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成都 探路超大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
成都 探路超大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七座超大城市,西部有二,一是重庆,二是成都。这两座城市的人口体量,重庆突破3000万,成都突破2000万;这两座城市的经济体量,重庆冲刺3万亿元,成都冲刺2万亿元。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
七座超大城市,西部有二,一是重庆,二是成都。这两座城市的人口体量,重庆突破3000万,成都突破2000万;这两座城市的经济体量,重庆冲刺3万亿元,成都冲刺2万亿元。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顶层设计出炉,《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也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城市自身的责任、能级,以及城市在更大版图中的角色、地位,今非昔比。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过去“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要求前面,再加了四个字:稳字当头。
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像骑着一辆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要不断保持平衡,也只有让车轮滚滚向前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要发展乃至更快地发展,更要在发展中解决遗留问题和当前面对的问题。
道路崎岖,成都这辆自行车如何保持平稳?又将朝哪个方向开?2021年12月27日~28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下称“全会”),摆了问题,给了对策,划定了探索城市全面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绿色转型: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
中国70%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到2030年这一比例还将升至80%。城市作为降低碳强度的主战场,对我国整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国能源版图中,成都是个特别的存在。它地处清洁能源大省四川,又是典型的能源受端城市,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成都能源发展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份规划发现,进入21世纪以后的这20年间,成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有明显变化,2020年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61.5%,2020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44.2%,比全国同期水平优化不少。
但成都的压力依旧不减,新的考题是——如何实现低位且高质量的碳达峰。
首先,这座城市的碳排放尚未达到下降的拐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本次全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成都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120万吨左右,尚未显现明显减缓趋势。从能源种类来看,油品碳排放贡献最大,占比达48.3%,且排放量近5年持续上升。
其次,成都的碳排放存量削减已经进入瓶颈期。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后,很多领域都开始转型,比如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基本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等,成都传统领域的压缩空间已经不大。
而且,人口规模增长势必短期内带来大量碳排放刚性需求。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显示,2017~2019年,成都全市碳排放相对于人口的弹性系数最大、能耗次之,“说明人口增长是碳排放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
所以,下一步的减碳空间,就瞄向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都提出,以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全方位优化调整为重点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
根据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的说法,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功能能级相适应的空间结构,能从根本上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在此基础上,成都将乘势而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树立未来发展优势。到2025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5%以上。
交通则是重点优化领域之一。成都碳排放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交通领域贡献了28.67%,仅次于工业。针对交通领域的结构调整,成都提出,提高铁路货运量占比,增加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以及绿色出行比例。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新能源车辆保有量,并同步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相关税费、路权、停车、充电、差别化收费等配套政策,优化充换电及加氢基础设施布局,“力争到2025年成都全市新能源车辆保有量达到80万辆”。
而能源结构优化,将进一步促进发展动能转换、治理方式转变,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此,按照成都设定的目标,在2020年基础上,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50%以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一座超大城市要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得在城市发展、经济增长和降碳减排之间做好平衡。
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占比,产业建圈强链
绿色发展,一定需要相匹配的产业来支撑。
对当下的成都而言,农业规模化发展不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还不够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传统服务业档次较低。优化产业结构,成都尤其强调提高工业占比和能级。
从全国来看,因为要素成本上涨、工业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困难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城市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工业占比下降,同样发生在成都身上。更重要的是,藏在那些总体数据、平均值之下的,还有工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比如,按照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成都工业用电量增长12.7%,工业增值税增长7.7%。整体来看,增势可喜。但是细究发现,“三年的用电量为0”的低效工业用地,占总工业用地的比例不小。全市工业用地占供给相对不足且分布零散。这些产业空间与产业需求的不匹配,也掣肘工业的能级、质量提升。
据测算,当GDP迈过2万亿元台阶,城市经济总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需要新增810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相当于新增200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始终都是城市经济的“筋骨”。
“全会”上提出,聚焦“强二优三”重点安排,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更重要的是,在“全会”召开前,成都还专门开了一场“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提出包括前期谋划产业图谱,引优育强以链主及龙头企业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集聚要素资源,拓展产业空间提高利用效率等四大措施,以此解决产业发展在能级质量、协同水平、项目支撑、要素集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功能优化:基本功能就近满足,核心功能相互支撑
近年来,成都城市格局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跨越城市东缘的龙泉山,从“两山夹一城”变“一山连两翼”。然而,随着人口快速集聚和城市快速发展,一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比如中心城区与郊区市县差距较大。以2021年上半年数据为例,成都市23个区(市)县中,高新区以1393亿元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金牛区为738亿元,两者GDP相差650亿元,蒲江县与东部新区分别以93亿元和50亿元的水平,排名垫底。看人均GDP排名,低的城区只有高新区的1/9。
又比如,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分布不相匹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全会”上了解到,成都一些街道的人口密度高达6.5万人/平方公里。人口高度集聚,对应的却是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基于这些现实矛盾,“全会”提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的功能优化思路。这三类城区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就是“基本功能就近满足,核心功能相互支撑”。
一方面,包括交通、居住、教育、医疗等在内的城市生活基本功能,要“就近满足、优质均衡”。
眼下,无论是劳动力人口“近郊生活、市中心工作”的“钟摆式迁徙”,还是中心城区人口聚集度高、人均公共服务配套少,都是城市空间不够均衡的表现。为此,成都提出,要以人的需求为导向,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转型。
关于完善基础功能,成都市政协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杨东升提出建议,统筹城市公共服务、产业布局、项目招引时,希望能够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更多地考虑到区划边界周边人民的需求,补齐生产生活的短板。
另一方面,诸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门户枢纽、现代服务、乡村振兴等核心功能,各类城区则要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视野下去找到自己的坐标,“各展其长、互为支撑”。
具体来说,中心城区要推进城市更新,推动“两业融合”,疏解非核心功能,提升宜居宜业的品质和现代治理的能级;城市新区则要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产业能级,深化科技创新,推动职住平衡,完善配套设施为重点;郊区新城的重点是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成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在成都的设想中,当基本功能与核心功能相互交织,各城区互为支撑,才能共同推动这座超大城市的整体跃升。
城市治理:众管、细管、智管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治理得好,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21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管理,更需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2021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上海浦东的现代城市治理方案——
当台风“烟花”刚刚登陆,内河水位、雨量、立交下积水深度等数据就可以立即收集完毕,并实时更新、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快速预警。日常的占道经营、垃圾成堆、环境污染等城市运行的细节,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作为上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浦东新区打造一个城市运行智慧管理平台,把纷繁庞杂的治理信息归拢统一,成了全国的“新样板”。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成都还有课要补。
比如城市里使用了30年以上的燃气管道,有没有分布图,这些管道有没有安装感应器,能不能实时掌握燃气泄漏的情况。又比如水道的排污口,有没有一个系统能够监测污水排放情况。诸如此类。
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全会”上反复提及一个观点:要把日常的工作做到极致,一出现问题马上能应急响应,才能筑牢城市安全运行的底线。
其实,这些“工作”也没有什么捷径,不外乎就是“常态化排查、构建风险感知系统、专项整治、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安全意识教育”等,防患于未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已经加大了上述“工作”的力度与强度,并提出以“智慧蓉城”系统建设,牵引城市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
比如,在提高城市宜居性方面,大量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仅为市民休闲健身、家庭聚会、娱乐消费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也改善了空气和水资源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在提升城市包容性方面,成都将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环节,推动智慧化养老服务走进家庭,开展电子证照服务,让老年人更便利地享受优待服务。
可期的是,这座城市正在不断梳理治理短板与空白,通过落到实处、做到极致的工作,实现大城的众管、细管、智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上一篇:努力推动生态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
山西思瑞石墨烯新材料应用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 攻关绿色低碳技术 加快清洁能源替代2022-01-05
-
产业生态化赋能碳达峰碳中和2022-01-05
-
2021年全国碳排放市场履约率99.5%2022-01-05
-
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2022-01-05
-
贵阳:打造森林碳库 助力碳达峰2022-01-05
-
建材周报:碳排放总量差异明显 分省建筑达峰需结合当地特点2022-01-04
-
苏州查处全国首起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案2022-01-04
-
减排“牛鼻子”:工业园区怎么减少碳排放2022-01-04
-
一周集萃-碳排放:国内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圆满收官2022-01-04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组织召开全委层面重大课题《支持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研究》课题结题评审会2022-01-04
-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2022-01-04
-
全国首例!苏州查处首起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违法案件2022-01-04
-
履约率99.5%!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未履约第一案“落槌”2022-01-04
-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2022-01-04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对策思考2022-01-04
-
中央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施工图”出炉 加快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 双碳工作将纳入央企考核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