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市场新闻资讯

【新华财经研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倒逼经济绿色转型

来源:新华财经
时间:2021-07-19 11:10:59
热度:1

【新华财经研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倒逼经济绿色转型: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当日上午9时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首日总成交量为410.40万吨,成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当日上午9时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首日总成交量为410.40万吨,成交额21023.01万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

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首批纳入交易的2225家发电企业几乎涵盖了我国全部火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以上。机构预计,今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到“十四五”末,交易额有望超千亿元。碳市场将倒逼经济绿色转型,碳减排将创造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产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为何选择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市场建设是落实这一战略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我国的碳市场建设始于2011年。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截至2021年6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7个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2020年以来,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始逐步落地。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成为全国碳市场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主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属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年度温室企业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将列入温室企业重点排放单位,这是全国碳市场最主要的交易主体。此外,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也可参与交易,未来全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

发展改革委原计划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高耗能行业都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最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确定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在市场运行初期,只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

选择以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的突破口,主要原因是从试点经验看,发电企业早已是各地试点碳市场中的重点参与对象。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碳市场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成为电力企业的集中呼声。电行业行业数据基础较好,产品主要为热、电两类,相对比较单一,数据计量设备比较完备,管理较为规范,便于进行数据的核查核实,配额分配也较简便易行。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生态环境部今年以来接连发布多份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为启动全国碳市场做好了制度保障。

另外,发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225家发电企业几乎涵盖了我国全部火力发电企业。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以上。仅此一个行业在交易正式启动后,其规模都可远超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任何一个碳市场,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二、“十四五”末我国碳交易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碳价主要由供需情况决定。碳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因此出现碳价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剧烈的波动不利于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碳价应该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碳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过低将挫伤积极减排企业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会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的碳价。我国利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了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系统,指导推动湖北省、上海市完成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任务,通过系统运行测试和验收。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当前,我国实行碳排放强度管理制度,首批配额分配采用了基准法对全国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核发配额,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预分配额已完成下发,预计最终核定配额和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将超过40亿吨。为避免一个企业既参加地方碳市场又参加全国碳市场的情况,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

碳交易前会由政府先确定当地减排总量,然后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例如某用能单位,每年的那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如果单位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排放,每年碳排放量只有8千吨,那么多余的2千吨就可以出售,而其他用能单位因为扩大生产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限额不够用,则可以进行购买。虽然是有买有卖,但排放总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标范围之内。

机构预测,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达到2.5亿吨,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到“十四五”末,交易额有望超千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碳资产交易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3万亿元。

三、碳市场倒逼社会经济向绿色节能转型

全国碳市场开市后,统一的平台能够进一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激发市场活力。过去在地方试点时,由于各地制定的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一些试点区域的碳排放权交易受限,并且存在价格不统一等现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未来随着覆盖行业范围扩大,配额趋紧,碳价上涨,高排放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将倒逼经济转型。

我国是生产制造大国,工业规模大,碳排放强度高。碳排放的总量控制最终会落实到每一个生产与消费的经济活动微观主体。实现微观主体的减量排放目标,离不开一系列政策,包括尽快确定最大的碳排放增长时间表、发放碳排放许可证、制定碳核查标准等多种约束性机制。短期来看,经济活动或许会面临成本上升问题,只有通过技术进步和强化能源管理才能使边际单位减排成本增加的趋势得以缓和。

全国碳市场建立后,国家对碳市场的管控从单纯的行政手段转为市场机制,用较低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必须改变已有先生产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方式,将污染预防、碳减排和能效提升贯穿生产过程之中,以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降低碳达峰的环境成本和风险,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双碳”目标战略会倒逼经济社会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将会优先选择绿色先进技术,在生产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绿色工艺先进、管理精益的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具备更多优势,碳资产或转变为企业的正向收入。

当企业碳减排的数量超过政府发放碳排放指标时,碳交易促进企业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减碳的环境效益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均可弥补企业碳减排的环境成本,提升企业持续碳减排的积极性。碳排放量超标的企业,虽然能花钱购买额度“续命”,但若不在技术改造以及运用新能源上下功夫,最终难以避免转型升级或关停淘汰的命运。

碳减排也将影响到消费领域的各个方面,实现消费模式的变革,倒逼生产领域进行减排。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人们应做到绿色购买和绿色使用方式,及时关闭电脑、自备购物袋、多种一棵树、注意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生活垃圾有效分类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化水平,也会大大减少焚烧垃圾的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建筑、出行碳排放强度占比大,应加速电动车替代减少汽油车的碳排放,应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减少消费出行的能源碳排放。消费领域的碳排放减少涉及消费领域的方方面面。绿色转型发展也将创造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产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传统行业的升级也将催生新的市场需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