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银行助力碳中和能做些什么?增发绿债、转型贷款结构等都在做
银行助力碳中和能做些什么?增发绿债、转型贷款结构等都在做: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严峻性在新冠疫情后更为全球所关注。早前,196个缔约方一致通过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严峻性在新冠疫情后更为全球所关注。早前,196个缔约方一致通过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C之内”。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携手推进碳中和,中国的“30/60”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也引发全球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工业化,而且不少已经碳达峰,中国则仍在发展阶段,碳中和挑战不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金融领域大有可为,例如银行贷款结构逐步转型(侧重绿色产业)、于上海成立的碳交易中心应加速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加速绿色债券发行等。
中国向碳中和进发
联合国把2050年碳中和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缔约方在2020年之前通报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因此,从2018年开始各国纷纷作出碳中和承诺,多数把目标设在2050年。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数据,已有49个国家在201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占当时全球排放量的36%。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其中,苏里南和不丹已实现碳中和,芬兰、奥地利、冰岛和瑞典承诺提前5-15年实现碳中和,有22个国家和地区把目标设立在2050年,我国是2060年。另有98个国家正在就碳中和目标进行讨论。
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挑战不少,主要挑战包括:我国能源需求尚未达峰,工业用能占比高;电力供给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转型难度大;交通、工业、建筑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等。
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为19.7%,基本提前一年实现了到2020年占20%的目标。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11月率先提出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的欧洲愿景,并于2020年3月提交《欧洲气候法》,以立法的形式确保目标达成;美国是全球第二大排放国,2019年排放量占全球的12.6%。
在气候问题上,美国的表现有些反复无常。继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后,2017年特朗普总统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使全球碳中和目标蒙上阴影。直到今年2月拜登总统上台,美国才重新加入,并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已有6个州通过立法设定了到2045年或2050年实现100%清洁能源的目标。
中国2019年排放量增长了3.1%。在签署联合国《1.5°C商业目标承诺》的407家公司中,有京东物流、37互娱、鸿海精密等8家中国公司,占比不到2%,和智利并列居全球16位。目前,有秦淮数据、腾讯和蚂蚁三家科技公司明确表态碳中和。目前,中国的低碳绿色意识还需上升,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推动碳中和工作。
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绿色转型
面对中国的碳中和发展目标,就金融领域而言,无论是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碳交易等潜力巨大,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首先要做的就是绿色金融分类标准,目前这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一个清晰的产业标准来界定哪些贷款项目或产业算是绿色的。在这方面,中国和欧盟比较领先,只有中国制定了相应的产业目录,中国和欧盟的产业标准也相对比较接近,因此现在中国和欧盟存在合作机会,即两个规则之间要趋同,进而形成国际的判断准则和分类标准。
绿色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并存,银行贷款的结构中长期也会出现较大变化。宋跃升表示,根据一些智库的初期测算,在今后十年,中国关于绿色发展的投资级别是在几百万亿元的水平。此前,交通、物流、建筑等很多领域的基建都是以高碳的方式建造的,如果要碳达峰或碳中和,就必须在今后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采用低碳设计或零碳排放的标准,这就需要有巨大的基础设施,包括物流、电动车的推进等工程,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比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今后十年的每年增长率预计在35%以上。
瑞信集团全球CEO高曦泰(Thomas Gottstein)对记者称,目前在碳相关行业的总敞口约为4.5%,对气候敏感行业的贷款约占总风险敞口的17.6% (不包括抵押贷款)。“未来业务转型计划包括:减少接触传统业务,重新定位公司的油气和煤炭行业融资业务,利用更广泛的客户能源转型框架,引导我们与高碳排放行业合作,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发行3000亿瑞郎的可持续金融债券”。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中国的部分外资、中资行已经有内部绿色信贷指导原则,对绿色环保项目的推进和审批设定了特定内部通道,该通道相对其他高碳行业更具有优势。宋跃升也表示,每年年底绩效打分中,“绿色信贷的增长量要高过平均的贷款增长量”是关键的一项,也是全行人员的目标。
当然,风险也同时存在。例如,很多传统高碳行业接下来会面临各种问题,包括融资成本会上升、排放成本上升,还可能与银行的同质化的低碳行业客户存在价格竞争等,所以这些企业今后的经营和转型压力会非常大,银行也需要关注不良贷款的风险。根据一些智库的测算,在燃煤发电行业,2020年的坏账率是3%,但到2030年,这个比率会达20%。
高曦泰对记者称,未来不会向任何热煤开采或煤电营收超过25%的公司提供贷款或资本市场融资服务,但这种转型将是循序渐进的,否则会引发不良等风险。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变过程,也是定义的问题。如果传统能源领域的客户希望投资新能源行业,例如风能、太阳能,瑞信为他们贷款,就能帮助他们转型,目前很多客户都在考虑转型问题。
同时,在金融交易领域,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获批主承销市场首批碳中和债,更多中资、外资行期待获得相关资质。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近期对记者表示:“交行将积极关注碳中和债券发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等带来的市场机遇。目前已经储备了碳中和债券项目,并计划于4月份参与发行。”
此外,碳交易是未来的重点。目前,该市场的架构正逐渐明朗,上海将在碳交易方面扮演示范性作用。据悉,今年6月底前将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交易中心将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将设在湖北武汉。目前,各大金融机构期待看到碳市场的建设、市场准入、交易细则等尽快出台。
-
银河证券:碳中和下电解铝行业高盈利周期长期持续 企业估值应获提升2021-04-02
-
碳中和债——绿色债券升级版2021-04-02
-
在实现碳中和路上 财政该如何作为?2021-04-02
-
十九省(市)明确提出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2021-04-01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21-04-01
-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碳达峰、碳中和100问》2021-04-01
-
深水海纳:未来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行业关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工作2021-04-01
-
评论|“碳中和”成市场新宠 银行掀起绿色金融新浪潮2021-04-01
-
中环装备:目前暂未开展“碳中和”相关业务2021-04-01
-
深圳:支持开展增强碳交易市场功能的金融创新2021-04-01
-
“碳达峰”显性约束下的铝行业变局 系列报告(二)2021-04-01
-
如何理解碳中和背景下的“节能”?2021-04-01
-
21深度丨3月火电板块逆市上涨25% 碳中和下高碳能源缘何受追捧?2021-04-01
-
深圳: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增强碳交易市场功能的金融创新2021-04-01
-
傅成玉: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碳贸易中心,“碳中和”决心令世界吃惊2021-04-01
-
《碳达峰、碳中和100问》新书发布:深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低碳发展战略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