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银行业如何抓住“碳”机遇?中国绿色金融体系还有哪些不足?
银行业如何抓住“碳”机遇?中国绿色金融体系还有哪些不足?: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首次把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月2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首次把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月20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上就如何更好地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如何管理好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金融风险以及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发表主旨演讲。
银行业在“十四五”时期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碳中和目标需要银行业作出哪些改变?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还存在哪些不足?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对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进行了专访。
何大勇表示,银行业要把握住碳中和给中国产业结构带来变化的机遇,中国绿色金融体系规模不小,但从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三个层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十四五”时期银行业的机遇
今年,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研究工作会议时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
何大勇认为,除了要完成上述三大任务,金融机构还要抓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首先是城镇化,其次是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
“中国目前城镇化率超过60%,城镇化带来居民财富增加,大量新增人口进入都市圈,新兴产业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聚集,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会加密,以及城市本身还有一些翻新改造升级的需求。另外,疫情期间,所有互联网公司估值高歌猛进,与数字化相关的产业有很多机会。”
此外,何大勇表示,还有三个主要机会值得关注:财富升级、中国新动能产业以及资本市场。
财富升级方面,中国居民财富翻番带来大量的消费以及财富管理的需求。
新动能产业方面,如信息技术、半导体、消费、电子、生物医药等,这些新经济行业给银行对公业务带来很多机会。
资本市场方面,银行可以做很多与资本市场的配套合作,服务新三板、交易所以及一些跨境的需求,也可以服务好企业与个人。
把握碳中和带来的变化
“十四五”规划提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对于碳中和目标给金融业带来的影响,何大勇表示,最大的机遇就是客户群的调整。银行应把握住碳达峰碳中和给中国产业结构带来的变化。
首先是新兴行业,比如清洁能源,中国风能、太阳能设备原材料占世界比重较大,中国锂电池原材料占全世界产能的60%-70%,一旦全球都搞碳中和,中国的产业会迎来较大发展,信贷投放能不能转到这些行业是关键。
其次是汽车行业。目前国家大力推崇新能源汽车,整个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发生很大变化。
第三是建筑改造行业,改造成为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因为中国建筑行业存量大。
第四是节能减排行业,比如环保设备、污染处理设备相关的需求量会提升。
第五,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从化石能源发展新能源,也需要很多财务投入。
但是何大勇表示,过去中国在传统能源行业的风险暴露很大,未来财务成本或风险增加,银行能不能很快地退出将面临挑战。
绿色金融体系尚存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6年人民银行发布了绿色金融的指引,截至2020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中国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
何大勇表示,从绝对的数量上来看,中国绿色金融规模不小,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
从企业层面来看,首先企业在做绿色转型时,信息披露标准不够完善。第二,自身风险的评估不到位。比如受碳中和目标影响,哪些企业风险大,哪些企业风险小,转型需要做多少努力。
从金融机构层面看,何大勇认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风险政策、营销指引没有更新。何大勇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煤电行业,10年后整个的风险不良率如果没有任何转型会达到20%。针对这样的行业,信贷政策需要调整,定价、风控都需要转型;二是节能、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绿色交通、绿色材料等绿色行业,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这些行业并不是过去金融机构看好的行业,所以相应的营销指引、风控政策都需要做调整,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
其次,银行的产品覆盖范围少,产品创新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绿色投行、绿色债券、碳交易所、碳交易、ESG投资都有创新空间。
从监管层面看,何大勇认为,首先与绿色相关的数据标准应鼓励或强制企业披露。
第二,评价标准需要更新。比如什么样的企业算是绿色的,什么样的债券是符合绿色债券的标准,什么样的信贷可以享受优惠。
第三,行业基础设施需要建造,比如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一些碳交易所或者是绿色债券的一些交易,这些基础设施是需要建的。
第四,要树立一批标杆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时可以借鉴。
第五,要加强刺激。绿色信贷的风险权重可不可以减少,绿色证券、绿色债券的发行能否建立快速通道,这些将鼓励金融行业向绿色方向发展。
-
公用事业行业-“碳中和”系列深度报告:“碳中和”孕育新机 碳监测如日方升2021-04-21
-
巨丰投顾:A股吃药喝酒做美容 无人驾驶碳中和退潮2021-04-21
-
易纲:通过存款保险费率等加大对绿色金融支持2021-04-21
-
北大国发院长三角论坛解码碳中和:构建氢能生态圈2021-04-20
-
兴业银行落地市场首笔权益出资型“碳中和”债券2021-04-20
-
科融环境:2020年下半年经营大幅好转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巨大产业机遇2021-04-20
-
马骏:支持“碳中和”的金融激励机制仍需强化2021-04-20
-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如果碳交易市场得到充分发展 对于改善碳中和债券的激励机制意义重大2021-04-20
-
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周报:中美联合声明制定碳中和长期战略 固废&水&大气多举并措建设低碳绿色城市2021-04-20
-
绿色能源引擎精准助力“碳达峰”2021-04-20
-
碳达峰、碳中和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否介绍一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2021-04-20
-
“碳中和”火热,欲抢占先机须先明确这些问题...2021-04-20
-
国家发改委: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2021-04-20
-
碳中和目标下企业应加强四方面关键能力建设2021-04-20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能将迎更广发展空间2021-04-20
-
科技部:碳达峰碳中和将催生一系列创新成果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