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金融新闻资讯

碳政治:碳税背后有利益

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时间:2021-02-18 20:30:00
热度:1

碳政治:碳税背后有利益:  什么叫碳?举个例子,生产一吨水泥就会产生一吨二氧化碳,一吨二氧化碳就要缴纳10~70美元的关税。想想看,有多贵?一吨转炉钢会产生1.8吨二氧化碳,一吨电炉钢产生0.6吨二氧化碳,这些可能不太具体,具体一点来说,麦


  什么叫碳?举个例子,生产一吨水泥就会产生一吨二氧化碳,一吨二氧化碳就要缴纳10~70美元的关税。想想看,有多贵?一吨转炉钢会产生1.8吨二氧化碳,一吨电炉钢产生0.6吨二氧化碳,这些可能不太具体,具体一点来说,麦当娜最新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带来了1 63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征收碳关税的话,1 635吨乘以10美元或者70美元,假设碳关税是30美元一吨,那么麦当娜的演唱会要缴纳的碳关税就是1 635吨乘以30美元,49 050美元。周迅为了抵消她在去年飞行149 483公里所产生的碳排放,大概19.5吨,她得花6 000元买238棵树,来弥补这个碳排放。北京的八达岭,以后叫做碳汇林林场。你花1 000块钱买到的碳汇林就可以抵消你所排放的5.6吨二氧化碳,一个中国家庭两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就是5.6吨,每一吨多少钱?各位读者想一下你们的未来,以后连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收费了。事实上这个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欧洲不但建立起了市场,而且建得非常好,包括各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也都建立起来了。   《京都议定书》规定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实施温室气体减排。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任务,有减排指标任务的发达国家,可以到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指标。这样就在碳排放等问题上人为的设定了一个商品和利益模式,这样的商品实际上是衍生出来的。  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当某国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时,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英文简称CER)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同样的,在一国内部,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的企业也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企业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CDM便因此形成,碳排放形成“大宗商品交易”的国际市场。在此机制下当前全球碳交易市场年均交易额已达300亿美元,预计将来还会大幅增加。《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增长。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1263.5亿美元,比2007年的630亿美元上升了100.6%。在欧洲,企业可以通过买卖二氧化碳排放量信用配额来实现排放达标的目标。碳排放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化的交易。在伦敦金融城,除了股票、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外,还有不少专门从事碳排放交易的公司。   众多碳交易市场中,主要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英国排放交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温室气体减排体系等四个碳交易市场。其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2008年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近60%。而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经成为全球碳交易的两大中心。据了解到,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20多个碳交易平台,交易标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二是相对复杂的减排项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曾在2009年6月发表报告,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法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提出的征收碳关税提议,近日在全球引发争议。尽管遭到了欧盟的一致反对,但法国日前仍单方面提出,将从2010年开始对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在此之前,法国已宣布对本国的家庭和企业征收这一新税种,主要针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方面的消费。所谓碳关税,主要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特别关税。   美国以前就提出过要征收碳关税,德国、日本和中国都反对。可是美国是个非常厉害的国家,美国说无所谓,你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反正我就这么干了。因此6月26日众议院通过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吨碳征收10~70美元,一吨二氧化碳征收10~70美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利用国际对于碳的交易成为了可以渔利的东西,这样给某个国家定多少的碳排放的指标,实际上就是变成了给该国多少钱的权益,因为指标高了可以直接换取钱,而指标低了就必须从他国那里买,这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博弈过程,世界的利益瓜分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世界的实物资源瓜分殆尽以后,在环保方面有人为衍生出来了大量的衍生资源和利益,成为进一步掠夺他国利益的手段。而更进一步的碳税,实际上就是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说法,如果是真的要保护环境,不是征税而是投资补贴进行环境保护,因为这些产品是进口国消费不是出口国消费。所有这些都是被冠以环保的帽子,背后是利益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