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高质量学术科研助力绿色发展

来源:常州日报
时间:2022-04-26 10:51:07
热度:1

高质量学术科研助力绿色发展:本报讯(尤佳裴玮艳) 4月13日,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国际绿色建筑联盟、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共同主办的2022年绿色低碳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低碳建材与绿色建筑新技术”学术报告会(如图)举行,近

本报讯(尤佳裴玮艳) 4月13日,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国际绿色建筑联盟、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共同主办的2022年绿色低碳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低碳建材与绿色建筑新技术”学术报告会(如图)举行,近500名教师、学生通过线上会议参会。

校长朱东风表示:绿色低碳学术月的举行,是近年来学校深耕绿色建筑领域,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研究和绿色人才培养的显性成果,是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增强绿色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绿色人文素养的良好平台与途径,希望以此为契机,更好地依托专业,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20余项主题活动开拓教师学术视野

此次学术报告会聚焦低碳建材和绿色建筑新技术,特邀香港大学、国际绿色建筑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刘少瑜教授、东华大学张青红教授、南京大学赵良教授分别作专题引领,为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带来了一场紧抓学校绿色特色,紧跟绿色发展潮流的深度学术盛宴。

据了解,学校为学术月组织策划了6大类型20余项主题活动。作为共同承办方之一,学院依托多年来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和近年来学术科研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将高层次、多领域的专家学者请到了学院的讲堂上,通过聚焦学术前沿展开高端引领,行业名家共话绿建进行深度探讨,知名学者领衔沙龙开拓师生视野,围绕绿色建材革新、绿色校园建设与绿色人才培养、绿色技术应用、碳排放和碳中和、3D打印、传统营造等绿色建筑领域主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学术引领和广泛讨论分享。

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以深化“放、管、服”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主线,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建设——文化建设塑魂工程“树理念”、制度建设固本工程“筑根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强基工程“争突破”、成果转化导航工程“重应用”、下沉一线服务筑基工程“讲实效”,这两年,学校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横向“四技”技术服务、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也实现了新突破和快提升。

制度固本、队伍强基,团队建设获突破

通过制度建设筑强科研根基。近3年来,及时将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和科技创新等相关的最新文件、精神及时充实完善至学校科研制度,重新梳理修订、制定制度25项,形成了基础、保障、激励三个层次较为完善的科研制度体系,为推进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根基保证。

高质量的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为校外柔性引进科研团队做好科研场所建设、设备立项采购、配合选拔青年科技团队成员等服务。密切跟踪关注校级科研团队建设进展以及科研骨干培养对象的工作进展,及时进行帮助指导。2021年,江苏省传统营造工程技术中心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立项、传统营造绿色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团队首次获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立项,为全省20所高职院校之一、江苏省低碳建材与城乡生态工程研究中心首次获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立项,全省仅有11所高职院校获此立项。

成果导航、服务筑基,成果转化结硕果

近日,副研究员周炜炜主持的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绿色校园示范项目、副教授梁月清主持的高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验收。

据了解,近两年,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硕果累累——校立项市厅级以上项目200余项,并有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等较高级别项目,获得了“2020年全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申请各类专利88项,授权43项,转化20项,完成了85项横向“四技”服务项目。围绕绿色低碳、城乡生态等领域,主持了《常州市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路径研究》等课题30项,申请了《海绵状二氧化钛多空层的制备方法》等专利,完成了常州市神州建设公司委托的《木结构建筑能耗数据收集及分析研究》、苏州园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的《植物纤维性废弃物生态应用研究》等项目38项,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提升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专业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成绩的取得源自于教师团队的潜心研究,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全力服务。学校科研与产业合作处开设科研政策宣讲、制度解读,邀请学术大伽进行专利撰写指导、高质量学术论文撰写、课题申报等专题讲座,年均15场;帮助联系、组织教师进入行(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横向技术服务洽谈;帮助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切实帮助教师做行(企)业“需要”的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下沉一线,做好服务工作,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开展各项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科研处处长章志红说。

文章来源: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