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把绿色金融打造成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02-10 17:00:04
热度:1

把绿色金融打造成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充分认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 绿色金融是金融部门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及实践,是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环境治理,加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和配置,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

充分认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

绿色金融是金融部门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及实践,是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环境治理,加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和配置,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流向有利于生态保护及环境污染治理的产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是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绿色金融在信贷投放上重点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推动供给侧改革,要拿出过硬举措,除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等,金融支持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支持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能够有力地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壮大新型战略产业。

发展绿色金融是“稳增长”的迫切需要。结构性矛盾是制约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要解决财政收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等问题,就要“稳增长”,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投资主体,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就要增加适应节能环保要求的新设备、新技术方面的投资。低碳技术和服务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盈利水平可观,是新的投资“增长点”,是“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要掌控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关键点,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壮大低碳经济的整体实力,促进经济“稳增长”。

发展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削弱了人民的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金融机构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可以通过加大绿色金融投放,着力支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来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发展绿色金融是提高银行绩效的迫切需要。经济转型与金融转型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经济转型是金融转型的依据和前提,金融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动力和推手。金融转型作为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要优化金融产品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按照金融机构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信贷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等方面加快转型,提升银行竞争优势。

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对于银行的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机制是多方面的,有些起正向的促进作用,有些则起到负面的抑制作用。我们要正确分析绿色金融的壁垒和障碍,找准工作着力点,开创新局面。

准确把握成本效应。

从短期看,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银行绩效的影响是负面的。从长期看,提高“两高一剩”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银行绩效反而是正面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产业升级,“两高一剩”产业规模不断缩小,绿色产业不断发展,要转变理念,克服短期绿色金融带来的利息收入对于银行绩效的影响,赢得更持续、效率更高的发展成果。

准确把握潜在收益与损失效应。

目前,就现阶段的绿色产业而言,微观主体大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甚至需要国家的扶持与补贴,这似乎是一种“损失”。但从长远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有着巨大的潜在收益空间。因此,不能因为当前存在的“损失”而忽视了未来的潜在收益,并因此影响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

准确把握银行的声誉效应。

良好的企业声誉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特别是可以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在企业规模、技术等方面相近的情况下,拥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利润更多,股东的投资回报也更高。银行积极执行绿色金融政策,从传统的注重经济利益与发展增速的粗犷发展思维,转变到均衡考虑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上来,会提高企业声誉,进而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准确把握激励相容效应。

绿色金融把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内部化,通过信贷工具增加其污染环境的成本,这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带来的负外部性转化为“两高一剩”企业的高资金成本,促进了中国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也为银行业发展“提质增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这为我们做好信贷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要用“五大理念”引领绿色金融走出新路子。

要坚持以绿色理念引领绿色金融发展。要把绿色金融上升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培育和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金融企业文化,提升银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的动力。要加强绿色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绿色发展意识,把环境社会风险纳入信贷管理流程,强化环境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对绿色金融执行情况的监督,将绿色金融机制全面、持续地融入经营管理中,不断提高绿色金融的执行效果。

要坚持以优化结构提升绿色金融的发展。探索符合绿色产业特性的特色信贷模式,拓宽绿色金融项目范围,加大节能环保贷款、能效贷款的开发、设计与环境金融产品挂钩的理财产品;提升绿色金融综合化服务的水平;探索购碳代理财务顾问业务、节能环保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以核证减排额为还款保障的信贷模式等新型信贷融资工具;加强碳汇林业项目开发;加强绿色金融与物流金融的联动,为企业提供结算、投资理财、结构化融资等配套绿色金融服务,尝试绿色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旅游等行业开发适当的信贷产品,促进绿色金融深入发展。

要坚持以优良的政策环境助推绿色金融发展。对发放绿色金融的金融机构实行优惠存款准备金制度、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制度,提高财政资金贷款项目的制度机制,完善信贷风险机制,注重对绿色金融的监管引领,统一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指标体系,适当提高绿色金融的风险容忍度,降低资本金占用、税前计提拨备、坏账自主核销等,适时将绿色金融表现纳入银行的强制性考核标准和评级指标体系中。通过窗口指导、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

要坚持以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来保障绿色金融的发展。加强与发改委、统计局、银监局及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联动,建立绿色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服务;银行通过优化绿色金融结构,设计符合环保标准的贷款流程,在利率定价和信贷准入方面给予企业融资优惠。企业通过绿色报告的方式向银行真实反映产能规模和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威胁。打造环保部门与银行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贷环境风险的可控性,提高绿色金融的可操作性。银行也要定期披露绿色金融情况,让企业明确环境政策走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银企双赢。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