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仅为3.77 亿欧元,到2008年则达到了惊人的910 亿欧元。但碳排放交易的建设仍面临数据统计、协调经济、建立相应保障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仅为3.77 亿欧元,到2008年则达到了惊人的910 亿欧元。但碳排放交易的建设仍面临数据统计、协调经济、建立相应保障措施等多环节挑战。
据了解,数据是碳交易实施开展的统计基础。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刘宇表示,现实数据由于统计口径和渠道的不同导致宏观和微观、经济和能源等数据不匹配。如何计算企业、设施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如何避免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如何合理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都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没有扎实的企业排放数据作基础,分配总量控制指标也会‘无从下手’”。
此外,全球经济下滑,导致近年来国际碳需求大量减少,有人戏称国际碳价格跌至“白菜价”。欧洲碳交易机制的碳价格于2008年达到40美元/吨二氧化碳的高点,但目前仅为该水平的约1/10。
唐杰介绍,欧洲目前采取的是固定配额,并不做调整。近年来欧洲的经济疲软带来了企业的产能减缩,就必然会导致碳配额过剩和价格下跌。相较于欧盟的总量控制,深圳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碳强度”指标,建设可规则性调整总量和结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即碳排放总量目标首先与经济增长率挂钩,其次以碳强度下降为强制性法定约束。在此原则之下,深圳市对工业企业的配额分配基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进行。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博士蒋晶晶建议,我国需要采用与欧洲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不同的做法。比如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的初期,就把制造业引入碳交易体系,以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碳排放权资源的优化配置。
“确保碳排放交易体系能够建立起来、运转起来,有交易可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队伍。”刘宇认为,目前中国真正从事碳方面的金融人才不是很多,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的专职队伍和基础统计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时,涉及碳排放交易第三方的核证机构,有待进一步培育,认证、认可和登记注册系统要进一步建立,交易平台建设等技术规范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统一。
-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控制手段2021-02-18
-
碳交易、碳税与排放强度目标制的经济成本有多大?2021-02-18
-
碳税和碳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对比分析2021-02-18
-
英国财长倾向于脱欧后实施国内碳税而不是碳交易2021-02-18
-
碳交易定价权争夺激烈碳金融市场关乎国家兴衰2021-02-18
-
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000亿美元的交易额2021-02-18
-
碳交易市场为国际基金提供了主要的投资机会2021-02-18
-
中国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企业掘金碳金融2021-02-18
-
二氧化碳排放权与世界主导货币放行权2021-02-17
-
天津碳交易所为“碳金融”推出信托计划服务2021-02-17
-
农业银行发力开发碳排放交易金融产品与服务2021-02-17
-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将适时引入投资机构2021-02-17
-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可为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融资和咨询服务2021-02-17
-
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突显2021-02-17
-
碳排放权都具有哪些金融产品特性2021-02-17
-
金融机构介入碳交易市场深掘赚钱商机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