,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土壤有机质积累,实现固碳(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氧(释放氧气)所获取的生态效益。根据2009年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及含碳量(或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数量)和
据了解到,碳汇经济主要是林业、种植业,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土壤有机质积累,实现固碳(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氧(释放氧气)所获取的生态效益。根据2009年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及含碳量(或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数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测算:嘉兴全市主要农作物(稻、麦、菜、豆、菜、瓜等)和森林(包括林木、桑园、果园)年吸收二氧化碳分别为496.8万t和176.0万t,合计672.8万t;分别释放氧气361.3万t和128.0万t,合计489.3万t;每年仅吸碳制氧的生态效益就达102.36亿元,远超过当年度农林业产品价值60.19亿元。研究也表明生态系统的各种调节功能总生态经济价值是其产品价值的8倍以上。
另外,土壤也是一个巨大的碳汇库,全市土壤储碳量达860.7万t,折算碳汇价值85.2亿元。固碳制氧具体测算方法:根据各种农作物地上部分的干物质重和它们碳吸收率进行估算。据了解到,作物生育期间碳吸收的估算公式为:W=(F•T)×C式中,W为作物吸收固定的碳量(t);F为作物合成单位有机干物质的碳的吸收率;T为作物的单位面积干物质重(t•hm-2);C为作物的种植面积(hm2)。作物固碳全部来自吸收空气中CO2,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光合产物并释放氧气,参照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化学平衡式:6CO2+12H2O→C6H12O6+6H2O+6O2由以上平衡式,可推算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之间的关系,即每固定72gC,可吸收CO2264g,释放O2192g。
据此,可按单位面积农作物收成的干物重大致估算出单位面积农用地年吸碳量与年制氧量。其中,主要农作物按照平均产量和谷草比,以及该作物实测籽粒和秸秆含碳量计算;蔬菜根据每667m2平均产量,含水量以95%计算干物质;果树按照单位面积(667m2)平均产量,水果含水量85%,计算果实部分;桑园按照实测桑叶和枝条干物质产量计算;林木按照中国碳汇网每hm2吸收CO220~40t,按平均30t计算。土壤固碳量,以表层土15cm厚,每667m2土壤重150t计,乘以实测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得到。
固碳制氧价值计算:固碳价格:实例运用碳税法计算年吸碳价格,按国际较为公认的瑞典碳税0.15美元•kg-1为标准,按最新平均汇率1美元兑6.57元人民币,折合人民币0.99元•kg-1碳税率。
制氧价格:运用工业制氧法计算年制氧价格,采用工业氧气批发价700元•t-1,换算成0.7元•kg-1。从表1可以看出,全市30.23万hm2主要农作物每年可固定CO2496.8万t,释放氧气361.3万t,年固碳制氧价值达75.96亿元。其中水稻生态效益最为明显,每年通过水稻固定CO2304.5万t,释放氧气221.4万t,固碳制氧合计价值46.65亿元。全市森林总覆盖面积为7.5万hm2,每年可吸收CO2176.0万t,产生氧气128.0万t,固碳制氧总价值为26.4亿元,平均每hm2每年创造价值为3.52万元。其中林木地效益最为明显,平均每hm2每年创造价值为4.50万元。
土壤固碳数量巨大,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汇,合计达到860.7万t,土壤固碳价值大约为85.2亿元,其中约80%贮存在水稻土中,主要原因是当地约3/4地域为稻田。可见,农田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国内外研究也表明,我国固碳潜力最大的分别是耕地、草地和森林资源,其中仅农田土壤固碳就可以抵销13.1%的温室气体。
-
安徽省地质碳汇潜力大可存储二氧化碳近899亿吨2021-02-21
-
促进国内“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建议2021-02-21
-
碳汇饱和等三原因致二氧化碳浓度创30年最高2021-02-20
-
热带雨林救不了地球 二氧化碳并不能使树木长得更快2021-02-20
-
发展草原碳汇经济的意义2021-02-20
-
国内外碳汇经济研究现状2021-02-20
-
洪雅林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碳汇经济2021-02-20
-
农业碳汇都有哪些减排方法学2021-02-20
-
杭州临安试建浙江首个公众碳汇林基地 每年可以净吸收41.6吨二氧化碳2021-02-20
-
别指望成熟的森林能够储存多少二氧化碳了,吸收碳还得靠年轻的树木2021-02-19
-
碳税征收应是环境税立法的重头戏2021-02-19
-
为避免欧盟航空“碳税”演变32国上演碳税贸易战2021-02-19
-
欧盟航空“碳税”引发的贸易战继续升温2021-02-19
-
中美或支持“碳税”替代方案2021-02-19
-
如何破解碳税问题僵局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2021-02-19
-
欧盟征收碳税能否真正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和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