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疫情冲击下绿色金融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

来源:中国财经报
时间:2021-02-09 19:30:21
热度:1

疫情冲击下绿色金融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遭受短期打击,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但长期看,则提高了中国产业对创新和健康的重视,增强了中国对经济新动能方向和模式的认识,赋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遭受短期打击,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但长期看,则提高了中国产业对创新和健康的重视,增强了中国对经济新动能方向和模式的认识,赋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金融新的内涵。

疫情冲击彰显绿色经济的可持续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调结构,纠正经济扭曲,优化要素配置,以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需求侧投资、消费和出口急剧下降,加快暴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扭曲和经济短板,检验了产业链的韧性与再生能力,并强制性地对无效、低效的供给出清,加快对有效需求的供给。

      同时,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大了“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压力,提升了产业转型、调整、创新的紧迫性,进一步强化了新兴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的地位,也暴露了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的不足。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得不更加重视诸如疫情冲击及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等制度变量、公共卫生医疗等公共治理短板因素,以确保整体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坚持绿色发展,降低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线上交易、智能物流和在线办公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支撑制造业和服务业向更高质量发展,科技提升的传统经济和新兴数字经济更加绿色低碳。劳动力、土地、资源消耗高的产业和企业在疫情中沉没成本更高、复工复产更难;依靠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的产业和信息化、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运营成本更低,线上营运比率更高,复工复产更易。

      疫情冲击丰富了绿色金融的内涵。绿色金融的最终理念是通过金融资源分配引导生产和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中,在线运营和数字经济不仅仅具有抗疫性,而且极具绿色特征。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是要保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卫生健康。疫情冲击之下,绿色经济及绿色金融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一是保证人类生命和卫生健康的非过剩生产和服务是绿色的。二是可促进生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绿色消费的服务业是绿色的。三是公共安全保障以及提升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的公共事业是绿色的。随着绿色经济外延扩展,绿色金融的内涵也应延拓,绿色金融应在复工复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避免民生、经济社会赖以生存的产业链中断。
 

      疫情之下,众多中小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面临复工复产资金短缺困境。此时,金融应超常规支持实体经济,支持防疫和保障民生,维护产业链完整和持续升级,继续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金融更应发挥可持续金融的作用,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帮助经济社会尽快回归常态。

      首先,应针对经济社会持续运转的必要和紧缺部分,发挥绿色金融的政策性支持作用,支持防疫和保障民生。一是快速认定紧缺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新冠病毒肺炎治疗和药品生产单位、交通物流企业、民生必需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为政策性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对象,并制定白名单。二是先期给予白名单企业充分的短期绿色金融资金支持,解决其所需资金之急之缺,支持防疫和社会民生持续运转。三是制定政策配套措施,刺激疫情暴露的防疫、医疗健康和民生短板供给。

      其次,应针对不存在产能过剩的传统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安全行业,发挥绿色金融的长效作用,通过长期限的专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支持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应发挥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作用,以绿色金融的形式让利于攸关国民经济基础的行业,尤其相关国家战略安全、粮食等资源,交通通讯、能源电力重点企业,维护国民经济命脉和产业链根本。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制定重点支持企业目录,给予相应的融资便利和诸如拨备计提、资本计提、税收减免政策,为长期限绿色金融的正外部性提供对价。

      最后,针对战略新兴高技术产业、进口替代产业,应发挥绿色金融的战略引领作用。一是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且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战略新兴高技术企业,着力以绿色金融支持产业做大做强,支持供给侧质量提升和低碳生产。二是对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发挥财政金融的绿色战略支持作用,给予贴息绿色金融资金支持,辅以配套的减费降税政策,助其吸引风险投资资金,加快催化其成长。三是对进口替代企业,应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绿色金融等资金资本进入,激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持续技术升级,改善供给和低碳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