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周小川、易纲等热议碳中和 金融机构作用将加强

来源:中国经营网
时间:2023-04-01 10:32:47
热度:1

周小川、易纲等热议碳中和 金融机构作用将加强: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已提出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但在实际推进中却面临不少挑战。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已提出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但在实际推进中却面临不少挑战。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央行行长易纲等就推动碳中和过程中减排政策、绿色金融的作用、政府与企业关系等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

实现“双碳”目标需“胡萝卜加大棒”

当前,在碳减排方面,部分国家倾向于使用价格工具,如碳税,也有国家更多地采用非价格政策措施,如行业性激励政策。在周小川看来,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跟目标有关系,多目标之下需要目标和工具的协调,要设计一个目标函数,每一种不同目标有其权重,权重对应着背后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对应着价格,处理好价格和权重的关系,就能实现最优协调。

易纲表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很高的碳价或碳税是“大棒”,适中的碳价属于“小棒”或“中棒”;央行的支持工具实际是激励机制上的“胡萝卜”。

2021年11月,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等技术项目进行支持;二是对煤炭清洁利用进行支持。

易纲透露,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低息(1.75%的利息)给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商业银行接到再贷款后,必须对碳减排项目进行支持,同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重点在于要求商业银行对碳足迹、支持项目利率、减排量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并接受社会第三方监督,让全社会提高对碳达峰、碳中和紧迫性的认识。

在风险防控方面,易纲介绍,央行的再贷款虽然是低息的,但也是要收回,风险由商业银行承担,这样的“胡萝卜”激励机制是适中的。“最初有21家中资银行参加这个项目,后来有7家外资银行加入,并且有几十家地方商业银行也加入,央行在这个项目的提供上对中资、外资、民营银行是一视同仁的”。

易纲表示,2022年是执行两个工具的第一个完整年,2022年两个工具支持了相当于1亿吨碳的减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去年减这1亿吨碳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今后还要继续用这样的工具来激励整个金融业、支持碳减排。”

目前中国的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22万亿元,大约相当于总体贷款余额的10%;绿色债券也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很快。“所以,我们想用央行的激励机制,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金融方面的支持工具支持实现‘双碳’目标。”易纲称。

绿色低碳转型将成经济增长点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论坛上表示,在世界能源格局不断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平衡好安全、发展和“双碳”的关系,需要先立后破。要在安全替代的情况下实现能源的转型。他表示,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我们需要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会面临诸多挑战,并非一蹴而就。

在谈到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时,赵辰昕表示,价格工具更多是市场的作用,但“双碳”不仅仅是就碳论碳,而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是极其不容易的,必须政府、市场和企业共同来发挥作用,形成最大的合力,才有可能最终去实现。

中国围绕实现“双碳”目标,正在积极营造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环境,让政府和企业都能够最大力度地发挥作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支持企业在绿色转型当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动能不足,且下行趋势增加,在赵辰昕看来,绿色低碳转型是非常大的经济增长点,如果大家合力找到更多的办法共同努力,会引导世界经济复苏有更好的前景。

赵辰昕表示,中国的碳达峰,是政策驱动下的碳达峰,时间可能是全世界各国最短的,压力最大的,要克服的困难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有效的政策供给,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化机制,落实节能降碳的税收优惠政策。深化能源领域的价格改革,推出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双碳”的标准计量体系,启动全国碳市场,以制度革新来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赵辰昕看来,推进“双碳”工作,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广大企业是创新发挥作用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我们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研发与商业应用有机衔接,提高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大政府主导的科研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承担国家绿色低碳重大的科技项目,助力企业培育产业增长点和发展的新动能。”

金融业应助力碳市场建设运行

在周小川看来,部分金融机构表示自己做到低碳,比如办公室不排碳,数据中心也使用太阳能或者绿色能源,出差也很注意,但这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投资、信贷包括其他金融活动所支持的对象里是不是向零碳前进,是不是有助于他们实现零碳发展,这是更为重要的事。

他认为,未来碳市场和碳市场所涉及到的衍生产品的发展和监管问题是金融界非常擅长的领域,金融业应该去帮助把碳市场建设好、运行好。

广告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也表示,发展转型金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接下来,要逐步实现强制、全面、定量的环境信息披露,大型金融机构要走在前列,做好自身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

宣昌能表示,制定明确的转型金融标准意义十分重大,央行牵头开展的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坚持先立后破,首批覆盖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四个领域,主要考虑这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大,所以先抓重点,也是一种示范,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尽快出台和落地实施。

在完善配套措施方面,宣昌能认为,要完善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等基础性安排,不断推进转型足迹先易后难,从自愿到强制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还要丰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了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产品,未来继续创新股权类融资工具、证券化产品、保险和担保等风险缓释工具,还要加大对转型压力比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人群的支持力度,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 业界热议清洁能源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3-03-31
  2. 易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
    2023-03-31
  3. 记者手记:从一支“碳中和”笔看低碳发展
    2023-03-30
  4. 博鳌论“碳”:寻找碳减排路径上的“最优解”
    2023-03-30
  5. 全国首笔“碳减排挂钩”风电并购贷款落地赣江新区
    2023-03-30
  6. 人民银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
    2023-03-30
  7. 林毅夫:实现“碳中和”能够带来正面外溢效应
    2023-03-30
  8. 破解碳中和困局 业内人士共寻“最优解”
    2023-03-30
  9. 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共议碳中和 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
    2023-03-30
  10.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双碳”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发改委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3-03-30
  11. (聚焦博鳌)破解碳中和困局 业内人士共寻“最优解”
    2023-03-29
  12. 央行行长易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大棒”
    2023-03-29
  13. 《河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文)
    2023-03-29
  14. 内蒙古兴安盟出台实施意见落实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邮政业发展获支持
    2023-03-29
  15.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的“碳中和经济学”:实现碳中和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经济学的问题
    2023-03-29
  16.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陈海生: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技术进展与趋势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