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吹风会
核算碳减排 企业能从哪些地方下手?
核算碳减排 企业能从哪些地方下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企业该做哪些准备?各行业的企业都在关注。碳核算、碳足迹、碳标签、碳资产管理、碳交易、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等诸多内容,让企业感觉莫衷一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企业该做哪些准备?各行业的企业都在关注。碳核算、碳足迹、碳标签、碳资产管理、碳交易、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等诸多内容,让企业感觉莫衷一是。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王洪涛。从碳核算国际标准的角度出发,王洪涛提出,应当做好企业、技术、产品及供应链的碳核算与评价分析,从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4个方面开展工作,从直接减排、节能、节材、能源替代、原料替代5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逐步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体系,支撑企业长期的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打造行业示范标杆,强化品牌影响力。
企业应做好各项碳核算与评价分析
基于ISO14064和ISO14067两类国际标准核算方法
记者:最近不少企业关注,在碳中和目标下,应当准备什么?您有哪些建议?
王洪涛:当然首先要做好碳排放核算工作。任何与碳排放相关的工作,都是建立在“依据标准规范、正确核算碳排放”的基础之上的,都必须满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MRV)的基本原则,然后才谈得上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
碳核算的对象不同,采用的核算方法就有差别。例如对国家和地区的碳核算,称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其实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的年度排放总量。这种核算用于国际履约,或者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督查。国家碳中和目标也是基于总量而言的。
企业的碳核算与评价分析则有多种对象,但只有两类国际标准核算方法。第一类是基于ISO14064国际标准,如企业碳核查,就是核算企业年度排放总量,而且只包含企业内部的直接排放(称为scope1)以及企业外购的电力和蒸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称为scope2)。在企业碳交易、碳减排量核证工作中采用此类核算方法。
另一类是基于ISO14067的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与ISO14064相比,产品碳足迹不仅包含scope1和2,还包含原料供应链生产过程的排放,称为scope3,即核算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碳排放。基于ISO14067也可以测算技术方案的碳排放,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对比评价;还可以测算一家企业及其全部供应链的年度排放总量,称为企业碳足迹,用于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核算。
两类核算标准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无直接高碳排放的企业可采用ISO14067核算方法
记者:为何会有两类核算标准?实际运用中有何区别?
王洪涛:两类标准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核证减排量都与收入或付费直接挂钩,因此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非常高。相比而言,Scope1和2容易核算和核查,而Scope3涉及供应链,至少在十几年前是难以准确核算的,因此被排除在与碳交易相关的核算范围之外,被笼统地称为“碳泄露”。
但是,按照scope1和2的核算范围,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大量的直接排放,甚至无法达到参加碳交易市场的门槛,这种核算方法下,企业的改进潜力也很有限,容易达到技术极限,此外,也排除了全社会节材、原料替代的减排途径和减排潜力。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直接高碳排放的企业,建议采用ISO14067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理论上讲,企业碳减排的措施只有五种:一是直接减排。与scope1对应,主要就是采用碳捕获、封存或利用CCS/CCU。二是节能,与scope2对应,主要是节电和节蒸汽,这两类措施是ISO14064能支持的减排措施。三是能源替代。例如煤改气、煤改电、使用氢能、工厂安装光伏,或通过电网采购可再生能源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减排效果大都涉及生命周期过程的排放,没有包含在一般的直接排放因子中。四是节材。五是原料替代。
ISO14067碳足迹核算既包含ISO14064的核算内容,后三种减排措施的实现也依赖于ISO14067核算方法。例如能源替代方面,生命周期碳足迹包含了煤炭和油气开采的甲烷排放、中间的洗选和运输等过程。也正是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才必然要区分灰氢、蓝氢、绿氢的概念,即必须考虑生产氢气所使用的原料和能源的生产过程,这其实就是氢气的碳足迹核算。
所以,基于ISO14067,企业可以进行技术、产品及供应链的碳核算以及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从而支持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市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发挥上述5种减排措施的潜力,最大程度发挥全社会行业、企业的减排潜力。
苹果推动碳减排的启发
主动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而不是等待社会能源结构转型等
记者:您所说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方式,企业怎么将其落到实处?
王洪涛:目前已有个别标杆企业在开展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从他们的做法中可以汲取经验。
比如苹果公司,过去十多年对每一款产品都做供应链碳排放的调查,并发布产品碳足迹结果。这是判断一个企业到底有没有真正开展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最基本的证据之一。有了碳排放数据,就可以针对性地改进,推动碳减排。
苹果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原料替代,也就是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优先采购水电丰富地区生产的电解铝,大幅降低了手机的碳足迹(现在电解铝行业自身也开始转变能源结构并向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转移产能)。在技术改进方面,苹果甚至在加拿大投资上游电解铝企业,因为其研发了不用炭素电极的技术,减少了一部分的碳排放。
目前,苹果公司宣布2020年已经实现运营碳中和,包含办公室、零售店和数据中心,即scope1和2部分的碳中和。但对于行业领先企业而言,这只是微不足道的目标,因为这部分只占企业碳足迹不到2%。因此,苹果公司宣布到2030年,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而不是等待社会的能源结构转型和原材料行业转型。
这样的目标必然需要推动多级供应链参与。估计供应商都会开展自己的碳足迹核算,并主动从多个方面持续减排,推动产品与技术创新。这是未来所有品牌企业、所有供应商都会开展的基本工作。
而且,开展了上述工作的企业必然会向客户、消费者和社会发布相关信息。从企业角度看,这是品牌建设、市场宣传、社会责任的关键内容,是企业的内在动力。从社会角度看,这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机制,可以为碳中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对碳交易这类政策性机制的极大补充。
事实上,只要有一部分的消费者开始询问企业、一部分企业开始询问供应商:你们产品的碳足迹是多少?市场机制就会发挥作用,碳中和就一定能实现。
企业做好碳核算难度不大
很多数据包含在环评等报告中,可以高效、低成本地完成
记者:您提到的调查多级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发布碳足迹报告,在实操中是否有数据调查困难,或者相关成本较高、企业经验欠缺等问题?
王洪涛:在企业数据调查方面,碳足迹需要的数据已经包含在企业环评报告、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和温室气体报告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难度。随着企业上下游供应链逐渐被影响并加入,获得多级供应链的数据也没有难度。在供应商不能提供数据时,还可以使用基础数据库或行业数据库。这些数据也许暂时难以支持碳交易,但用于碳管理和推进减排没有问题。
软件工具方面,碳足迹核算已有成熟的在线生命周期评价与管理系统,就像企业ERP系统、办公系统或电子邮箱一样简单,每家企业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都可以有自己的账号,协同完成多级供应链的调查,同时保护数据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所有企业和供应商、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进行自己的产品和方案的碳足迹计算分析,不断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持续减排。
2014年联想集团做笔记本电脑的碳足迹时,召集了40多家供应商,只用了半天时间培训碳足迹方法、数据收集和软件工具,用两周时间就在线完成了这些供应商的数据收集。
这样的工作,现在可以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完成。例如京东方在自己的电子产品材料物质管理系统中,定制开发了碳足迹功能模块,可以要求供应商一次性同时完成两项工作,形成集成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碳足迹、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其实是一项全供应链管理工作。真正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核算方法和工具,赋能全供应链所有相关人员,协同创新,持续减排,从而落实和支撑全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安徽钢铁行业按下减碳“快进键”
-
国内首个“碳中和”园区落地北京2021-02-23
-
首批6只“碳中和”债券落地2021-02-23
-
信托市场简报: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信托计划落地2021-02-23
-
利用碳交易领先优势 助力大湾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02-23
-
生态环境专家周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设定对山东是重要机遇2021-02-23
-
比亚迪启动碳中和规划研究2021-02-23
-
瞄准碳中和 推动碳达峰——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2021-02-23
-
未来十年零碳资源满足100%新增电力需求 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2021-02-23
-
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碳中和债 助力实现“30·60目标”2021-02-23
-
马骏点赞首批碳中和债券 并称应加快相关金融产品创新2021-02-23
-
兴业银行成功挂牌发行首单碳中和并购债权融资计划2021-02-23
-
助力碳中和愿景 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迈出重要一步2021-02-23
-
涉及碳排放额每年40亿-50亿吨 统一标准能激活碳交易吗2021-02-23
-
资本追逐千亿级碳交易市场2021-02-23
-
首批碳中和债券成功发行2021-02-23
-
中国能源研究会李俊峰:碳中和不仅关乎能源 与产业链也密切相关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