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全球碳交易市场形成的动力与未来形态分析
全球碳交易市场形成的动力与未来形态分析: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世界各区域的经济体在向低碳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会以两种方式进行推动。一种是压迫式,通过强制性的碳排放权配额来迫使企业做出战略调整,由此产生碳交易的强制配额市场;另一种是诱导式,通过支持
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世界各区域的经济体在向低碳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会以两种方式进行推动。一种是压迫式,通过强制性的碳排放权配额来迫使企业做出战略调整,由此产生碳交易的强制配额市场;另一种是诱导式,通过支持减排项目来鼓励具体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由此产生碳交易的自由减排量市场。从这两类碳交易市场对实体经济产生的效应看,配额交易更适合减排成本较低、自我调整能力较强、可很快适应减排要求的排放实体,通常这些实体集中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部门;而其他一些适应能力差的行业,更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来推动减排的实施,这些行业如林业、农业等通常排放分散,减排障碍较大,减排动力不足,适合应用减排量交易机制。从这两类市场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看,它们有很强的互补性:前者保证了效率,而后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因此,大多数配额交易系统都会允许使用一定限额的减排量指标。减排量指标是一个缓冲器,它可以调节由配额供求失衡所带来的价格失灵的风险。这一限额虽然很少,但对配额交易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另外,对于碳交易市场来说,价格过高或过低都是致命的,特别是当配额交易系统自我封闭的时候,市场失灵都极易发生。因此,如果将配额交易系统与其他的减排量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连接起来,能适当地输出风险,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正是由于配额交易偏好于减排效率、减排量交易偏好于减排质量,所以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可有效地提高碳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愿意承担减排责任的经济体,尤其是庞大的经济体来说,这两类交易市场发挥的功能都要利用,并且要尽量促使它们恰当地结合起来,以便在更多方面相互补充。
碳商品是一种虚拟产品,它的制造过程非常特殊,成本无法事先确定,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通过场内交易的方式来定价。但配额市场是基于强制配额产生的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每个配额交易系统都会产生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与本国的减排成本直接相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愿意购买的外部减排指标的最高出价,所以各国的配额价格通常也是不同的。由此,碳减排量的定价便存在着困难。主流的定价方式像CDM一样参考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EUETS)或其他交易平台的二级市场价格,同时结合场外的议价。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场内交易,自动生成价格。但无论怎样,都会带来同样的结果:减排量总是流向价格最高的配额交易系统。减排量交易本质上是用减排换资金的机制,资金的流向决定了减排量的去向。它的内部没有自我运转的动力,反而具有天然的寄生性,只能附属于某个配额交易系统。配额价格与减排量价格具有联动关系。一般情况下,以下的价格规律是通用的:配额价格>强制减排量价格>自愿减排量价格。如,减排量(CER)一级市场的价格始终低于欧洲二级市场,而CER二级市场价格又始终低于欧洲配额交易单位(EUA)。
如果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建立起了各自的配额交易系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引进来自项目的减排量,那么,这些交易系统之间是否有可能互联,从而形成全球化的碳交易市场?关键在于搞清楚促使全球碳交易市场形成的动因是什么及连接具有不同功能的碳交易市场的方式是什么。据了解到,对承担着减排责任的国家来说,减排的第一目标仍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将提高碳商品的流动性,并在不同国家间转移减排成本,这将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竞争的焦点。减排成本高的国家将试图通过国际贸易或者金融市场等渠道将减排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而减排成本较低的国家则希望通过出售减排指标而获得碳资金。在这一利益博弈中,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连接方式和定价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各方的经济利益。
配额交易系统之间的连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连接,即政府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建立碳配额跨国流通的渠道;第二种是间接连接,即不同的配额交易系统不直接互联,而是都连接到共同的减排量交易系统上。这两种方式将是未来可能出现的碳交易市场全球化的基本形态。除欧盟的特殊情况外,第一种连接方式短期内还难以在世界其他地区出现。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两国之间充分的信任,并具有相近的减排成本和气候变化政策。如果两国的减排成本显著不同,必然会造成其中一国向另外一国转移减排成本的结果,由此导致的保护主义会给处于发展初期的碳交易市场带来极大的损害。但从长期看,随着低碳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转型的深入,各国减排成本将逐渐趋同,气候变化政策将越来越稳定,这种方式可能会在非欧盟地区逐渐出现。第二种连接方式短期内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在《京都议定书》之下,CDM已被作为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以下简称ETS)连接的市场,而其他履约国家如日本等也在购买核证CER,并且计划在国内建立配额交易系统。对于一个配额交易系统来说,引入项目减排量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还具有稳定交易系统的作用。一个国家在决定需要引入多少外部减排量时,会面临着矛盾:如果引入过多的廉价减排量,那么配额价格将下跌,可能对本国经济转型起不到足够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也只是暂时性的抵消;如果引入过少的减排量,则配额价格上升,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本国经济的负担,带来政治或经济风险。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配额交易系统来说,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连接比例。这一比例与配额和减排量的价格变动密切相关。CDM的定价权实际上由配额价格最高的交易系统来决定,其他国家将不得不参照这个价格来购买CER。
在未来的碳交易市场里,减排成本不同的国家会自然地进行分类,并根据本国的配额价格按照一定比例连接到相应的减排量交易机制,而配额价格波动范围相近的买家会倾向于选择同样的减排量交易机制。同时,各系统的连接比例将逐渐从固定改为浮动,以平抑价格过高的情况。减排量交易机制会出现多样性的局面,并根据不同的减排部门和区域而同时存在,以满足各国配额交易系统的连接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CDM能够直接抵消减排指标,因此具有了更多的价值,各国更有可能通过配额交易系统以外的渠道,如政府采购来获得,而价格仍将参照EUETS。其他减排量交易机制的价格一般会低于CDM,但也有可能将来被联合国承认,作为一定程度上抵消义务的方式,只是目前这还难以实现。因此,碳交易市场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将是如下的面貌:各国相继建立配额交易系统,并允许引入外部减排量;减排量交易机制将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并逐渐与配额交易系统对接。由于各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尚不成熟,减排成本差异较大,这一阶段将主要是碳商品形成的过程。各国均会采取谨慎的策略,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率先形成,但全球化动力有限。第二个阶段将呈现的特点是:随着减排成本的趋同,一些国家的配额交易系统开始直接对接,不同的减排量交易机制之间也将开始融合。这时不同种类碳商品的竞争力将开始发挥作用,出现互相折算的情况,区域碳交易市场开始互联,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开始真正形成。(完)
上一篇:全国碳市场将至,企业怎么办?
-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控制手段2021-02-18
-
碳交易、碳税与排放强度目标制的经济成本有多大?2021-02-18
-
碳税和碳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对比分析2021-02-18
-
英国财长倾向于脱欧后实施国内碳税而不是碳交易2021-02-18
-
碳交易定价权争夺激烈碳金融市场关乎国家兴衰2021-02-18
-
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000亿美元的交易额2021-02-18
-
碳交易市场为国际基金提供了主要的投资机会2021-02-18
-
中国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企业掘金碳金融2021-02-18
-
天津碳交易所为“碳金融”推出信托计划服务2021-02-17
-
金融机构介入碳交易市场深掘赚钱商机2021-02-17
-
碳交易市场如何引入金融资本让碳市场活跃起来2021-02-14
-
碳金融助力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2021-02-14
-
“碳交易与碳金融”成私募股权投资的新乐土2021-02-14
-
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对碳市场发展贡献巨大2021-02-14
-
分析碳金融与碳基金对区域碳交易试点的重要性2021-02-14
-
我国碳交易市场缺乏碳金融衍生品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