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运行需要哪些硬件系统?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碳市场“上新”:海碳中心能否靠蓝碳走出去?
碳市场“上新”:海碳中心能否靠蓝碳走出去?:入局碳交易,海南正在尝试另一途径——蓝碳。历时约4年时间,今年2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称“海碳中心”)获批设立,目前筹建团队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运营。碳排放权交易场
入局碳交易,海南正在尝试另一途径——蓝碳。
历时约4年时间,今年2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称“海碳中心”)获批设立,目前筹建团队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运营。
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建设不断开疆拓土,也开启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探索求新。海南即将建立的这一交易中心定位国际,目前透露的信息显示其将主要交易蓝碳产品和各类碳金融产品。在专家看来,不同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区域碳市场试点以及全国碳市场,海碳中心锚定争取国际蓝碳标准制定权,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
专家预计,未来海碳中心最早进行交易的可能是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为什么是蓝碳?
海南蓝碳事业已经迈开步子
3月,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碳中心筹建推进会,并透露海碳中心将通过海洋碳汇(即“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同时,海碳中心将为各类碳金融产品提供有力的资本市场基础支撑平台。
蓝碳是什么?简单来说,蓝碳就是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和固定的碳。这里的“蓝碳”是相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固定的“绿碳”而言。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三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这三大蓝碳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就已开始探索开展蓝碳和海洋碳汇试点工作。
2021年7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设立了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同年9月,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在该交易平台成交。
海南在发展蓝碳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策优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海南海域辽阔,海洋生态系统种类全、物种多样性高、储碳能力强、增汇潜力大。近年来海南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在蓝碳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海南已经启动了海洋牧场、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进蓝碳生态系统情况调查、红树林和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渔业碳汇扩增探索等工作,蓝碳事业已经迈开步子。此外,海南自贸区有助于将海南蓝碳产品和海碳中心推向国际。
对于未来海碳中心可能会交易的品种,海南省人大代表李武军曾在建议中提出,海碳中心将重点聚焦面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增量品种,争取率先推出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的交易品种,探索航空航运减排融资产品创新,服务全国航空航运减排市场发展,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市场体系。
CORSIA是第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减排市场机制,2016年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39届大会上通过。该机制旨在抵消国际航空二氧化碳排放,飞机运营人将从全球碳市场中获取和取消排放单位,2021年-2023年为其试行阶段。
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佳乔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海碳中心现有可能交易的国际化产品就是碳抵消,若海南想研发创新的蓝碳方法学和标准体系,大概率也会是在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体系下去做。CCER已经被CORSIA认证为合规标准,原则上CCER可以进入航空的CORSIA体系进行交易,已经是一个开始。其他跨区域的碳交易目前来看还没有迹象,但是未来存在可能性。
如何错位发展?
定位国际,连接国内与国际碳市场
在国家大力推进海洋战略和“双碳”工作的背景下,蓝碳的作用和意义愈发凸显。
在海南建立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最早被明确提出还要追溯至2018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依法合规在海南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一并指出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2021年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人大代表李武军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建议,其中透露了截至当时海碳中心的建设情况。三亚国际交易集团于2019年牵头启动了海碳中心的筹建工作,组建了由央企、央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建设单位、碳汇行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创始股东团队,起草完成了海碳中心申报材料并报海南省金融局。
也是在这一年的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具体运行管理上采用“双城模式”——由上海负责全国碳交易机构及系统建设,武汉负责全国碳登记结算机构及系统建设。此外,北京提出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是对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定位国际,与国内已有的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形成差异。
林佳乔指出,海碳中心定位国际与海南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一方面背朝我国南部省份、面向东南亚发展国际业务,另一方面顺应海南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所提出的国际能源交易场所已经落地。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于2019年7月5日注册成立,成为能源领域打通国际、国内市场的交易平台。据海南省金融局数据,截至2021年4月,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入市企业达到747家,平台交易额达到1832亿元。
林佳乔指出,能源产品和碳市场相关产品的交易在世界其他交易所同时交易的情况也存在,比如洲际交易所(ICE),它覆盖的交易产品包括能源、农产品、金属、货币、环境信用等。从海南来看,能源产品交易可以带动碳产品交易,或者反过来碳产品交易带动能源产品,届时就要看哪个产品更成熟。
走出去还有多远?
最早可能与亚太等地区交易
林佳乔表示,海碳中心要走到最终的国际交易可能过程会比较长,因为蓝碳方法学的建立需要时间,获得批准后去注册项目,这一周期可能还需要三五年时间。所以目前建立海碳中心更大的意义在于对未来目标的定位。
在蓝虹看来,海碳中心对外交易最开始可能涉及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亚太地区包括已经建立碳市场的新西兰、韩国、日本的东京,还有正在考虑建立碳市场的泰国和越南。对于已经运作数年的韩国和新西兰市场,可以从自愿碳减排项目着手。至于还没有建立的地区,可以从一开始就去争取合作,将海南的蓝碳产品率先推广出去。
另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互补性强,也为发展蓝碳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绝佳机遇。虽然现在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没有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但中国可以整合这些国家的碳交易需求,建立一个区域性的碳市场。
对于海南国际碳市场未来发展,蓝虹表示,首先,要加强蓝碳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设。要制定蓝碳行动计划,推动蓝碳方法学研究与利用,建立健全蓝碳统计调查与监测体系,开展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海洋牧场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汇动态的科学监测和分析,摸清“家底”。
其次,要加强国际合作,搭建蓝碳国际交流平台,抢占海洋碳汇国际舆论话语权,借助海碳中心促进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化。建立符合全球投资人认可的认证标准,积极谋划海洋碳汇国际标准制定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突出海南特色、被国际认可的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引领国际海洋碳汇标准化工作。
另外,要发挥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自由流动的便利性与海南碳市场的协同,引进国际资金和境外投资者参与气候投融资活动,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外进行气候融资,推动双边和多边的气候投融资务实合作,将海南打造成跨境气候投融资窗口。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
(中碳登)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业务代办授权委托书2022-04-04
-
有哪些银行支持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名单汇总)2022-04-04
-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对全国碳排放权的持有、变更、清缴和注销等实施集中统一登记2022-04-04
-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账户信息变更需知2022-04-04
-
(中碳登)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账户代表授权委托书2022-04-04
-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湖南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完成和处理情况的公示2022-04-02
-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力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的通知2022-04-02
-
全国碳市场今日收跌0.09% 报58.50元/吨2022-04-01
-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促进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运行2022-03-31
-
碳市场运行要求趋严2022-03-31
-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促进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运行2022-03-31
-
广州碳交所“牵手”香港交易所共探碳市场机遇2022-03-31
-
生态环境部: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2022-03-30
-
如何才能获得碳排放权2022-03-30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碳汇交易市场亟待形成2022-03-29
-
全国碳市场碳价继续保持稳定,仍为58元/吨左右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