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全国首个核能工业供汽碳足迹因子发布
全国首个核能工业供汽碳足迹因子发布:近日,中核集团在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核能工业供汽碳足迹因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相当于给每千克核能蒸汽都办了张“绿色身份证”,精准计算出它从海水变工业蒸汽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有助于提升中国产
近日,中核集团在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核能工业供汽碳足迹因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相当于给每千克核能蒸汽都办了张“绿色身份证”,精准计算出它从海水变工业蒸汽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有助于提升中国产品绿色竞争力。
本次发布以江苏核电“和气一号”投产一周年为核算周期,按照国内国际产品碳足迹量化标准进行测算。数据显示,核能供汽碳足迹是燃煤热电联产蒸汽的1/600,是天然气热电联产蒸汽的1/100;核能供汽比化工蒸汽低碳优势更突出,比天然气更绿色。
当天,我国第二个投产的核能工业供汽项目——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海南核电“和气一号”也同步向中核产业合作示范区稳定供汽。
据了解,江苏核电“和气一号”项目已稳定供汽超一年。该项目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同时每年可为石化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为地方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核能技术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又一示范项目,海南核电“和气一号”项目依托其1、2号机组,最大供汽能力为每小时50吨,为园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安全稳定、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
与会代表认为,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和气一号”相关成果发布和新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技术示范迈入标准化、规模化新阶段,构建起“热电联产”的绿色生态链,其成果将进一步向长三角、粤港澳工业集群复制推广,为我国“双碳”战略提供可量化、可复制的核能解决方案。
据悉,全球首个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工业供汽项目“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已通过国务院核准;福清核电蓝色产业园供汽项目已开工建设;漳州能源等单位也积极开展调研论证,为下一步开展核能供汽项目工作做准备。
-
国内首个核能供汽碳足迹因子发布 江苏核电填补行业空白2025-11-23
-
海南省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责任分工2025-11-13
-
海南省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规范2025-11-13
-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排放强度、非二气体排查、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终止公告2025-11-10
-
辽宁启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试点2025-10-29
-
广东加快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10-27
-
2024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值与2023年相比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2025-10-27
-
唐山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推进钢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2025-10-27
-
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发布后,围绕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研究开展了哪些工作?2025-10-27
-
新发布的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2025-10-27
-
天津市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2025-10-23
-
辽宁省启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试点2025-10-22
-
上海振华重工获得全球首张岸桥产品碳足迹核查证书2025-10-22
-
电力大数据+碳足迹管理:中国创新解锁绿色转型新路径2025-10-20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交流合作处主要负责人就碳足迹核算评价的产品答记者问2025-10-20
-
碳足迹管理体系:2030年完成500个产品核算,推动粤港澳互认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