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碳中和炒作之风再起 开尔新材控股股东趁机减持

来源:国际金融报
时间:2021-05-15 09:50:55
热度:1

碳中和炒作之风再起 开尔新材控股股东趁机减持: 5月14日,碳中和概念股风云再起!开尔新材领涨,一度大涨20%,最终收于8.53元,涨19.64%,动态市盈率为267。除此之外,华通热力、陕鼓动力、中材节能等个股涨停,蓝晓科技、维尔利、四川

5月14日,碳中和概念股风云再起!开尔新材领涨,一度大涨20%,最终收于8.53元,涨19.64%,动态市盈率为267。除此之外,华通热力、陕鼓动力、中材节能等个股涨停,蓝晓科技、维尔利、四川路桥、南华仪器等大涨。然而,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开尔新材因概念大涨,并无相应的业绩支撑,极可能是昙花一现。

近年业绩靠亚运会

开尔新材从事传统的搪瓷(珐琅)材料业务,产品包括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等,主要应用于地铁隧道内立面装饰、高端物业楼宇外幕墙装饰、火电与非电行业设施建设等。

官网显示,公司战略总部位于杭州,制造总部位于金华。得益于多年来基建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受益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主场优势,公司承建了包括杭州地铁、道路、金华亚运分村在内的优质项目。

然而,看起来优质的客户以及优质的项目,却并没有优质的业绩。4月29日,开尔新材发布2021年一季报,当期实现营收5003万元,同比增长43.05%,归属母净利润为亏损1165万元,同比下降124.53%,止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272万元,同比下降2832.02%。

开尔新材表示,因部分项目未验收,且本期收入构成的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从而造成阶段性亏损。此外,本期持有的股票收益为负值,投资收益也大幅降低。

如果说单季业绩不足以评判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查阅资料可以发现,上市十年来,开尔新材业绩一直不稳定。2014年至2018年连续4年营收净利下降,其中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亏损。

表:开尔新材历年营业收入来源:

可以看到,2019年突然发生重大转变,营收同比翻倍。据2019年年报得知,原因是当年承接订单大量增加,包括杭州地铁5号线工程车站、郑州地铁五号线、杭州市望江路过江隧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新加坡地铁等项目。

据最新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4.4亿,同比下降35.6%;实现归母净利润7497万,同比增长29.6%。营收下降但净利润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出售所持立昂技术等股份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扣非净利润为2054万元,同比减少69.81%。

对于2021年的展望,年报指出,随着地铁建设发展,隧道成为公司下一阶段业绩快速增长的核心支撑。仅就围绕杭州亚运会,计划2021年内建设36个快速路项目等目标,其中部分快速路主线为隧道形式,有利于公司业绩增长。

即使有亚运会这种十年一遇的利好,然而,营收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利润的增长。公司2020年报指出,钢材、釉料等主材占采购总金额的比例较大。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可能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

对此,有投资者询问,是否有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业务,以对冲原材料上涨的风险? 公司回复,目前没有,后期将根据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再作安排。

除了毛利率下降,应收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公司指出,公司所处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验收环节多、结算程序复杂、分期结算货款等特点,受政府采购付款进度的影响,存在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公司通过全方位、多途径运用各种灵活方式,努力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关于多途径收回应收账款是否会造成额外的成本等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发采访函询问,截至发稿时,对方未给予回复。

蹭上碳中和热点后减持

尽管公司的业务较为传统,业绩也不稳定,但今年公司却攀上了“碳中和”概念,股价在今年2月9日至3月22日短短25个交易日涨幅高达1.5倍。

据分类,因公司持股20%的开源新能碳金融、碳交易等业务而被列入碳中和概念股。据互动平台显示,2020年12月29日,以投资者主动咨询的方式,公司的该项涉及概念的信息得以传播开来。

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看到,公司注册资本未缴存到位,也无任何业务记录,主要科目信息均为空白。

得益于股价大涨,公司趁热打铁抛出了减持计划。

5月11日,公司公告,实际控制人邢翰学等三人计划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980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4%,用于归还股权质押融资资金,降低个人及公司相关风险。

目前,邢翰学等三人合计质押1.06亿股,占其持股总数的比例为45.73%,占公司流通股本的34%。

可见,公司实际控制人流动性极为紧张,无业绩而凭空炒作使股价翻倍上涨,无疑带来了减持的绝好机会。

记者注意到,市场疯狂炒作碳中和现象不是个例,散户跟风后,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今年3月以来,随着碳中和概念股迅速蹿红,多家上市公司股价经历了一波过山车式的走势。比如,菲达环保在3月中旬连续上涨,直接翻倍,随后回调超38%;维尔利快速上涨44%后掉头下跌逾24%;首航高科上涨110%后快速回调达30%以上。

但是,在上涨过程中,即使相关公司发布风险提示,依然挡不住各路游资的爆炒。

菲达环保曾公告,公司主营燃煤电站烟气净化,随着全国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逐步完成,有关业务订单未来将受到一定影响。

再比如,概念股中材节能曾多次发布风险提示,用词非常直白,如“公司基本面未发生改变,公司股价存在炒作的风险。”“估值远高于行业平均”,“二级市场交易变化无对应盈利能力变化的支撑”。

然而,一些公司发布风险提示的同时,却有一些公司热衷于在平台蹭概念,并且引来监管关注,追问公司碳中和业务的“含金量”。

比如,曾三连板的惠博普在3月8日晚间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在碳中和业务是否已形成订单及相关订单对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说明公司自称有一定技术积累和业绩的详细原因及其合理性。

关注函还指出,“公司在平台披露上述信息时间早于公告披露时间;说明你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本函发出之日前三个月股票交易情况及未来三个月增减持计划,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情形。”

3月15日公司进行了回复,对有关事项均予以否认。在随后的8个交易日里,公司股价大涨30%,接下来的一个月,又跌去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