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努力推动生态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2-01-05 13:31:26
热度:1

努力推动生态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成都建设践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内涵相同、目标一致,必须积极有为。加快推动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的更高质量发展,这既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升华的过程。成都应认真贯彻中央、省委要求,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城市新发展、经济新增长、人民新生活、打造新增长极中展现新价值的规律和经验,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生态产业化

扩大碳汇能力

生态产业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生态产品市场化。成都应充分发挥生态直接和间接固碳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发生态产品,做大生态产业规模,引导生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培育生态产品市场,既主动消耗其他社会系统产生的碳排放,又扩大碳汇的实现路径,全力推动碳中和做深做实。

优化生态空间,夯实生态碳汇本底。推进生态和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依托青山、绿水、秀林、美田、沃土、净气为骨架的本底资源,强化“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绿地系统结构,构建大中小微星罗棋布的公园绿地体系,深入实施蓝绿交织秀美山水工程,持续推动五绿润城、五水共治、增花添彩、全域增绿等民生工程。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本土适生苗木,科学搭配、合理管护,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绿化。强化科学植绿,推进森林植被“三祛三留”精准抚育、提质增效的绿化新理念;强化规划管控,推进沿路、临水、屋旁的绿化新景观;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屋顶花园、水下森林、垂直景墙、室内绿植等城市“上下内外”的绿化新实践;强化城市管理,推进拆违还绿、拆墙透绿、拆旧增绿的绿化新行动。深入实施绿量占补平衡,确保绿量不减少、绿化品质不降低。着力优化青山绿道蓝网,系统推进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的水生态修复和水污染治理,统筹水、土、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和污染防治,确保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增强湿地、水体、土壤的固碳能力,夯实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本底。

拓展价值空间,丰富生态碳汇形态。推进生态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生态价值转换多样化路径和实现机制。在传统生物捕集(植树造林)直接固碳基础上,发挥生态功能效应,挖掘生态六种价值的表现形式,推进以生态产品为载体的间接固碳和碳汇交易,丰富生态碳汇形态。加快生态价值核算体系的应用研究,深入推进EOD(生态导向的发展)的实践示范,优化调整生态空间及其周围的生产生活产业布局,形成围绕生态空间的产业聚集群落、产业带和生活圈。以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湿地、田园和城市公园、绿道、蓝网为载体,营造生态与工商文体旅、吃穿游购娱等方面的融合场景,大力发展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生态食品、生态体育、生态文创、生态娱乐、生态展会、生态地产8种生态产业服务形态,以及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智能化生产、定制化生产4种生产形态,鼓励多形态多场景叠加融合,创新生态产品新形态,拓展生态价值空间。

营造市场空间,引导生态碳汇交易。生态产品市场化是生态产业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打通生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实现碳汇交易的必要环节。推进生态产品与市场接轨,首先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标准,主动融入到市场基本规则中,为服务双循环打下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统一的生态价值核算模型和碳汇的核算模型,及其与城市建设、市场商品和百姓生活的换算关系,实现碳汇的可感可及;再次要建立健全碳汇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打通流通交易瓶颈,创新生态价值和低碳价值实现路径,将林产品交易平台扩建为生态碳汇交易数字平台,建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方便快捷的交易服务保障体系,引导生态碳汇交易做实做大。

推进产业生态化

实现零碳排放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从个体向产业圈、产业群进行推广,既实现个体的碳达峰碳中和,又实现产业链内和产业圈间资源的交换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逐步实现零碳排放。

突出重点领域的比较优势,推进产业迭代升级。构建“主题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安居乐业”的产业生态圈。重点围绕5+5+1产业体系,优化培育配置产业发展要素,引导企业按生态运行方式,降低资源消耗量,降低废物排放量,提高废物再利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态标准。持续耦合优化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产业发展为导向(IOD),集中力量拉长长板,奋力补齐短板,提高链条内各环节的价值,夯实在国际国内大循环中的基础。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产业保持活力和持续生机,提高产业韧性,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理念,在技术和制度、体制和机制上持续创新,突出科技创新在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现产业不断迭代升级。

突出产业群落的集聚,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孤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产业的发展必然是随着产业的聚集规模增大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而相互依存,从而形成生态化关系。因此产业生态化必然包含“规模”“聚集”和“分工协作”三个具有市场经济明显特征的关键词。要着力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要素创新政策,不断细化专业分工,引导关联产业集聚,形成半小时资源配置圈,建立以生态体系为理念的产业群落。在产业群内部按照生态运行方式进行生产力布局和企业组织,建立各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并通过产业的生态关系建立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与运行机制,达到产业群落内资源消耗最小、废弃物零排放,实现产业集约发展。发挥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功能区的聚集优势,引导产业按生态的理念聚集排列,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和生态产业功能区,并将资源利用率、碳排放量作为园区或功能区的评价指标。

突出产业结构生态化,提高产业发展韧性。将“生态优先”的理念贯彻于整个产业结构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生态承载能力,以及企业和产业的创新迭代能力。持续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和高端服务业,提高二者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根据地区的优势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作为城市生态支柱型产业进行布局,在此基础上,支持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进行前沿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加快对有潜力的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促进其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提高产业结构的韧性,打下经济新增长极的良好基础。

推进产业绿色化

实现增汇减排并举

产业绿色化,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与产业紧密结合,其必然路径是产业节能减排、低碳增汇,降低单位GDP中的能源消耗、物料消耗和排放量,提升能效和物料利用率。

加快产业的能源控制技术迭代升级。我国现行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正在向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为主的方向调整,生产生活的能源结构也在向着减少依赖化石能源的方向发展。但突出问题是能源的利用率不高,能耗较高。因此,一方面要优化管理流程,减少冗余环节,通过科学管理降低能源消耗;一方面要加大能源控制前沿技术研发,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耗,鼓励在涉及能控的材料技术、控制技术、转换技术等方面建立产学研生态链和生态圈;一方面要加大能控技术的应用场景开发,全面开展企业节能改造,全面推进产业园区绿色生态化改造,加速布局新能源和数字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场景,形成以清洁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优势。上述三个方面的能源控制,可采用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即“能均”)来体现,衡量产业能源控制水平,实现引导产业节能增效绿色发展。

加快产业的排放控制技术迭代升级。产业活动最终排放出的物质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是衡量一个产业绿色化的最基本的标准。降低产业的有害物质排放量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因此,一方面产业需要通过技术革新减排,鼓励发展高效的尾气净化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废料再利用技术,特别是针对钢铁、玻璃、水泥、建筑、交通、火力发电等高碳排放产业,鼓励开展源头降碳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排放控制技术迭代升级;一方面通过产业生态链上下游综合利用减排,鼓励积极引导优化配置各产业链的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的企业,实现产业链排放末端可控。因此,在产业排放控制技术迭代升级的前提下,要用单位GDP碳排放量(即“碳均”)来评估产业排放控制水平,引导产业绿色生产,实现绿色生活。

加快产业的资源利用技术迭代升级。关注产业生产资源(物料)的利用率,就是关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要降低产业单位GDP资源消耗量(即“料均”),减少进入生态环境的废弃物量,从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精密控制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资本最大化产出,从而提高产业的“料均”指标,实现产业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健全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优化完善供应链,实现资源利用路径最短,损耗最小。

加快产业的绿色低碳政策迭代升级。设立绿色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低碳增汇的技术研发推广,建立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服务中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完善项目“能均”“碳均”“料均”的审查和监测制度,建立绿色数据中心,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和废弃物排放总量和强度,提升企业的“双碳”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励三个指标优的产业,建立绿色产业联盟,支持碳排放和用能指标富余的企业优先交易,优先享受绿色低碳红利。

(作者:何显松,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