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架“桥”引“路”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架“桥”引“路”:这个夏天,数字人民币与低碳生活之间,在成都产生了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试点测试活动已经落下帷幕,10万名参与活动
这个夏天,数字人民币与低碳生活之间,在成都产生了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试点测试活动已经落下帷幕,10万名参与活动的中签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搭乘公交、地铁和单车骑行出行,共计节能减碳10336吨。
同时,本次活动的个人低碳出行排行榜也正式出炉,其中碳减排量靠前的2万名市民将额外再“瓜分”总价值60万元的天府通乘车优惠券。优惠券将会在活动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中奖市民的天府通APP账户中。
“原来国家推行的‘碳达峰碳中和’,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记者采访了不少市民,他们均表示,选择地铁、公交、骑行或步行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0万市民低碳出行
一月节能减碳10336吨
7月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开展的“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试点测试活动正式上线。相比此前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此次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活动聚焦公共交通全域(公交/地铁/单车)场景应用,旨在引导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鼓励绿色出行,助力节能减排。这一创新活动,不但令成都成为首个大规模验证数字人民币高频小额运用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也为这座正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城市带来了一次市民集体减碳的机会。
本次活动中,共有10万名中签市民获得了价值总计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出行优惠券。经统计,中签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乘地铁、坐公交,共计节能减碳10336吨。
记者从负责本次低碳出行排行榜建模、测算及统计的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以下简称“四川环交所”)了解到,本次活动提取的出行数据呈现出不少颇有意思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是,成都市民更倾向于选择地铁和公交出行。中签市民中,91%选择乘坐公交的中签者每天坐1-2次;71%选择乘坐地铁的中签者每天坐2次。
碳达峰、碳中和
日常生活人人都能参与
当前,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已全面确立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成都早已着手“打头阵”。2017年印发的《成都市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成都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成为国内低碳发展先进城市。2020年12月27日,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城市。
实现“双碳”,看似和普通市民有些遥远。“通过这次的排行榜,让公众意识到,原来碳达峰、碳中和,其实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四川环交所董事长何锦峰表示,这次活动将个人行为与“双碳”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创新。
事实上,成都对个人行为与“双碳”目标紧密联系早已做出探索。2020年3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创新性提出建立以“碳惠天府”为品牌的碳普惠机制。这也是成都立足生态环保、广泛惠民、市场运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四川环交所作为“碳惠天府”机制建设的重要参与方之一,承担提供碳中和平台,开展能力建设等工作,为碳惠天府项目消纳提供途径,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何锦峰介绍,四川环交所上线的面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点点”碳中和平台,提供发布各类活动场景、在线计算碳排放量、在线购买碳信用、颁发电子荣誉证书、碳中和排行榜查询等服务。只需要将个人的相关行为参数输入到平台系统中,就能在线计算出大致的碳排放量,通过平台系统购买相应的碳信用并委托平台向碳信用注册登记系统申请减排量注销,从而抵消自己产生的碳排放,即可完成碳中和闭环。此外,个人在线进行碳中和后,系统还会自动颁发电子证书,并记录下碳中和的足迹。
据悉,除个人外,“点点”碳中和平台还被推广到了各类活动中,平台上线以来,已推动完成会议碳中和70余场、景区年度碳中和2个,均通过购买并注销CCER的方式实现,共计碳中和量1950多吨,相当于22万辆燃油轿车停驶一天。
助力绿色项目
成都大力培育绿色金融生态圈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是助力可持续发展、社会民生改善、国家环境与气候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该如何发力?如何高质量建设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发展绿色金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绿色金融。2019年,成都出台《成都市绿色项目认定评价暂行办法》和《成都市绿色企业认定评价暂行办法》,构建西部首个地方绿色金融标准。截至2020年末,成都绿色贷款余额3766亿元,比年初增加521亿元,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将积极谋划争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将绿色金融培育发展成为成都特色金融单打冠军之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探索低碳领域跨境合作有效途径。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信贷超过5000亿元,绿色债券融资规模达1000亿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兼具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成都发展模式。
2019年12月,四川环交所正式上线了“绿蓉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绿色金融产品和项目架“桥”引“路”。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注册企业1769家,入驻金融机构28家,上线绿色金融产品49个,放款逾12亿元。
本报记者刘泰山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浙江探索“数智”控碳 为碳达峰碳中和插上数字化的翅膀2021-08-06
-
拜登政府意外放话加速碳中和 碳中和ETF(159790)上市首日成交活跃2021-08-06
-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2021-08-06
-
马佳丽:碳达峰对中国经济结构和城镇化影响几何?2021-08-06
-
山东省首单碳中和绿色债权融资计划落地 恒丰银行助力菏泽公交换装新能源2021-08-06
-
信诚新兴产业基金孙浩中:碳中和背景下 新能源产业机会将层出不穷2021-08-06
-
江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2021-08-06
-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1-08-06
-
【国君策略】坚定信心 把握碳中和机遇2021-08-06
-
碳中和:连续3日融资净买入累计1176.46万元(08-05)2021-08-06
-
《企业碳中和路径图》发布 详解减碳技术“中国智慧”2021-08-06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氢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21-08-05
-
记者观察:碳中和进程要防激进2021-08-05
-
光大证券:“碳中和”成全球共识 电动化是大势所趋2021-08-05
-
远景动力打造日本最大动力电池工厂 加速推动全球碳中和转型2021-08-05
-
天合光能与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推进碳中和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