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绿色消费引领产业生态健康发展
绿色消费引领产业生态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更加积极地推动节能减排降碳,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责无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更加积极地推动节能减排降碳,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责无旁贷。
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完成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逐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以“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为主题、定档6月13日至19日的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以“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定档6月15日的全国低碳日如约而至,社交媒体再次引爆绿色低碳热潮。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消费,低碳生活的“看点”在于绿色低碳消费。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节能家电。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一级能效空调销量同比增长98%,销售占比达到60%以上;节能冰箱销量同比增长62%。不仅是家电产品,不少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也注重选用绿色家装服务,从装修管理环节就引入环保绿色理念。
同时,支撑绿色消费扬帆起航的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业也在“双碳”减排、绿色发展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心剂。
新消费新选择
随着消费升级和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人们的消费模式、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新兴消费迅速兴起。同时,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新型消费加速扩容,消费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在消费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绿色”概念也悄然融入民众的消费行为之中。
绿色消费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选择,另一方面更有赖于供给侧的引导。提前买好预制菜品,加班回家后简单一热即可享用;堂食选择“半份菜”,同样的价位可以选择更多的菜品,还不用担心浪费;点外卖时,“是否需要餐具”成为必选项,选“否”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据了解,人们在选择绿色消费的同时,外卖公司已成立专门团队优化市场运营,在用户数据以及运营数据的支撑下,能够更好地洞察消费者在口味、规格、品类等方面的需求,引导商家输出更适合的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就此看来,消费者和商家在“节能降耗、绿色低碳”之路上还达成了一种“双向奔赴”的默契。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动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色转型,统筹兼顾消费与生产、流通、回收、再利用各环节顺畅衔接,强化科技、服务、制度、政策等全方位支撑,实现系统化节约减损和节能降碳。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及“双碳”背景下,企业是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的重要力量。“即便一瓶水,在线上交易也有碳成本,交易背后是算力,算力背后是能源。”去年“双11”,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从手中的一瓶水讲起“低碳”话题,他认为,如何让数据中心变得更“绿”、更加节能,如何通过算力共享提升资源统一调度效率,如何让单位算力的效率和价值最大化,是一届技术意义上的低碳“双11”必须解答好的三个考题。
今年的“6·18”活动已经开始,在“双碳”背景下,各大平台企业在算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计算着一笔“能源账”。据了解,京东集团截至2021年底,已经完成第一批12个智能产业园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了两万辆新能源物流车。其中,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获得认证成为我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青流箱等循环包装已累计使用两亿次,并带动全行业减少一次性包装用量近100亿个;京东云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实现基础设施能耗节省30%,碳排放总量减少10%。
在京东的智能化仓库里,通过全链路智能包装系统,实现对多种包装材料的统筹规划和合理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包装材料的消耗。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今年“6·18”期间的整体数据尚未测算,可以参考的是,在今年的年货节期间,平均每个包裹通过“绿色包装”措施可减少碳排放400克。
绿色消费是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一种新型消费,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适度、理性消费观念能节约开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于社会而言,绿色消费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理念值得持久提倡。
信息通信业赋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绿色消费热潮的背后,是一条条绿色产业链在全力支撑。信息通信业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升级。6月1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推动信息通信低碳发展赋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
数字经济时代,更绿色的消费离不开更“双碳”的算力网络加持。倡议书提出,推动绿色低碳云网布局,加快推进网络全光化、扁平化、综合承载,逐步形成云网融合的绿色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扩充算力规模,提升算效水平,加速助力“东数西算”工程。同时,引领生活领域低碳意识提升,推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持续挖掘生活领域低碳潜力。
如今,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而这背后是无数个通信基站、大数据中心在24小时不停歇地支撑着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据统计,基站耗电量占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能耗的60%。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节能减碳的道路。
5G基站、数据中心是能源需求大户,“十四五”时期也是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那这类设施该如何节能减排呢?日前,中国移动一批新型5G基站在舟山群岛入网运行,这些通过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供电的基站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零碳”排放。据介绍,这种基站平时在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保障正常运行的同时,会用多余的绿色能源为数字储能装置充电,在夜晚和天气恶劣时再利用存储的绿电为基站供电,从而实现基站的零排放。
据悉,我国信息通信业已全面启动“双碳”绿色行动计划。例如,中国电信计划“十四五”期间实现与中国联通网络共建共享节电量超过450亿千瓦时,新建5G基站节电比例不低于20%。
同时,减碳也催生通信铁塔绿色“新用途”。以信息通信业为代表的新基建领域在积极推进自身减碳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新功能。在北京,通信基站就成了外卖小哥的换电站。
绿色经营理念持续融入业内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步行动中。华为已将绿色环保要求融入采购质量优先战略及采购业务全流程,在供应商认证、选择、现场审核及绩效管理等全流程各环节中明确了绿色环保要求,并希望围绕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效、加大可再生能源占比、赋能行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如何在新基建的规模扩张与“双碳”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呢?专家指出,要利用信息通信产业在节能减碳中的杠杆效应,撬动更多行业和领域更广更快地实现节能减碳。赋能绿色消费是信息通信业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必将迈出的一步,也是交出亮眼答卷的一步。
政策发力让绿色消费持续升温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国内疫情呈现散发、多发态势,对消费造成一定影响。但是,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以及持续提升的居民收入水平,孕育着极大的消费升级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12500多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标准的门槛。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消费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而智能、绿色、健康已然成为居民消费的新潮流。
日前,为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具体来看,《意见》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支持和中长期促进兼顾的要求,提出了5方面20项重点举措。一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二是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五是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表示,《意见》的制定出台,一方面是着眼长远,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各环节,统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消费发展需求等,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另一方面是聚焦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努力稳定当前消费,切实保障消费供给,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以汽车领域为例,2021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虽然受到局部疫情反弹、芯片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客观因素影响产生一定波动,但整体运行仍保持平稳。新能源汽车逆势上扬,我国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取得突破,从而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去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比达到74.3%,街上随处可见造型前卫、质量优秀的国产“绿牌车”。此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快促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多个促进绿色低碳消费的政策。江苏省于近日发布了《江苏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5项任务要求,涵盖促进绿色消费的重点领域、科技和服务支撑、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方案》提出,要全面推动重点领域绿色消费发展,加快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鼓励发展绿色低碳衣着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居住消费,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交通消费。加大对居民购买使用绿色低碳产品的支持力度。
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绿色消费会成为公众的普遍选择,而绿色低碳产品也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就碳论碳” 需要通盘谋划整体推进2022-06-16
-
贵州首个“碳达峰碳中和”司法实践教育基地揭牌2022-06-16
-
全国低碳日②|四川发布首份碳达峰碳中和跟踪研究报告2022-06-16
-
唐山丰润区以钢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碳达峰行动2022-06-16
-
我省聚力节能降碳推动绿色发展2022-06-16
-
工信部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光伏风电迎来新一轮发展期2022-06-15
-
江西省政协举办“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学习报告会2022-06-15
-
北汽集团力争2025年实现碳达峰 2050年实现产品全面脱碳2022-06-15
-
多举措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太古可口可乐发布最新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06-15
-
全国低碳日|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天津2021年碳市场成交量5074万吨2022-06-15
-
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降碳“百一” 行动计划(2022-2025)的通知【沪经信节〔2022〕167号】2022-06-15
-
湖北宜昌:绘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线路图”2022-06-14
-
云铝股份:公司依托云南省绿色能源生产的绿色铝与煤电铝相比 碳排放仅为煤电铝的20%左右2022-06-14
-
余热发电行业在碳中和碳达峰下发展潜力较大 逐渐向头部企业聚集2022-06-14
-
完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创新路径 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支撑2022-06-14
-
湖北宜昌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绘出宜昌工业领域碳达峰“线路图”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