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市场新闻资讯

打造建设全国碳市场还缺少哪些关键因素和问题需要解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时间:2021-02-05 14:30:40
热度:1

打造建设全国碳市场还缺少哪些关键因素和问题需要解决: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应当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既包含全国性的二级交易市场,也包括区域性的一级市场以及碳金融市场等。地方试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应当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既包含全国性的二级交易市场,也包括区域性的一级市场以及碳金融市场等。

地方试点如何顺利转型受关注

    王遥认为,全国碳市场的构建可存在两条路径:
 

    第一,是自上而下的碳市场。即国家发展改革委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构建全国性的减排目标体系、履约体系、MRV体系、市场运行体系和监管体系等,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在新的框架下进行市场交易。
 

    第二,是自下而上的碳市场。即允许区域碳市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限,包括与其他非试点区域的连接,与全国碳市场的逐步连接,配额的自主分配,拍卖资金的灵活应用等。
 

    然而,王遥强调,在构建全国碳市场过程中,要注意两点重要问题:
 

    首先,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合理分配。“未来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的关键是统一分配规则,但同时需赋予地方政府进行配额分配的权力,保持其灵活性。”王遥如是说。
 

    其次,要保证试点碳交易所顺利转型。“全国7个试点碳交易所运营形式和股权结构较为复杂,而全国碳市场最多需要两个交易所的支撑即可。因此必须处理好试点碳交易所的转型成本以及全国碳交易的标准选定等问题。”王遥强调。

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碳市场中,王遥认为,首先应建立顶层设计工作小组。“碳市场机制设计决定了未来碳市场能否健康发展,而决策者不仅要对碳市场有深刻认识,还要熟悉经济、金融以及市场运作。应成立全国碳市场顶层工作小组,由相关政府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试点省市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财政部等)、学术界、交易机构(包括控排企业和投资者)、第三方机构以及各试点市场的相关代表组成,形成联合工作机制,在现有区域碳市场发展经验基础上,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做好政策效果的评估工作,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王遥指出。
 

    此外,王遥还表示,应加强碳市场的法律约束力。“需要尽快出台碳交易法,提高违约成本。同时严格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加政策长期稳定性和市场可预期性,包括政策设计、配额数量、排放数据、交易数据等。”王遥表示。
 

    不仅如此,还需要协同其他政策工具。“一是与碳税的协同。碳交易和碳税是两种碳定价手段,各有优劣,可以进行混合设计,碳交易没有覆盖的行业,可以考虑利用碳税进行调节。二是与节能减排政策、新能源政策的协同。避免各政策之间互相掣肘,同时在机制设计上注重各政策互相促进的效果,形成共同推进低碳转型的政策组合。”王遥表示。

设置富有充足弹性的总量

    在碳交易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设立合理的总量控制目标。
 

    对此,王遥表示,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决定了我国在短时间内不需要承担明确的绝对减排量。但没有逐渐收缩的总量控制就难以创造出排放的稀缺性,国内碳市场便难以形成。“借鉴欧洲的经验教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慎用抵消机制。结合市场总量、减排目标和市场预期,合理地控制抵消比例和减排量计入期。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生态补偿,循序渐进地放宽抵消项目类型和项目来源地的限制。防备极端情况。在BAU(情景正常)情况下,要不断收缩市场总量(或增长量),通过创造稀缺性来促进交易。同时,要做好应对经济过热或萧条的防范措施,效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设立平准基金和建立拍卖规则,有效地应对需求量的大幅波动。”她透露。

配额分配方法应灵活多变

    配额发放是否合理,会对未来二级市场的碳价以及流动性产生很大影响。王遥认为,应根据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行业部门采取不同的分配方法进行组合运用。
 

    首先,对于免费配额,要灵活使用。“免费分配的历史法和基准法在不同阶段和行业组合使用。历史法在交易体系初期最受欢迎,但需采取优化措施,灵活应对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科学、合理地选择历史排放数据的适用水平、早期减排行动的鼓励,以及新增产能的履约成本分摊等问题。基准法的选用除了考虑行业特性和数据基础外,还需兼顾行业内减排激励的传递性。”她指出。
 

    同时,逐步推进有偿拍卖。排放是推进减排市场长期健康的最佳选择。王遥认为,可采取部分配额有偿拍卖机制,并逐步扩大拍卖范畴,配额最终需全部有偿获得,这是推动碳减排的未来路径,但在发展初期需循序渐进。从行业维度来讲,面临外部竞争较小、容易传导成本的行业应较早采用拍卖法,其他行业依据面临的竞争程度可酌情在早起予以免费分配。
 

    但是,在配额发放中应偏紧。“政府应留有储备配额,当市场配额供给少时出售,配额多时购买注销,类似平转基金的作用。”王遥指出。

多手段促进二级流动性

    碳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减排而非交易,但是只有活跃的交易、充足的流动性才能发现公允的价格,才能实现减排成本的最小化。
 

    对此,王遥指出,要丰富交易产品。应大力发展大宗交易(协议交易)。大中型控排企业普遍存在一定的协议交易,希望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实现大宗配额的转移,低成本完成履约目标。建议重视协议交易市场的建设,放开政策约束,允许不同交易市场之间的替代性竞争,使得企业具有更强的履约灵活性。同时,加强碳排放权期货和期权的研究并尽快推出相关产品。在期货市场建立时机尚未成熟前,可先探索可行的非标准化的衍生品,如远期合约、碳互换等,并将碳保险产品植入衍生品合约,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待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大力发展期货、期权市场,充分发挥衍生品市场的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的作用。
 

    同时,要便利交易方式。“碳交易平台要提供完善、便利的交易设施,实施简单、易懂的操作规则。建议证监会取消对碳交易平台37/38号文的限制,允许碳交易平台使用集中交易和持续挂牌交易。”王遥认为。

    而且,还需培养做市商。“控排企业是碳市场交易主体,但交易意识和能力较低。交易平台要重点培养做市商,鼓励做市商未控排企业提供交易服务。逐步放开个人投资者。为控制风险,提高个人投资者的进入门槛,或安排经纪会员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代理交易服务。”王遥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