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货币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仍大有可为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1-03-02 17:56:26
热度:1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货币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仍大有可为:国内绿色金融发展如火如荼。目前,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信息披露、机制构建、产品种类、市场体系、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硕果累累,基本形成了多层次产品和市场体系。第一财经获悉,今年“两会”期间

国内绿色金融发展如火如荼。目前,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信息披露、机制构建、产品种类、市场体系、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硕果累累,基本形成了多层次产品和市场体系。第一财经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郭新明将提交一份关于《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提案,呼吁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郭新明告诉记者,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快速发展,绿色金融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区域绿色金融改革成效显著,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重要倡导者和引领者。

然而立足新发展阶段、对照新发展目标,郭新明坦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还需重点关注多个领域,其一就在于,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仍大有可为。

“货币政策工具和审慎管理框架在强化对低碳投融资的引导和激励方面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需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好政策的规划与设计,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内在吸引力,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

实际上,2016年以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绿色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央行正在着手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将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类项目移出支持范围,增加气候友好型项目。

除了货币政策方面,郭新明还表示,发展绿色金融,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框架亟待完善。

基于此,郭新明提出五方面建议,首先是,以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具体而言,比如以碳中和为约束,修订绿色金融界定标准,包括绿色项目的界定、绿色债券的评估认证标准等;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如支持绿色低碳项目的再贷款项目等;将符合条件的绿色资产纳入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合格抵押品范围;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气候和环境风险评估,不断提升防范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

其次是以点带面,全面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进碳市场建设;完善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框架,建立强制性、市场化、法制化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推进碳市场建设方面,郭新明特别提到,可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研究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推动碳金融产品体系的层次性发展,先积极推广落地碳配额质押信贷业务,再尝试在碳交易项目实施中提供碳信用、碳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不断丰富碳金融衍生品,先试点碳远期、碳掉期等场外产品,再逐步推动碳期货、碳期权等场内产品发展。逐步扩大交易主体范围,支持金融机构有序参与碳市场交易,适时增加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