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权的交易原理
解读商业银行未来碳金融发展模式
解读商业银行未来碳金融发展模式:1.借助CDM项目拓宽银行的收入来源并优化收入结构 商业银行作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可以依托众多的网点渠道资源,通过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等业多项业务全方位地介入CDM项目的中
1.借助CDM项目拓宽银行的收入来源并优化收入结构
商业银行作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可以依托众多的网点渠道资源,通过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等业多项业务全方位地介入CDM项目的中介服务,从而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逐步优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业界有研究者对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认为可以利用现有政策性银行帮助发展相关低碳金融业务,及与国内外政策性银行进行合作介入CDM项目。另有研究者提出中国还应尝试逐步参与CDM的二级交易市场,提高产品的定价和风险控制能力。
2.努力开展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商业银行应重视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争取与国际市场尽快接轨。除了最基本的排放权远期和期货交易外,应收碳排放权的货币化、碳排放权交付保证、套利交易工具、保险/担保、与碳排放权挂钩的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有分析人士在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和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隐患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要加快在环境金融的创新,并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组织的建设。
3.催生以碳交易为基础的碳基金
项目型交易是在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框架内的一级市场进行,大量碳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则构成了项目型碳交易的二级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是由投资基金于发展中国国家项目业主签署合同,投资基金将购得的减排指标转售给发达国家并获利。碳基金的设立来源多样,并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1999年之后,世界银行相继建立了原型碳基金、生物碳基金、社区发展碳基金、伞形碳基金等8支碳基金,总额高达10亿美元。而中国在碳金融方面则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相信随着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碳基金的引进将为时不远。
4.带动相关理财产品的发展
CDM项目的完成时效较长,从审批到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平均需要3年左右,其中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因此,融资关乎CDM项目的成败,这也会直接催生出一系列基于CDM项目现金流为主要还款来源的融资产品以及与之挂钩的理财产品。并且,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配额型交易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届时也将刺激以碳排放权交易及其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和碳基金为标的理财产品的出现和发展。
在这方面,荷兰银行的做法值得借鉴。荷兰银行凭借其广泛的全球性客户基础,推出碳理财产品,为碳交易各方提供代理服务,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同时,还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与基于环保上市公司的气候指数和水资源指数等挂钩的气候和水资源环保理财产品,在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加强了环保理念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在除了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推出低碳理财基金类投资产品外,其他3家银行在碳金融实践上基本上没有新的突破,绿色信贷业务模式相对单一,今后在理财产品规模和种类上将有所突破。
5.防范缓释碳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关注低碳概念的企业客户,创新信贷业务管理机制的同时,还应控制好碳金融交易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有分析人士对商业银行的低碳金融业务进行了研究,认为银行应当将保护环境的观念融入到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并建立环境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风范风险方面为了提高碳资产的流动性,可以考虑利用结构性融资创新工具将碳资产转变成现金流。
-
碳交易、碳税与排放强度目标制的经济成本有多大?2021-02-18
-
碳税和碳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对比分析2021-02-18
-
英国财长倾向于脱欧后实施国内碳税而不是碳交易2021-02-18
-
推进低碳金融创新助力低碳经济发展2021-02-18
-
我国低碳金融发展现状和问题2021-02-18
-
碳交易定价权争夺激烈碳金融市场关乎国家兴衰2021-02-18
-
中国需要碳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2021-02-18
-
衍生碳金融工具2021-02-18
-
低碳金融论文绿色金融论文浅析金融与环境保护2021-02-18
-
碳金融未来发展的市场前景2021-02-18
-
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000亿美元的交易额2021-02-18
-
碳交易市场为国际基金提供了主要的投资机会2021-02-18
-
碳金融衍生品设计方案2021-02-18
-
碳金融的发展,碳资产评估业务成为市场客观需求2021-02-18
-
中国国家低碳金融发展建议2021-02-18
-
碳金融交易机制与产品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