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碳中和”之投资机遇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碳中和”之投资机遇:投资要点:“碳中和”全景一览: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的碳中和行动方案有望持续加码。与欧美相比,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多方面条件严峻,碳达峰与碳中和任务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较大挑战。挑战也是
投资要点:
“碳中和”全景一览: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的碳中和行动方案有望持续加码。与欧美相比,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多方面条件严峻,碳达峰与碳中和任务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较大挑战。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的高储蓄率与投资能力,未来有望利用广泛的国内市场,在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等方面,形成强大的且长期的投资效应和社会效益。对此,中国制定了从十四五规划到展望 2030、2050 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化石能源占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发展碳交易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投资机遇。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以改变燃料、高耗能企业关停和错峰生产为主的工业减排;以安装碳排放监测设施和碳捕捉储存为主的环保监测;以及使用光伏、风能、核能,还有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能源使用。
“碳中和”下的投资主线——迈入后工业时代。(1)“碳中和”之下,高耗能产业中的中小型企业将在成本压力下被迫出清,产能高、技术先进且资金雄厚的中上游周期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2)为了维持总量供需的平衡,我们预计“碳中和”将与“去杠杆”政策并行,中国经济将进一步降低对投资的依赖,并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后工业时代。在此基础上,我们看好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对经济贡献度的进一步提升。(3)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符合“稳外需”的长逻辑。发展具有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是我国稳固外需的途径之一,“碳中和”政策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重点强调,既符合我国“稳外需”的国家战略,又迎合国际政治需求,是一个具有长期确定性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车:产业变迁,献力“碳中和”。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占约 9%,而道路交通占交通运输碳排放比重超 80%,减少道路交通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我们认为,未来能源生产端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譬如光伏、风电、氢能源等,辅以储能削峰填谷,而能源需求端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等。在此背景下,未来锂电池、燃料电池需求旺盛,面临长期投资机遇。站在当下,市场调整带来重新布局良机,建议把握核心资产(宁德、亿纬、比亚迪、赣锋、恩捷、华友等)、6F-电解液紧平衡环节(天赐、新宙邦、多氟多、天际)、其他优质标的(中伟、容百、当升、星源、中科、杉杉等),燃料电池建议关注亿华通。
光伏:全球共同推进“碳中和”进程,非化石能源将迎来广阔需求空间,2025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 20%,而到 2030 年将至 25%左右。而光伏组件近几年“降本增效”效果显著,随着技术的推进,未来光伏度电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光伏逐步迈入平价时代,预计未来光伏新增装机量将保持 20%-30%的高增速。看好格局好的隆基股份、福斯特,以及景气度高的光伏 EVA 粒子标的联泓新科。
机械:核电设备或迎来发展新机遇,锂电设备需求有望持续增厚。
核电方面,目前我国核电占国家发电量比重仅为 4.9%,相较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长远看核电是唯一能够大规模替代火电的基础能源。根据十四五规划,核电运行装机容量目标由十三五规划中的5800万千瓦提升至 7000 万千瓦,或将通过增加核电机组规划数量实现,核电设备需求具备提振空间。锂电方面,当前电动化趋势加速,动力锂电池需求叠加储能锂电池需求有望驱动头部锂电池生产企业扩产,已切入龙头供应链中设备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需求有望增厚。
汽车:“碳中和”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新催化。2020 年我国全年交通领域碳排放量约为 23.18 亿吨,约占总碳排放量的 24%,其中道路运输是最主要的交通碳排放来源。我们认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要求将会利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主要围绕三条主线:1。 普及新能源车是实现“碳中和”的先决条件,我们看好在电动车领域拥有先发技术优势及领先市场地位的整车企。2。“碳中和”将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国内坚持创新,与时俱进的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全球市场份额提升。3。氢燃料电池汽车更能解决当前公路碳排放问题,未来整个产业链将在政策+成本下行的推动下迎来高速发展。
化工:新材料格局展望:化工行业存量博弈,环保材料开启新蓝海。
基础化工:这一轮“碳约束”严苛的条件促使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开启,淘汰高污染、低效的工艺和小工厂,行业集中度会提升。另一方面,ESG 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利于龙头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煤化工:以焦炭、电石、合成氨为代表的传统煤化工将逐步收缩;而出于原油进口依赖度等战略方面考量,以煤转烯烃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碳达峰时间会更晚一些,在氢能形成有效的能源和原料供给之前,仍会小幅增长。环保材料:聚氨酯是理想的建筑保温材料,建筑用 MDI 在我国市场空间巨大;可降解塑料在禁塑令和“碳中和”
的政策联动下将快速推进,需求快速增长,同时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生物化工的安全性、环保性等优势逐步凸显,且行业门槛高,业内公司充分受益。
环保:量化与减量
市场化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效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和经济手段,2021 年 1 月 1 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将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基础上,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碳排放配额与 CCER 产品交易有望并重,碳排放权配额在免费分配的基础上有望引入有偿分配机制。
碳排放的量化:碳排放权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额与实际排放量核定,我国碳排放权的配额发放与实际清缴都以核算法为主,公式复杂、计算因子较多。从欧盟及美国的经验看,二氧化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是为碳交易提供准确、完整、及时数据的基础。目前国内工业企业大部分固定源燃烧设备已经按照标准安装 CEMS 设备系统,在系统中继续添加二氧化碳模块即可实现监测需求。从环境监管部门工作习惯考虑,未来在核算法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监测法的可能性较大。
碳排放的核查:从核查工作内容看,第三方核查主要是针对目前以核算法为主的计量方式,相当于对碳排放报告开展审计工作。我们认为,在未来核算法与监测法计量可能并重的背景下,碳排放第三方核查体系有望持续受到关注及规范。
碳排放的减量:垃圾分类一方面帮助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物品重新回到生产流通渠道,从而减少生产环节新产品对能源的消耗及产生的排放,另一方面经分类后的焚烧垃圾热值提升提高发电效率,厨余垃圾能够通过转化为绿色天然气、沼渣进行土地利用减少碳排放量。
重点推荐个股:1)我国碳交易市场中排放量监测以核算法为主,参考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测量法, CEMS 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中增加二氧化碳监测模块有望迎来增长空间,关注先河环保、聚光科技。2)碳排放核查与认证第三方机构作用突出,关注较早开始布局的华测检测、国检集团。3)垃圾分类能够提高资源品回收利用效率,提高燃烧热值,对化石燃料形成一定替代,关注基本面优异、现金流良好的大固废公司瀚蓝环境、高能环境。4)动力电池回收及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可减少生产端新能耗及排放产生,关注光华科技。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进步缓慢;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疫情超预期恶化;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
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海建议: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2021-03-12
-
基建复工加快 水泥行业将迎旺季 碳中和利好其未来价格2021-03-12
-
沪指涨2.36%收复半年线 碳中和概念大爆发2021-03-12
-
蚂蚁集团承诺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碳中和采用蚂蚁链存证2021-03-12
-
碳排放量如何计算?我说的沼气工程的减排的二氧化碳当量如何计算。2021-03-12
-
碳中和成最强主线!电力板块掀涨停潮 北向资金连续三天入场扫货2021-03-12
-
碳交易和碳中和已成重点题材 天风证券:碳交易规模有望进入倍增阶段2021-03-12
-
免费研报精选:又见涨停潮!一切才刚刚开始 电力的碳中和春天来了吗?2021-03-12
-
请问一升柴油二氧化碳碳排放,直接给数值就行啦,公式看不懂。另外船用和卡车用是否有不同?谢谢!2021-03-12
-
省电与碳排放没有直接关系吗?2021-03-12
-
利用CO2制造的全降解塑料可以直接降低碳排放?2021-03-12
-
生产洗衣粉的碳排放是多少?2021-03-12
-
空调的碳排放量是多少2021-03-12
-
各省区的碳排放量如何计算?是直接套用二氧化碳的数据吗?2021-03-12
-
巨丰投顾:碳中和仍是最强风口2021-03-12
-
一立方混凝土碳排放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