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金融新闻资讯

我国小规模碳金融试水

来源:水晶碳投
时间:2021-02-13 17:00:04
热度:1

我国小规模碳金融试水:随着国内试点市场的发展,立足于现货市场之上的碳金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近期举办的地坛论坛和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碳金融成为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 发展碳金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未来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情况。据国家发改委应对

随着国内试点市场的发展,立足于现货市场之上的碳金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近期举办的地坛论坛和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碳金融成为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

发展碳金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未来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情况。据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设计已提上日程,计划在3-5年内启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进一步表示,下一步计划把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吸引到碳市场中,特别是从7个试点开始做起,探索如何在现货的基础上做期货,真正把市场潜力发挥出来。“作为起步阶段,肯定还是现货,这样比较稳,这也是我们第一阶段要做的工作,下一步阶段的重点可能在碳金融、碳排放权期货方面做一个探索,要有一个过程,”苏伟说。

而建设全国市场、发展碳金融,各方的关注点之一是将来的市场交易落在何处?对此,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刘汉武表示,统一的市场不一定意味着统一的交易品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靳国良也认为统一的碳市场并不是统一交易所。

而各个试点市场和相关参与方已开始碳金融领域的业务布局,以期在未来的全国碳市场中占有先机。

金融机构现有的KPI考核体系不支撑创新。

尽管从国家到地方均表现了对碳期货的期待,但以市场发展现状来看,碳期货产品成型尚需时日。不过,一些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已在碳金融领域进行了一些“微创新”。

今年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碳金融进展之一是,5月份中广核和浦发银行发行的中国第一个碳债券。

作为参与方之一,深圳排交所总裁陈海鸥说,“我们非常吃惊的看到碳债券的发行在国内国际媒体以及社会公众中引起的巨大反响,碳真的走进了我们的金融产品当中,该领域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市场和方向。”

陈海鸥说,通过碳债券的推出,他们发现有非常多的金融机构在低碳领域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与专业储备。不过,对于这些专业机构来说,开展碳金融业务方面仍需更多支持。

事实上,银行体系、金融机构现有的KPI考核体系是不支撑在银行的基层层面做更多金融探索和创新。现实问题是,我们在做碳金融的产品创新和实践时,由支行、分行直接接洽项目的机构,它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收益。其实,这也是整个低碳金融产业,碳金融领域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陈海鸥说,由此,她呼吁金融机构的总部要给各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各个创新的支行、分行更多支持。

浦发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斌在解释碳债券的产品结构时也称之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国内第一单与碳资产的价格进行挂钩的债券产品,可以引入更多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来关注碳市场的发展。作为传统金融机构,杨斌认为碳债券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对未来的CCER市场非常看好,而是因其良好的流动性。

我个人认为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一个纯的碳债券,虽然它发行的企业是中广核风电,与减排有直接关联的,但是它的资产只是拿出来了一部分,所以未来还有更多的延伸,例如整个碳资产的证券化。这个业务我们认为未来在水电、风电和其他的一些资产当中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尝试,所以它也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和市场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兴业银行也在信贷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努力扩大绿色金融市场份额。据兴业银行总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梁平瑞介绍,今年兴业银行新增的公司业务贷款总的规模900多亿,其中150亿的信贷规模专门应用于环保及节能减排领域,兴业对每一项业务都有财务倾斜和财务支持。目前,兴业银行全行有接近200名专业的绿色产品金融经理和风险经理。“我们希望能够在碳资产的质押,特别是将碳资产作为主体质押品来进行质押融资,以及通过碳交易、排放权交易衍生出新的银行产品,比如发债、期货、基金等,”梁平瑞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