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市场新闻资讯

发展好中国碳交易市场须把紧三大“抓手”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1-02-07 17:00:10
热度:1

发展好中国碳交易市场须把紧三大“抓手”:杂志据新华社最新消息:我国先期在上海、深圳、湖北等地启动的碳交易试点在政策、制度及技术层面的设计架构目前已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国内多个地区也看准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巨大潜力而加快“试水”建设。专家建议,

杂志据新华社最新消息:我国先期在上海、深圳、湖北等地启动的碳交易试点在政策、制度及技术层面的设计架构目前已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国内多个地区也看准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巨大潜力而加快“试水”建设。专家建议,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把紧立法、市场建设、控排总额三大“抓手”。

——加快立法 完善支撑碳市场的法律体系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碳市场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在发言时提到“立法”二字,他们认为必须形成完整的支撑低碳发展和碳市场建设运行的法律体系,完善市场准入、信息报告、监督等制度体系,保证碳交易自由、公平和规范,实现相应减排目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论坛上表示,立法可为市场提供稳定预期,只有稳定的预期、稳定的政策支持,碳市场才能稳定地向前走。

“建立碳市场,当务之急是立法,同时要确定控制总量,否则中国的碳市场弄不好又是一个假市场。”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会长熊焰在论坛上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司长苏伟表示,深圳碳排放交易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试点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同时,国家正准备出台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核实指南,研究建立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制度,推荐低碳认证核查体系,部署开展全国碳排放交易基础研究,为尽早建立起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碳交易市场建设需要统一的国家法令,减排不是某个企业的行为,而是整个国家、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

——发挥市场作用 让市场发现价格

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是我国在当前条件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需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熊焰说,碳市场建设应该走总量控制、配额交易之路,创造出配额的稀缺性,有稀缺才会形成价格,才能真正发挥价格信号对行为主体的约束、激励作用,从而将碳市场规划建设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特殊商品市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齐绍洲长期跟踪研究国内碳交易试点的情况,他建议建立价格发现和稳定机制,比如将企业获得配额的1%回收,由政府组织拍卖,并将拍卖所得返还给企业,目的是为了发现价格,并向市场传递价格信号,形成价格预期,同时也对价格稳定机制提供基准价格。

专家还提醒,各地探索建立碳市场时,应尽量在制度设计上实现统一,并和国际接轨,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否则,将来无论是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还是金融机构进行交易都会很困难。

——确定控排总额 合理分配配额

企业更为关心的是,怎样确保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实现减排量的交易。贵州华能焦化制气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亚平认为,配额究竟怎么分配,找谁要配额,配额合不合理以及得到这个配额后转移的条件是什么,这些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公平交易将不能实现。

苏伟建议,我国建立碳市场的过程中,分配的排放配额一定不能过多,否则难以保证市场供求平衡,同时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认真研究配额的分配方法,不要影响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

据专家和业界人士表示,做好碳排放配额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市场是否有足够的需求,对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国家首先确定了碳排放总额,并且制定合理的逐步向下递减的计划,才能进一步进行配额分配,碳排放配额有了稀缺性才有市场,才有实体愿意买走并从中获利。

在我国碳市场建设试点中,湖北碳交易试点设置的门槛最高,对强制减排企业采取了“抓大放小”的设计。齐绍洲认为,湖北试点设置排放门槛高,但覆盖的碳排放比重大,重点的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基本都已纳入进来。他说,“抓大放小”有利于减少成本,如政府管理成本,制度设计过程中的成本等,

苏伟表示,碳市场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国际上相对成熟的欧盟碳交易体系已经运行了十年时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市场成熟度比较低,低碳意识和碳价观念还有待加强,“十二五”期间主要是做好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争取在“十三五”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