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新华日报发表苏言署名文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深刻变革
新华日报发表苏言署名文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深刻变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深思熟虑、主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江苏作为产业大省、用能大省,更承担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必须迎难而上、知难奋进、向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深思熟虑、主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江苏作为产业大省、用能大省,更承担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必须迎难而上、知难奋进、向难求成,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为国家大局和发展全局作出江苏贡献、体现江苏担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的系统转型至关重要,必须坚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我省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占比高于全国,只有横下一条心来,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导向,统筹发展和生态保护,统筹能源的保障和管理,统筹技术、产业、市场和减排,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才能如期实现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有几个误区需要注意:一是防止把碳达峰当作冲高峰,认为2030年前仍然可以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二是防止把提前达峰当作匆忙达峰,不顾客观条件、超越发展阶段,盲目提前、搞层层加码,不分区域行业、搞一刀切。三是防止把碳达峰当作轻轻松松的目标,没有深刻认识到同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能耗排放下降并不容易。四是防止把碳达峰当作就碳论碳,忽视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实际上,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碳排放会有一个升高、达峰而后下降的过程。把握了这个客观规律,就会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低碳转型涉及经济循环的各领域各环节,离不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和交通结构等深度调整,离不开科技支撑、金融支持、群众参与,靠“单打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全面统筹、通盘考虑,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形成综合效应。这当中“减排”“增汇”并举十分重要,不仅要从源头减少碳排放,还要在末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比如,在长江大保护中,我省是万里长江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加强保护修复义不容辞,当绿意盎然的生态岸线不断延长时,沿江碳汇能力也会不断增强。比如,在推动沿海发展中,我省拥有954公里的海岸线和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湿地,蕴含巨大的碳汇潜力,要把生态和安全作为前提,研究如何用好海洋“负排放”。比如,在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中,我省河湖密布、水网众多,地理环境特色鲜明,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保护好了既能夯实美丽江苏的生态基底,也是重要的碳汇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考验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抓住关键期、窗口期,为率先达峰赢得机遇、赢得主动。对于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要系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机衔接,及早谋划实施一批关键举措,加快培育一批适应需求的新技术、新产业。对于风险识别和管控,要牢牢守住底线,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
-
聚焦“碳中和” 2021第二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启幕2021-05-14
-
碳中和时代绿色证券如何乘风而上?2021-05-14
-
碳中和承诺让跨国企业发现中国新机遇2021-05-14
-
碳中和联合创新中心在京成立 促人才培养、产业转化2021-05-14
-
2021上海空气新风展带您领略“碳中和”时代的机遇2021-05-12
-
中国产权协会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2021-05-12
-
中国产权协会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2021-05-12
-
全国首个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 投运近4月减碳15吨2021-05-12
-
碳中和系列报告:全国碳交易市场将至 从海内外经验看未来发展趋势2021-05-11
-
张承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民动员2021-05-11
-
开启碳中和特色探索之路 兴业银行采纳联合国“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2021-05-10
-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会委员潘家华:碳中和不能走偏 切忌喧宾夺主、“大干快上”2021-05-10
-
“碳中和”概念太热闹?专家表示这些概念不能走偏了2021-05-10
-
“碳中和”概念太热闹?专家表示这些概念不能走偏了2021-05-10
-
全国首家碳中和学院揭牌 西大与榆林共建碳中和科创中心2021-05-09
-
林业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重要一环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