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争做标杆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争做标杆:绿色发展争做标杆 盐碱滩上创伟业,黄海之滨起宏图。 十二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十二年巨变令世界瞩目。“应国家战略而生,因区域合作而兴,凭高质量发展而强,循新发展理念而进。”这句话概括了徐圩新区十二年来的成长密码。纵
绿色发展争做标杆
盐碱滩上创伟业,黄海之滨起宏图。
十二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十二年巨变令世界瞩目。“应国家战略而生,因区域合作而兴,凭高质量发展而强,循新发展理念而进。”这句话概括了徐圩新区十二年来的成长密码。纵观徐圩新区的发展历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深深植入徐圩人的血脉,化作徐圩人的基因,曾经远离城市的冷僻盐场、滩涂,正崛起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创造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产业奇迹。
全球视野国家战略
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崛起于黄海之滨
砥砺前行十二载,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总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其中临港产业区153平方公里、徐圩港区74平方公里,具备4000万吨级炼油、700万吨级芳烃、600万吨级乙烯发展规模。徐圩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布局石化、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新材料和临港物流贸易加工等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徐圩新区共有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洋井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家国有企业。自开发建设以来,徐圩新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15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60亿元、工业投资1490亿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接续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全国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绿色化工园区五张“国家名片”。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徐圩新区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201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2016年12月,《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原环境保护部审查;2017年,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以下简称“石化基地”)规划实施工作正式启动;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徐圩新区举行全省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议,总投资高达1005亿元的10个重大项目现场集中开工,拉开了徐圩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的序幕。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技部等三部委批准徐圩新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21年11月,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推动石化基地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十三五”期间,石化基地高举“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大旗,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建设进度日新月异。徐圩新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和超1100亿元,占徐圩新区开发建设以来投资的68%以上,其中工业投资预计超870亿元,占徐圩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工业投资的75%以上,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成为连云港市“后发先至”的重要支撑,为连云港市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徐圩新区落实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区域一体化管理、深化产城融合发展的提升期,也是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攻坚期。徐圩新区按照沿海地区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一体化、大型化、园区化、高端化、清洁化”发展思路,加快临港主导产业培育,大力构建园区环保安全等产业支撑体系,对标国际先进化工园区,着眼全球产业竞争和生态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徐圩新区战略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不断增强徐圩新区创新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江苏沿海经济重要增长极。目前,石化基地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共引进产业项目32个,其中有投资超过500亿元的盛虹石化、卫星石化和中化国际三家大型企业,盛虹集团炼化一体化和醇基多联产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卫星石化乙烯综合利用等项目总投资约750亿元,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
预计到“十四五”末期,徐圩新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超32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80亿美元;整个“十四五”期间年均应税销售收入和GDP增幅均超70%,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高效、生态和谐的科技创新产业新区,建成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成为连云港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夯实基础定向完善
彰显产业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
隆冬时节,走在徐圩新区,一片火红的建设场景扑面而来:一座座塔吊忙着吊装大型设备,一条条银白色管道伸向远方,一群群劳动者埋头苦干,一个个大项目接踵而至……要问为何如此生机勃勃,这源于徐圩人“筑巢引凤”的扎实作为。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徐圩新区规划6个港池113个大中型泊位,总设计吞吐能力达4亿吨;现已建成1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8个3万~10万吨级散杂货码头、3个1万~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已具备1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除了完善港口物流建设,徐圩新区加快推进“五纵五横”路网框架建设,当前连盐铁路徐圩支线已建成试车,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产业园区专用铁路一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公路规划与外围主体交通框架实现互联互通。
公用配套保障能力也是徐圩新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徐圩新区已设计建设日供水能力达29万吨的徐圩水厂和第二水厂,日处理能力达1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高盐废水处理厂;已建成每小时供热能力达1038吨的集中供热中心,规划建设虹洋热电二期。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区域,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站4座,其中在建两座,供电能力达到300万千伏安,可充分满足入驻企业需求,促进卫星石化、盛虹炼化等重点产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不遗余力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绿色产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资源能源利用、环境风险管控等具有世界一流标准的100项指标体系,持续改善项目投产后的环境质量,依托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推进石化基地再生水回用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维护等,为精准监测、精准溯源、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投产。
作为石化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实施载体,江苏洋井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以石化基地物料及能源保障服务、石化产业供应链服务、生态环境和安全管控专业服务为主业,自2017年全面启动运作以来,先后投资建设了环保、能源、管网等68项重点公用设施,其中实施建设含22座应急截污(泵)闸的应急截污工程、具备56万立方米事故污水应急暂存能力的公共应急事故池、有效库容约470万立方米/天的工业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危化品运输综合服务中心、石化公共管廊等环境基础设施23项,全力保障石化基地公用设施建设和引进产业项目的高效投产。
狠抓落实安全综合管理,完善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徐圩新区已建成安全环保管理中心、石化基地封闭围网管理工程应急救援基地、地下综合管廊、公共管廊等安全应急重点工程,初步实现石化基地61.34平方公里的全封闭管理,形成全方位综合消防应急救援网络,为园区整体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提供支撑保障,全面提升石化基地安全环保管控水平。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定发展信心,汇聚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徐圩新区环境基础设施累计投入约80亿元,年平均增速30%以上,实施具有长远引领示范效应的重大产业支撑项目27个。下一步,徐圩新区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责任,重点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力推进新区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化工园区的前列。
创新机制强化管控
以新发展理念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一个超大型的化工基地,怎样成为广大马拉松选手心仪之地,又怎样让胆小灵动的梅花鹿在此安家落户、怡然嬉戏?面对这些疑问,徐圩新区环保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一切都源于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珍惜。
徐圩新区始终贯彻“生态、智能、融合、示范”的新区发展理念,倾力打造国内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示范标杆。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21年绿色化工园区名单,徐圩新区名列其中,跻身全国15家绿色化工园区成员名录。
凝聚队伍力量,夯实环境治理基础。今年3月,依托江苏洋井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高效组建成立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大队(简称“398大队”)、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环境监督管理业主委员会,全力推进《徐圩新区打造国内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示范标杆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三年行动方案》落实,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地;组建徐圩港区安全环保攻坚大队(简称“徐圩港区SE大队”),对徐圩港区和企业安全环保开展日常巡查、技术与政策研究、监测监管、专项整治等监督指导和整改提升工作;组建徐圩新区应急救援抢险大队(简称“186大队”),持续提升新区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构筑绿色发展稳固屏障。
高标准建设,打造先行示范区。为落实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安全环保指标体系,新区建成投用数据与决策分析、技术与创新孵化、生态与减污研发等三大平台于一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借助国内外领先技术成果对园区环保能力提档升级,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建成投用集安全管控、环境监测、能源管理、应急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石化基地运管服务中心,集成智慧安监、智慧管网、智慧工地、全景监控、封闭管理、生态环境、应急综合指挥等15个功能平台,构建以事前监测管控为核心保障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实施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管理,打造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石化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先行示范区。
统筹项目监管,实行环境专项整治。已开展80余次建设期环境检查及10余次专项检查,出具60余份工作联系单和10余份诊断报告,督促企业整改,完善新区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入海排污口监管体系,完成新区201个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实现施工现场“六个100%”及渣土运输车辆公司化、智能化、密闭化率“三个100%”;全面开展石化基地企业“烟气消白”改造,推进石化基地229台冷却塔使用消雾型冷却塔,提升石化基地环境形象;构建石化基地环境数据库和VOCs“指纹库”,为石化基地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坚实支撑。
开展生态保护,推进“大美徐圩”品牌建设。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突出资源家底调查和源头保护;先后与生态环境部、中科院、清华大学、华能集团等单位实施产学研联动,开展污染物“近零”排放研究,生物固碳藻类筛选、水下森林系统构建和徐圩生物DNA调查等研究;启动生态修复工程8项,形成六大生态湖互联互通发展格局,水域面积达6.85平方公里,通过鸟类栖息地生态环境修复、香河湖生态园生态修复、防护绿地等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徐圩新区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截至12月31日,徐圩新区PM2.5均值为26.9μg/m3,同比下降22.62%,空气优良率为88.7%;VOCs省控站年度均值为5.10ppb;善后河闸国考断面年均值为Ⅲ类水,烧香北闸断面年均值为Ⅳ类水,各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达标率为100%。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新区始终坚定“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为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落实“加快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新要求,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而努力奋斗。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首个碳市场履约期结束 114个交易日成交76亿元2022-01-01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个履约期收官 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2022-01-01
-
2021年全国碳市场交易额逾76亿元 建材、有色等行业将加快纳入市场2022-01-01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个履约期收官 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2021-12-31
-
齐鲁石化首套氢能项目试运行 开启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021-12-31
-
12月31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于12月31日 截止年内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达75亿元2021-12-31
-
年内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达75亿元2021-12-31
-
央行发放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2021-12-31
-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于12月31日截止 年内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达75亿元2021-12-31
-
央行已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2021-12-31
-
孙国峰:央行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2021-12-30
-
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5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1万亿元2021-12-30
-
央行已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2021-12-30
-
885亿元!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已发放2021-12-30
-
创绿色金融赢低碳未来 10亿元基金落地南京江北新区2021-12-30
-
央行: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855亿元已落地 约减碳2876万吨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