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绿色中国】成都擦亮“碳惠天府”品牌 “绿色低碳”成生产生活关键词
【绿色中国】成都擦亮“碳惠天府”品牌 “绿色低碳”成生产生活关键词:中新网成都4月13日电 (记者 岳依桐)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再乘地铁到达单位楼下,成都市民宋颖第一时间在“碳惠天府”小程序查看自己的“碳积分”账户,看着新积累的8积分,她脸上
中新网成都4月13日电 (记者 岳依桐)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再乘地铁到达单位楼下,成都市民宋颖第一时间在“碳惠天府”小程序查看自己的“碳积分”账户,看着新积累的8积分,她脸上露出笑容。“还差不到100分,我就能兑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电子门票了。”
实际上,不少成都市民都是“碳惠天府”小程序的忠实粉丝。自愿停驶燃油车、选择地铁通行、共享单车等低碳行为都可以获得“碳积分”,积分可以在‘碳惠天府’平台的普惠商城里兑换奖励。“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就能积累‘碳积分’,不仅为低碳环保做了贡献,还能兑换奖励,很有意义。”宋颖说。
据了解,2020年3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作为超大城市探索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依托。如今,该机制已深入成都民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共享单车出行,市民可积累“碳积分”。 成都数据集团供图据“碳惠天府”品牌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累计推出燃油车自愿停驶、大件垃圾回收、环保随手拍、绿色医疗、房产查询等17个线上碳积分场景,线下陆续推出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44个低碳消费场景,还搭建新媒体矩阵,举办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近80场。
“我每天午休时,还会在小程序上参与答题和垃圾分类的小游戏,丰富了环保知识的同时,还能顺便刷刷积分。”宋颖笑言,使用“碳惠天府”半年多来,自己已经积累了超过7000“碳积分”,兑换了水杯、冰箱贴等奖励。“我和朋友还会相互比较谁的分比较多。”
实际上,除了上述积分方式外,通过经认证的生活缴费场景缴纳电费、水费,就医时在线上挂号、参与大件垃圾和旧衣物回收等环保行为,也能积累“碳积分”。“看着积分一点点增长,我会有一种成就感,因为自己也为低碳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宋颖说。
在宋颖的朋友——成都市民余弦看来,通过使用“碳惠天府”小程序,从前没有在意过的小事,现在因为减少了碳排放量,让她十分开心。余弦说,自己已经养成了出门断电、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低碳的生活习惯。“大运会即将举办,我很期待,希望‘碳惠天府’和大运会的绿色联动让更多人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碳惠天府”小程序页面截图。 网络截图“碳惠天府”机制在企业生产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资源节约、能源替代、生态保护三大领域,已发布8个碳减排项目方法学,正着力开发无纸化办公、生活垃圾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置3个项目方法学;综合政策导向和普惠特质,引导企事业单位实施节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态保护后开发出售碳减排量,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作为买方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形成碳减排量“开发—消纳”闭环,助力项目路径与全国碳市场形成互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成都市累计已开发碳减排项目70个,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累计审核登记碳减排量11万余吨;相关主体通过购买“碳惠天府”碳减排量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累计消纳碳减排量约8万吨、认购资金近100万元,使生态建设、企事业节能降碳产生的环境效益实现价值转换。
成都数据集团作为“碳惠天府”机制碳中和服务商,自2021年交易平台上线以来,在挖掘减排项目、收储减排量、壮大消纳主体等方面主动作为,累计完成中和35000余吨能源替代类碳减排量和6000余吨生态保护类碳减排量,认购资金近80万元。
该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全国统一碳市场通过行政手段在重点控排企业之间的配额交易,“碳惠天府”碳减排量交易是自愿性质,涉及的项目领域、交易对象更广,普惠性质更强。该机制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态保护后开发出售碳减排量,使企业在生态建设、节能降碳项目中产生的环境效益呈现了经济价值。
业内相关人士指出,绿色低碳发展不能仅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动,更需要凝聚共建共享的社会合力。基于此,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行政和市场机制、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全民参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
-
【绿色中国】探访全国首张村集体“碳中和”证书获得村:小山村走出“低碳”路2023-04-17
-
首届西部国际碳中和技术成果博览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在渝举行2023-04-17
-
湖南常德市碳中和促进会成立2023-04-04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马来西亚有望如期实现碳中和2023-04-04
-
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可行路径2023-04-04
-
河北真金白银支持碳达峰碳中和2023-04-04
-
碳中和投资机遇在哪?马骏:未来30年中国低碳投资或达487万亿2023-04-04
-
北京绿色交易所与新希望集团、新至双碳合作开展农牧碳中和试点示范2023-04-04
-
IBM陈旭东:“碳中和”不止节能减排,科技最优解在于“全局可持续”2023-04-03
-
欧盟碳中和目标 恐因航空市场竞争坏事2023-04-03
-
生物固碳技术可实现生态农业高效落地、确保土壤修复和高效碳中和2023-04-02
-
周小川、易纲等热议碳中和 金融机构作用将加强2023-04-01
-
业界热议清洁能源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3-03-31
-
易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2023-03-31
-
记者手记:从一支“碳中和”笔看低碳发展2023-03-30
-
博鳌论“碳”:寻找碳减排路径上的“最优解”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