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市场新闻资讯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 适当放宽机构准入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21-04-19 06:50:57
热度:1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 适当放宽机构准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加快健全碳金融制度体系,完善碳配额分配方式,稳定市场预期。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相关立法建设,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加快健全碳金融制度体系,完善碳配额分配方式,稳定市场预期。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相关立法建设,做好碳现货和碳衍生品市场的政策衔接;设立明确的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目标、计划及相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为市场提供稳定预期。

在碳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方面,要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适当放宽机构准入,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碳市场;完善碳金融监管体制。

完善碳配额分配方式

中国证券报:在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当前我国碳市场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碳金融发展缺乏专业长期资金支持,应着重从哪些方面补短板?

鲁政委:我国碳市场发展还面临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碳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碳市场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等问题。虽然部分地方试点碳市场和金融机构开发了碳远期、碳债券、碳基金、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碳金融产品,但是整体规模较小、缺乏可持续性,各地发展也不均衡,仍然缺乏系统的碳金融市场。从国际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碳金融与碳市场的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的,碳金融能为碳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为碳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为激活与管理碳资产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专业长期资金参与。同时,碳金融交易工具和碳金融融资工具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也将强化碳交易的激励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企业主动积极参与碳交易的意愿,有利于碳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首先,加快健全碳金融制度体系,完善碳配额分配方式,稳定市场预期。一是要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相关立法建设,规范碳金融产品发展,做好碳现货和碳衍生品市场的政策衔接。二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设立明确的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目标、计划及相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为市场提供稳定预期,这是碳现货市场交易长期平稳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三是以发电行业为切入口,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并尽快将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等抵消机制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为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广泛的行业基础。

其次,相关管理部门应提升对碳金融市场的认知理念,多方协作推动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是碳市场和碳金融是新生事物,各方面都亟需补齐人才短板,从国际视野和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充分借鉴国际碳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促进碳市场和碳金融之间和谐发展,把握好监管尺度,充分发挥好金融机构的优势。二是在全国碳市场建设初期,循序渐进开展碳期货交易,在碳期货的基础上进行碳金融衍生品创新并规模化,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合适的外部环境。

最后,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一边是企业客户,一边是融资所形成的碳敞口暴露,无论是服务客户还是自身避险,都比券商等机构更需要参与到碳市场中去。参与碳市场,尤其是参与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对于碳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碳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强化价格发现功能、平抑价格波动,也为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开发更为丰富的碳金融衍生产品以及涉碳融资等碳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有助于碳金融体系的深化和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便于企业更好地管理碳资产风险敞口。

中国证券报:当前碳金融创新能力存在不足问题,在政策方面,可从哪些方面加强支持?

鲁政委:当前,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尚在起步阶段,虽然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虽已基本确立,但部分操作细则和市场要素仍需进一步补齐。同时,在初期阶段相关部门对待碳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仍比较谨慎,而我国眼下在碳金融方面的专业机构与专业人才又相对缺乏,从而导致碳金融整体创新不足。未来,在政策方面,既要进一步夯实碳现货市场的建设,也要尽快构建完善碳金融制度体系。

在碳现货市场建设方面,一个健康、活跃,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现货市场是碳金融创新发展的基石。首先需要夯实现货市场的基础,包括明确和统一碳排放可检测、可报告、可核查体系(MRV),在不同交易市场之间设置统一的交易规则。反过来,一个活跃的衍生品能够强化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避险功能。从国际市场来看,碳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远远大于现货,也比现货的价格更为灵敏。处理得好,现货和衍生品之间可以相互促进。

在碳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方面,首先是要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当前,在全国碳市场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初期基础市场尚不平稳,交易仍以履约(履行减排义务)为目的,金融属性较弱,这也导致相关的制度安排基本仅围绕碳现货市场和非金融主体设计,而碳金融相关的法律、财会等制度安排基本仍为空白。推动碳金融创新发展的第一步应首先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并在相关基础制度方面予以明确。

其次,要适当放宽机构准入,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碳市场。碳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而正如前文所述,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参与碳市场,尤其是参与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不仅可以为碳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强化价格发现功能、平抑价格波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金融机构开发涉碳融资等创新性的金融衍生品,有助于碳金融体系的深化和多元化发展。因此,应减少对于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的限制。在现行的碳金融市场中存在诸多对于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的限制,比如银行业只参与碳交易的结算业务,不能参与碳现货或其他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在现阶段打破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的制度限制,对于碳金融的整体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在鼓励碳金融创新的同时,应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完善碳金融监管体制。一是将碳配额、碳衍生品等列为金融工具纳入金融监管,参照国际成熟碳市场,如欧盟碳市场,已于2018年1月3日起将碳排放配额归为金融工具,这意味着适用于传统金融市场的监管规则也都适用于碳市场。二是加强碳金融市场相关风险监测与控制机制的建设,如针对碳期货、碳远期等衍生品市场设置涨跌幅限制、持仓限制等,同时采用金融科技等手段对交易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实时监管,实现碳金融交易的全流程管理。三是加强对参与碳市场交易的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碳资产管理公司等非控排主体的监管。

应对三大气候风险

中国证券报: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应对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

鲁政委:在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有三大气候风险会对金融机构产生影响。气候相关风险主要分为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责任风险三类,其中以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为主,这三类风险对金融机构将产生越来越大影响。如转型风险,即快速低碳转型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金融风险,包括政策变化、技术突破或限制以及市场偏好和社会规范的转变等。转型风险更多体现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方面。如果金融机构向业务模式不符合低碳排放经济学的公司提供贷款,那么它们可能会蒙受损失。

为了应对气候风险,金融机构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降低高碳资产配置。金融机构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有责任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煤电等资产存在成为搁浅资产的风险,使得未来金融机构对煤炭开采和电力领域的融资限制可能会不断加强。

二是持续加强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是防范授信企业ESG风险显著加大带来的信用风险冲击的有效手段。

三是采纳国际国内框架和原则,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内监管机构制定的气候、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以及披露框架,为我国金融机构气候、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引。

四是开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目前由于中资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还缺乏认识、气候风险分析工具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有限等障碍的存在,只有较少的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开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来分析气候和环境风险。目前还需要为金融机构进行相关压力测试提供外部支持条件,比如,不同行业所对应的碳转换系数、口径统一的碳核算报表报告系统等。

面临行业结构深度调整等挑战

中国证券报:从高碳资产到低碳资产过程中,目前存在哪些难题?如何更好地平稳过渡?

鲁政委:若要实现我国的碳中和,需要更多高碳资产转变成低碳资产,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都需要深度的低碳转型。深度的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行业结构深度调整、技术困难以及就业和社会稳定等挑战。

能源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力,以能源行业为例进行分析。

一是行业结构的深度调整。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5%,其中煤炭占57%。若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预示着化石能源占比到2060年要降到15%甚至10%,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85%甚至90%,电力系统从以现在的煤电为主体转变成新能源为主体,这无疑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

建议从“十四五”开始,有序平稳开启煤电高碳资产的有序退出,新增能源需求尽量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满足,即未来的新增电力增长主要是由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以确保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二是技术挑战。由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而电网中的发电和负荷要时刻保持电力平衡,随着煤电装机在电力总装机比重的下降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提高,对电网的这种平衡能力以及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碳捕获与封存(CCS)或碳捕获、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眼下CCUS技术发展阶段离大规模的商用还有较大距离,还面临成本居高不下、生态安全风险如何防范等问题。

建议一方面需要加大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大规模部署应用,提升电网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及智能化水平,从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加大研发与实践,实现CCUS的技术突破,在2030年我国碳达峰向碳中和迈进之际,可大规模进行部署,以实现燃煤电厂的深度减排。

三是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挑战。建议帮助高碳产业和区域提早规划,给予平稳转型时间和安排,逐渐进行转型,为其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并制定在岗人员的再培训教育计划等,帮助其实现平稳转型。

中国证券报:支持碳金融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鲁政委:首先,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全社会产品和服务生产、销售和消费效率等。如数字经济助力可再生能源智能网络的建设,该网络使用数字通信系统实时监控并自动响应本地电力需求,从而使可再生能源和新存储系统集成到电网中变得更加容易。

其次,数字技术还可应用于绿色金融业务,降低绿色金融业务管理成本。从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数字技术可以应用于绿色金融与绿色项目对接平台、绿色信用评价体系、绿色金融信息统计平台建设等,以帮助绿色融资需求者与金融供给者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尽管可以享受部分优惠政策,但也将面临额外的监管风险与绿色项目识别、认定及管理成本,这将阻碍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内生动力,而数字技术则可以进行大数据抓取和智能评判,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升环境风险识别能力、量化评估环境风险和进行智能定价、建立绿色评级数据库和绿色评级模型,从而优化金融机构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流程,提升金融机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能力。

当然,数字技术的一些领域也非常耗能,比如目前技术水平下的比特币挖矿、不少数据机房的运行等。因此,未来数字技术自身也面临进一步脱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