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国家统计局答海报新闻记者问: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增速影响尚需观察

来源:大众网
时间:2021-05-17 16:31:05
热度:1

国家统计局答海报新闻记者问: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增速影响尚需观察:“碳达峰”“碳中和”是人类史无前例的一场自我革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这会对国内经济增速带来哪些影响? 5月17日,国家统计

“碳达峰”“碳中和”是人类史无前例的一场自我革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这会对国内经济增速带来哪些影响?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会创造出新的需求。比如,节能环保行业、相关的节能技术以及碳排放技术,都能创造出新的增长点。至于对国内经济增速的影响,付凌晖认为还需要观察。

降低碳排放任重道远

记者查阅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19年碳排放量为98亿吨,远超同时期的第二、三位(美国48亿吨,印度23亿吨)。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社会上热议得比较多。”付凌晖告诉海报新闻记者,总的来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从目前来讲压力比较大。

从经济发展的条件来看,付凌晖分析,我国经济正处在由过去的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增长向节约型增长转变。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我们确实要看到,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来讲,压力还是比较大。”

光大信托高级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杨凯育分析,相较于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虽然中国宣布碳中和实现时点要晚10年,但中国从碳排放达到峰值到承诺的碳中和时点间隔(30年)要普遍比其他发达国家(多在40-60年)的短。同时相比其他发达国家目前1%-2%平均经济增速,中国5%以上的经济增速预计还会维持很长时间,所以中国碳中和任务面临的挑战更大,也更为紧迫。

专家:碳中和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大抓手

近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要完成人类发展史上最巨大的能源结构改革,尤其是煤占能源使用率要从现在的62%降至4%左右。未来,中国煤、油、气等传统能源均会大幅消减,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将是主要能源。

朱民分析,人类的经济活动、能源消费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中国作为全球的一分子,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不可避免的重要责任。中国在走向高收入阶段时,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科技发展尤为重要。“碳中和给予我们提升劳动生产力、推动科技发展及科技创新的重大抓手。”

杨凯育认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意味着我国必然要实现实体经济的变革。他具体分析称,借助光伏、风电装机增长,电力系统将实现完全脱碳;氢能源将实现全面商业化,特别是在航空等领域;在钢铁、建材、交通等能源消费部门,进行大规模的电动化和氢能化改造;发展碳捕捉等负碳技术,是实现雄伟目标的关键拼图。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资已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2016年至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在建筑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已达到约60%。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突出的亮点,201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以年均翻一番的增速快速增长,销量占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5%。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我国也协同减少了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推动了大气环境的改善,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此外,2011年以来,中国启动了地方性碳交易市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和福建等8省市率先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截止到2020年年底,8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4.4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04亿元人民币,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3000多家企业。

目前,中国试点碳市场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而“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