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交易新闻资讯

全国碳市场周跌幅创新低 发改委称部分企业“双碳”工作跑偏 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1-08-23 12:30:54
热度:1

全国碳市场周跌幅创新低 发改委称部分企业“双碳”工作跑偏 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本期看点:全国碳市场周跌幅创新低,收盘价逼近开盘价;发改委:部分企业“双碳”工作跑偏;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一个多月后,

本期看点:全国碳市场周跌幅创新低,收盘价逼近开盘价;发改委:部分企业“双碳”工作跑偏;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一个多月后,下一步会有哪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政策设计,如何准确判断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趋势?

21低碳团队推出的碳中和周报快讯,梳理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快讯。

本期看点:全国碳市场周跌幅创新低,收盘价逼近开盘价;发改委:部分企业推进“双碳”工作跑偏;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一、碳中和政策快讯

1、全国碳市场周跌幅创新低,收盘价逼近开盘价

8月14日至8月2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422,012吨,总成交额64,212,464.00元。大宗协议周成交量1,400,000吨,周成交额63,100,000.00元。挂牌协议周成交量22,012吨,周成交额1,112,464.00元,最高成交价52.50元/吨,最低成交价49.00元/吨,8月20日收盘价为49.0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9.26%。这是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最大周跌幅,收盘价逼近7月16日开盘价48元/吨。截至2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7,940,844吨,累计成交额393,486,985.45元。

2、发改委:部分企业推进“双碳”工作跑偏

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确实出现了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具体主要体现在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遏制“两高”行动乏力,节能减排基础不牢三方面。孟玮表示,这些现象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3、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在国务院新闻办8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林草部门将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充分利用林草碳汇实施碳排放权抵消机制。林草部门还将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碳汇减排行动,助力重点区域、大型活动组织者、自愿减排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用林草碳汇实现碳中和,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4、市监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

8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相关工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下一步,总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价监竞争、特种设备等多项监管职能作用,按照职责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5、发改委:节能形势严峻,部分“两高”项目节能审查暂停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该文件显示,今年上半年,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该文件要求,对于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9省(区),对所辖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将暂停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以外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

6、2021年新增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25亿元,补贴资金央地分担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明确2021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25亿元,其中用于安排非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20亿元;用于安排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5亿元。在2020年印发的《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中,中央补贴资金的年度金额为15亿元,2021年较上年度66.7%。

该方案还明确了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的央地分担规则。据国家发改委解读,2020年9月11日前并网的项目补贴资金仍全部由中央承担,2020年9月11日(含)以后并网项目的补贴资金实行央地分担。且方案将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合理确定不同的中央支持比例,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央支持比例高于东、中部地区;同一地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及沼气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高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7、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将于10月举办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18日表示,经《 生物多样性公约 》缔约方大会第十四届主席团7月14日决定并经中国政府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中国昆明举行。

外交部在20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此次会议将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新目标。

8、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印发

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印发,这是全国首创省生态环境系统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年度工作计划,江苏省欲推动构建“1+1+6+9+13+3”碳达峰行动体系,建立碳减排监测统计考核体系,督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或排放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建立全省重点耗能企业碳排放情况数据库。

根据该计划,将推进关停整合苏南地区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其他地区15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机组。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2021年,全省风电装机增加400万千瓦,光伏装机增加300万千瓦。组织220家电力企业参加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展碳捕集和利用试点。调研华电句容电厂碳捕集利用(CCUS)技术运用情况,跟踪国电泰州电厂CCUS项目进度,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鼓励大型电力企业开展碳捕集试点。

9、深圳发布支持绿色发展促进工业“碳达峰”扶持计划

8月16日、17日,深圳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先后发布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绿色发展促进工业“碳达峰”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支持绿色发展促进工业“碳达峰”扶持计划申请指南的通知》,支持绿色发展促进工业“碳达峰”工作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自愿性清洁生产等内容,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深圳此次支持的领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工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项目,包括围绕电机、变压器、数据中心等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效改造提升项目,智慧(综合)、智能、数字化能源管理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重要污染物源头替代产品项目,节水改造及再生水重复利用示范项目,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以及其他以促进节能、降耗、减排(碳)、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且达到较为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的示范项目。另一类是促进工业“碳达峰”工作试点示范项目,包括智能光伏示范、工业和通信业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示范、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数据中心等。

二、绿色金融快讯

1、马骏:建立有效碳定价机制,防范碳金融产品交易风险

近日,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接受媒体采访表示,除在几千家被纳入碳市场的控排企业之间分配碳配额以外,碳市场的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应该是引导中国几千万家企业的行为变化,激励其更多地开展低碳的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未来投资机构和企业都会把碳价格纳入其决策模型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要让碳价能够引导全社会的低碳投资,就需要有效的定价系统。不仅要有现货的价格,还需要有碳衍生工具(包括远期、掉期、期货等)的价格,包括中长期的碳价格曲线。同时金融也要充分地介入。只有金融的充分介入,碳价格才是有效的,才会有足够的交易,才能形成有效的定价机制,才能引导几百万、几千万企业未来进行低碳投资决策的机制。

目前所设计的碳市场缺乏金融属性,金融机构基本上还没有参与,因此难以保证有效定价和充分发挥碳价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在碳中和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完善碳市场的监管和运行框架,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推动运用各类碳金融工具和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防范碳金融产品交易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此外,还要解决碳排放配额的决定机制与碳中和目标的匹配问题,避免由于额度发放过于宽松,导致碳价太低。也要研究碳价格稳定机制,防止由于宏观经济等原因出现价格暴跌。

2、不同地方政府对同一种绿色金融产品认定口径存差异,专家建议发挥金融科技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称,在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在绿色金融认定标准方面还未实现有效衔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方政府制定的绿色金融标准,对同一种绿色金融产品的认定口径存在差异;二是地方政府制定的绿色金融标准,认定的不同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覆盖范围存在重合和界限模糊。部分绿色项目的绿色金融审核认定流程复杂化。因此需要应用金融科技,建立国家层面或者跨区域的绿色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目前,政府主导的绿色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绿色信用体系建设和绿色项目库建设两个方面。

绿色金融科技可以在标准化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等三个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对于绿色小微企业,平台可以自动生成绿色信用分析报告,预测未来违约率等供资金提供方参考,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困境,避免金融机构依据传统指标“一刀切”的现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3、广西南宁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预计年内运行

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是南宁市今年重点推进的一个“智慧城市”项目,建成后将为银行机构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创造条件。该平台将结合南宁市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评定标准,系统智能评定出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并将相关融资信息推送至入驻平台的相关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信贷支持力度。

目前,平台主要功能应用中心、绿色金融、数据中心均已部署,第一批政务数据申请工作已完成,其他功能正在加紧开发完善,预计年内上线运行。平台建成后,将让数据“多跑腿”,让中小微企业“少跑腿”,为政银企搭建信息桥梁。

4、中国银联:研发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为企业提供碳减排额购买等对公权益

8月20日,中国银联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签约,并联合上海市生态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及各商业银行,共同研发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

绿色低碳主题银行卡包含企业版及个人版两套卡产品体系,以银联交易系统中企业和个人交易行为数据为计算基础,构建银联绿色低碳积分体系,一方面助力企业碳中和转型,另一方面根据用户绿色消费行为贡献构建银联绿色低碳卡动态权益体系,向企业和社会大众传播碳中和概念。

根据企业在银联系统的交易情况,银联将联合商业银行为其提供碳减排额购买等对公权益。个人版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构建了银联绿色低碳积分体系,结合持卡人在银联系统的绿色消费行为,如乘坐公交地铁、云闪付缴费、共享单车骑行、高铁出行、新能源车充电等,计算个人碳减排量,并配置相应权益,以娱乐互动和动态回馈的机制,引导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5、农业银行:2020年农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5万亿元

近日,农业银行公布了其2021年绿色金融发展情况。2020年农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5万亿元。今年以来,农行绿色信贷投放继续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农行绿色贷款增速11.59%,高于全行贷款增速6.03个百分点。

近年来,农业银行健全绿色信贷、绿色投行、绿色消费、碳金融、绿色理财等5大系列产品体系,加大创新力度,推出了绿色金融制造贷、美丽乡村贷、排污权质押贷、绿债、绿色资产证券化、碳中和债等多个契合地方特色和农业银行实际的、市场反映良好的绿色金融产品。农行还在推进加快践行ESG理念和管理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