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上海交大高金学术副院长严弘: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25-03-13 19:04:24
热度:

上海交大高金学术副院长严弘: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可持续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严弘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多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可持续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严弘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支持“双碳”目标实现。

在严弘看来,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推动。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全面建立,各领域绿色金融政策不断完善并细化,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梳理,将资金引向绿色发展领域。

在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推动下,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实现了显著的发展。当前,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总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严弘表示,这些成就不仅为国内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但也需要看到,我国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仍待进一步优化。严弘表示,除了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之外,权益类产品有助于通过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更好地分担绿色转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他认为,未来需要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从扩大产品种类、完善定价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优化监管政策、提升专业能力以及推动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持续努力。

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进一步完善。严弘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通过明确绿色金融定义和分类标准、强化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认证等,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帮助投资者识别绿色投资机会,同时也能防范“洗绿”“漂绿”风险。

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稳妥有序推动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转型金融应运而生。

“对于一些高碳产业,我们不能将它们排除在外,而是需要发展绿色科技,以减少高碳企业的碳排放。”严弘说,高碳企业的转型和绿色技术更新迭代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作为绿色金融的延伸和拓展,转型金融更加关注高碳产业的融资需求,通过金融手段帮助这些企业实现技术的转型升级和工艺流程的革新,以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转型目标。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国际合作不可或缺。严弘表示,当前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能面临欧盟碳关税等挑战,我国积极推动国内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吸引全球资本助力中国绿色转型,这既是国内绿色发展的需要,又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路径选择。

  1. 2025年3月1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
    2025-03-13
  2. 西北能源监管局调研宁夏煤电机组碳排放交易相关工作
    2025-03-12
  3. 深圳南山区政府印发投资类建设项目落实碳排放全过程管理实施指引 探索全寿命期低碳发展路径
    2025-03-12
  4. 【粤环函〔2025〕50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24 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的通知
    2025-03-12
  5. 今年已发行800亿元 绿色金融债势头强劲
    2025-03-12
  6. 李根生委员:统一碳排放计量标准
    2025-03-11
  7. 3个履约周期碳配额交易量占全国1/4 山东省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2025-03-10
  8. 欧盟拟放宽汽车碳排放规则 给行业三年缓冲期
    2025-03-10
  9.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2025-03-09
  10. 全国碳市场促使电力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8.78% 为企业节约降碳成本约350亿元
    2025-03-09
  11. 山东全省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济南等5市建成市级碳普惠平台
    2025-03-07
  12.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组织常态化开展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验收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5-03-07
  13.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能耗和碳排放量实现“双降”
    2025-03-07
  14. 车企暂时逃过百亿罚款!欧盟拟放宽汽车碳排放规则
    2025-03-07
  15. 全国人大代表林建华:充分发挥中碳登作用 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5-03-07
  16.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