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人居建筑的绿色图鉴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1-11-11 08:50:58
热度:1

人居建筑的绿色图鉴:从一栋建筑被交付使用的那一刻开始,它的“全周期减碳”旅程便开始了。从运营维护的角度来说,能源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管理者需要施展“绣花”功夫,从数字化的赋能,到一盏灯一个插座的细致管理,再到全方位低碳生活的打造,我们

从一栋建筑被交付使用的那一刻开始,它的“全周期减碳”旅程便开始了。从运营维护的角度来说,能源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管理者需要施展“绣花”功夫,从数字化的赋能,到一盏灯一个插座的细致管理,再到全方位低碳生活的打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绿色人居方式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车库管理员看电表不再“心惊惊”

老陈是一位车库管理员。他所供职的小区规模很大,称之为一个“小城”也不过分,仅车库的总面积就达到了13万平方米。老陈平日里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管理地下车库照明。超过两千支的灯具,要确保它们处于24小时长亮状态。“那个电表上的数啊,看得人心都一跳一跳的。” 老陈如此描述车库照明的能耗量。

2020年底,他们小区地库通过采用新型雷达感应灯具替换了原有的灯具。也就是说,当有人或车经过雷达监测区域的时候,灯才会亮起;而当监控区域均处于安静状态时,照明将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老陈说,经过改造后,这个车库每年可以节省约275,940度电。

运维减碳数据不再“蒙查查”

在建筑全寿命期内,建造能耗只占10%~20%左右,80%~90%都是空调、供暖、照明等运行能耗。因此,通过能源管理系统为建筑“减碳”,是在建筑能源管控上的“预则立”。 不久前,碧桂园服务推出了一款集监控、管理、提醒、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节能降耗服务系统——能耗管控平台。其中,一个是能耗管控信息化平台,面向具体小区公共区域的水电用量,业主水电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预警管控;通过横向小区数据比对、纵向历史数据比对,可以有效了解小区水电能耗趋势。而这个平台还能够联动市政公司水电能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精准预测各小区水电能耗趋势,对能耗预测超标的小区,进行状态预警。

“这个能耗管控系统的目标是覆盖全国的在管小区,平均每个小区每年节约用电超5万度,最终可以达成每年节省用电上亿度的目标。”碧桂园服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开灯用电不再“大咧咧”

比起住宅,大量使用灯光、中央空调和电梯的商业建筑才是真正的“排碳大户”。更重要的是,许多能源使用属于“刚需”——灯光亮度、空调温度、电梯频次……无一不关系到业主的商业价值。

公共区域灯光管理,是大多数物管企业在进行低碳运维时首先切入的角度。“因为灯光技术成熟,在进行替代的时候不会给业主带来不方便。” 广州富力物业CBD管理中心总经理杨勇解释。灯光管理看似不起眼,但收效明显。杨勇告诉记者,以富力盈凯广场为例,在近期将TLD灯更换为LED灯之后,单个灯管的功率从20瓦降到了5瓦。在停车区域,不仅进行了灯管的更换,同时还引入了雷达、红外等监测手段,对灯光的亮度实行多级调节。“在灯光这一项上,通过设备和管理方式的更新,能耗大约下降了超过1/3。”

在夏天尤为漫长的广州,中央空调是管理重头。杨勇介绍了他们降低空调能耗的“三部曲”:首先将水泵全部更新为变频水泵,提升制冷效率;第二步,将大门改小或改成电动门减少与外界的电交换;最后通过智能温度监控,在不同朝向采用不同的制冷强度。“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中央空调的能耗下降了50%左右。”杨勇说。

营造生态:TOD为社区添绿

TOD生态

经历了设计、建造和运维管理,一栋房屋仍未走完它的减碳之路。节能减排,需要融入社区生活圈,与人共存,久久为功,方有所成。

真正的“通勤全程在地铁”

正在考虑购买黄埔某TOD住宅项目的小林,不自觉地畅想着未来的场景:早上8点,小林从自己家搭乘电梯下来,经过商业街,买上一份早餐再加一杯咖啡,然后在8点30分经过商业街连廊,走进地铁,随着庞大的上班人流,前往上班的目的地:珠江新城某栋直接联通地铁的写字楼。这一路,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都不会影响小林的出行。虽然在地铁上难免拥挤,但精确的时间控制可以让小林不用担心迟到,也不会因为道路上的拥堵而让汽车排出更多尾气。对于小林而言,这是TOD生活给予他的“高效”;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TOD项目增添的一抹绿色。

让建筑从耗能到为环保赋能

TOD,即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其宗旨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约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进行高密度开发,形成同时满足居住、工作、购物、娱乐、出行、休憩等需求的多功能社区。

TOD与低碳生态的关系非常密切。有望在2025年成为“碳中和”城市的哥本哈根,通过“指状”公园系统,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增强了城市的碳补偿实力。

关于TOD与“碳排放”的关系,也已被国内规划界人士认识到。早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新区绿色规划设计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成果之一的《城市新区绿色规划设计标准》中就制订形成了低碳规划技术集成标准,涵盖城绿共生的融合城市、TOD导向的紧凑城市、集约高效的循环城市、人性化的街坊与建筑、智慧管治系统等五大集成方向。TOD的存在,让建筑能够以环保和绿色反哺社会。

以“就近”为核心兼顾环保与效率

正在建设当中的万科花地湾项目已考虑了TOD纵向立体交通体系,设置空中连廊、商场、地下隧道。在这个“有机城市”的蓝图之中,一切配套都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进行铺设,一切生活所需都能就近满足,且细分到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

TOD所构建的“低碳生态”绝对不止于“出行”这一个场景。比如,年轻女性们最爱的“网购”。将电商形态放在“双碳”的标准下来考量,便会发现其亦有不可持续之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货运的CO2排放量将在2010年至2050年期间翻两番,网购“功不可没”。尽管提升了购物效率,但占总销售额一半的退货率无疑为货运中的碳排放增加了负担。那么,TOD与此又有何关系?想象一下如果网购“最后一公里”的交付问题,TOD综合体内离家300米的购物中心,是否可以发挥“地方仓库”的作用就近配送?

TOD的低碳生态之下,“效率”与“环保”并不矛盾。据不完全统计,广州目前的TOD居住项目就有约15个,想象空间巨大。

期待:

形成机制-榜样-倡导的路径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副董事长、物业及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张子涛告诉记者,以商办物业为例,中国的低碳运维水平这些年取得了大的进步。自美国LEED标准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LEED认证的全球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

“在‘双碳’的背景下,物业运维的绿色、节能是大势所趋,这个是我们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认识到的。”杨勇感叹道,但他同时也指出,运维企业面临着信息敏感度、成本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期待更多机制上的创新。例如,可以根据每一栋建筑的耗能情况与低碳标准,形成可交易的碳指数,而排碳超标的企业需从达标的企业处购买碳指数,以完成减排的目标。“这样便可以让企业更有减少碳排放的动力。”杨勇表示,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引领下,进一步向全行业介绍新技术和标杆企业,以此形成机制-榜样-倡导的路径,相信“减碳”之路将会越来越宽。

低碳节能

记者手记:

运维与生态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绿色建筑的远景无疑是十分吸引人的,那些炫酷的设计、智能化的界面、无需消耗能源便可以获得的光和热……然而,当问题落到具体的现在:数量巨大的存量建筑,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旧建筑要如何以现代手段共同抵达“碳中和”与“碳达峰”?

答案便藏在运维与生态之中。今年5月份,翻新亮相的广州新都会项目成为了首个在广州获得LEED运营认证体系铂金级的项目。除了通过绿色管理计划在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还通过引导员工及访客使用公共交通,实现了碳排放比同类产品均值减少75%。

看,点滴努力,终将汇成江海。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