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宏观点评-碳中和系列五:2022年“双碳”4大趋势及近期政策更新

来源:国盛证券
时间:2022-02-18 12:01:46
热度:1

宏观点评-碳中和系列五:2022年“双碳”4大趋势及近期政策更新:在前期报告《2030 碳达峰行动方案5 大看点&最新政策汇总—碳中和系列四》(截至10 月底)的基础上,本报告对中央、部委、各省、行业近期政策予以更新,并梳理2022 年双碳

在前期报告《2030 碳达峰行动方案5 大看点&最新政策汇总—碳中和系列四》(截至10 月底)的基础上,本报告对中央、部委、各省、行业近期政策予以更新,并梳理2022 年双碳政策4 大趋势。

核心结论:明确能源安全、经济增长是降碳的两大底线,各地政策延续纠偏;2022 年有4 大趋势。

一、各部委:能源安全和稳增长是“双碳”的两大底线,“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2021 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持续对“双碳”纠偏,要求先立后破,不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1.24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12.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实现双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10.24 国务院《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是降碳的两大底线,强调“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确保安全降碳”。

部委及细分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陆续出台,“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比如,国资委、国家机关事务局等部委都已明确相关领域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国资委明确央企2030 年前碳达峰并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并要求“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高于全国目标);万元产值碳排放下降18%(与全国目标持平);国家机关事务局明确有条件的地区2025 年前实现公共机构碳达峰、全国公共机构碳减排总量要在2030 年前尽早达峰。

碳减排支持工具正式落地。11 月8 日,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利率为1.75%,低于逆回购利率2.2%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25%。规模上看,12.30 货政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央行已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 亿元(规模较小,应以“试水”为主)。

二、各省市:7 省已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有4 大关注点;短期各地政策延续纠偏截至2 月中旬,已有浙江、四川、宁夏、吉林、河北、成渝(成都、重庆双城联合行动方案)、江苏等7 省公布了地方碳达峰行动方案。结构上看,除浙江聚焦科技、四川聚焦绿色产业发展外(应属于“1+N”政策体系中“N”的范畴),其余5 省行动方案均与国家方案一致(包括总体目标、清洁能源、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碳汇及配套措施等章节)。具体有4 大关注点:

>定量目标,各省定量目标多与国家目标一致或要求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但也因地方资源禀赋而灵活调整。比如四川要求2025 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0%左右(主要以水电、天然气等为主),远高于20%左右的国家目标;而宁夏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为15%,低于国家目标。

>能源方面,既强调控制传统能源消费增长,又强调传统能源在调峰、应急方面的兜底作用,确保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安全平稳过渡(意味着类似2021 年全国多地限电的政策可能会有所缓解)。其中新能源方面,大力发展氢能是各地较为一致的选择,其他新能源开发则强调因地制宜,比如成渝地区强调大力发展水电,江苏则强调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等。

>工业方面,严格限制“两高”行业仍是各省方案关注的重点,其中:浙江、成渝、宁夏强调“两高”

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吉林、河北、江苏等地明确严控新增产能。同时,各地也因地制宜,强调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光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是各地重点发力的方向。

>交运方面,各省均强调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以及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

短期来看,多地出台新的政策强化对既有政策的纠偏。比如河南印发《关于加强能耗和煤炭指标保障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提出,“生产烯烃、芳烃、化肥、农药、醇类等产品过程中的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考核”,应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的落地。

三、各行业:大类行业减碳方向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碳达峰路径更清晰,部分细分行业压力较大大类行业看,能源、交通、新基建等行业发力方向进一步明确,其中能源改革是重点。1)能源:核心在于能源结构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此外,电力市场化改革、峰谷电价等也是近期推进较快的领域。2)交通:大力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新能源车、船等)、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多式联运)、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是重点。3)新基建:发改委等4 部门要求到2025 年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并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

细分行业看,重点关注:1)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规划持续出台,碳达峰路径更加清晰。工信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其中,严格产能置换(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等是减排的主要方式。2)部分行业节能降碳压力较大,后续政策可能相对偏严。发改委、工信部等4 部门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 年版)》,明确钢铁、水泥、焦化、玻璃等17 个重点行业2025 年的节能降碳改造目标,从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差距看,焦化、对二甲苯、电石、钢铁高炉、铁合金等行业压力较大。

四、22 年“双碳”4 大趋势:持续纠偏、碳减排工具发力、碳市场扩容、各省各行业方案陆续发布趋势1:2022 年“双碳”会持续纠偏,助力稳增长。一方面,近期中央和地方对“双碳”相关表述明显趋松,比如2022 年各省“两会”强调做好“双碳”工作的同时,多数省份都增加了“科学”“有序”的表述,既是对2021 年部分地区“双碳”政策执行偏差的回应,也意味着经济下行背景下,各地在“双碳”政策执行上预计会更加审慎。另一方面,政策也对部分现有措施进行了纠偏,比如2.7工信部、发改委、生态部联合发文,将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推迟5 年至2030 年。

趋势2:碳减排专项支持工具将集中发力,预计规模会有万亿以上。2021 年碳减排工具以“试水”为主,2022 年应会集中发力。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9)》等研究表明,2017 年以来我国每年绿色贷款供需缺口平均在8000 亿左右,据此估算,2022 年碳减排贷款规模可能会在万亿以上。(详见前期报告《克制的“放水”—对碳减排支持工具6 点理解》)趋势3:碳交易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建材、有色可能陆续纳入。2021 年9 月,上海能交所相关领导表示,“电力被作为第一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后,建材、有色等行业明年有望纳入到碳交易市场中;传统的钢铁、化工、航空等行业,也会陆续纳入到范围内。”

趋势4:各省市、各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将陆续公布。地方层面,按照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云南、甘肃、上海、江西、山西、安徽、湖南、重庆、福建、山东等11 省明确2022 年将制定、完善碳达峰行动方案。行业层面,11.16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程序印发实施。另外,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预计也将在今年公布碳达峰行动方案。

后附:最新各部委、各省市、各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以及现有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比梳理表。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
  1. 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
    2022-02-18
  2. 推动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挥更佳政策效果
    2022-02-17
  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了碳减排贷款信息披露
    2022-02-17
  4. 新能源汽车行业《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政策点评:双碳背景下绿色消费转型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22-02-17
  5. 浙江: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深入实施“双尖双领”计划
    2022-02-16
  6. 浙江: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02-16
  7. 浙江发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2-02-16
  8. 山东省出台十条措施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快落地
    2022-02-16
  9. 【采购预算40万元】安徽淮北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项目招标公告
    2022-02-16
  10. 河北:钢铁、水泥行业力争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
    2022-02-16
  11. 四川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2-02-16
  12. 云南加快构建全省“1+N”政策体系,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率先实现碳中和
    2022-02-16
  13. 为“双碳”贡献计量力量——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综述
    2022-02-16
  14. 《关于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见效助力山东省绿色低碳转型的若干措施》
    2022-02-16
  15. 河南焦作市政府第九十一次常务会议要求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力以赴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2022-02-16
  16. 云南省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 加快构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率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