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金融街e观察】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赵越: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绿色产业转型
【金融街e观察】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赵越: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绿色产业转型: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初始于工业化,止步于数字化。20世纪下半叶,东北成熟的重工业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造了良好基础,但随着国内整体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东北工业的转型未能跟上
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初始于工业化,止步于数字化。20世纪下半叶,东北成熟的重工业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造了良好基础,但随着国内整体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东北工业的转型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最终陷入“经济发展陷阱”。笔者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振兴东北”的关键在于绿色产业转型,以绿色产能带动整体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全球范围内也不乏值得借鉴的重工业城市转型成功案例。此前被誉为“世界钢铁之都”的美国城市匹兹堡就是值得参考的优秀案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对于军工产品的需求量猛增,使得匹兹堡肩负起了美国军工生产的重任,自此之后正式开启匹兹堡工业发展的全盛时代。
重工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微粒物污染是匹兹堡意识到产业转型的动因,重度污染的环境造成当地的中、高等收入家庭逐渐搬离匹兹堡,这也直接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受阻。随后当地政府开启“匹兹堡复兴计划”,即逐步淘汰较为落后的重工业企业,大力发展新型产业,例如金融、医疗等。自此之后,匹兹堡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得到双提升,并在2009年主办了世界20国集团(G-20)峰会,也多次被评为全美宜居城市。
在城市发展方面,东北地区与匹兹堡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自然禀赋方面东北又有自身的转型优势。与匹兹堡相似的地方在于产业落后所造成的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了大量人口流失。根据2020年全国各省的GDP排名,辽宁省处于第16位,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分列25与26位,三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下游位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常住流出人口最多。不断下行的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人口的持续流出,导致人力资源大幅缺失。
东北的自然资源与制造业基础是在未来绿色发展中不可被忽视的优势。黑龙江省的林地面积达到2007万公顷,全国省份中排名第二。吉林省长春市此前也有“东方底特律”的美誉,在从传统能源汽车制造转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上有独特的产业优势。
结合上述案例以及东北的自身情况看,要以绿色产业转型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路径在于三方面。
首先,东北要提高软实力,形成有就业支撑的高城镇化率。从宏观经济层面上讲,城市的经济发展越好,人口数量也会增多;在此基础上形成高的城镇化率,但高城镇化率的背后并非代表绝对的经济繁荣,所以,经济繁荣是高城镇化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目前东北三个省份的整体城镇化率并不低,2019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东北三省的平均城市化率为6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6%。但因东北地区的人口持续流出再加上经济发展降速导致了东北的高城镇化率的背后并无经济逻辑支撑。在重工业短期转型迟缓的背景下,东北应提升成本投入较少、回报周期较短的软实力产业。例如扩大城市绿化带规模、提高各级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加大城市形象传播力度等。根本目的在于吸引城市原有的中高产阶级重回东北,进而拉动东北各城市内需,最终实现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双增长。
其次,东北要合理运用自身的地区发展禀赋,实现绿色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车”。此前提到,东北的重工业发展为当下的产业转型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重工业转型基础。例如在汽车产业方面,2019年我国的汽车产量为2572.1万量,长春的汽车产量为288.9万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1.2%,可见长春的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下已有不少国家公布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虽然我国还未对燃油车禁售作出明确表态,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已为全球范围内的大趋势。所以,长春如能将传统汽车产业的优势转化向新能源汽车,那么长春将有机会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示范区,进而带动东北整体的重工业转型步伐。
除了工业外,东北的绿色农业优势也较为明显。东北平原的黑土资源丰富,是全球范围内仅有的四块黑土区之一,黑土中丰富的有机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养分支持。在此基础上,东北应将农业的绿色化进一步提升,在农作物实现绿色生产后也可将耕地采用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LULUCF)实现耕地自主减排,甚至在未来有可能形成农业碳汇来进行自主减排量交易。
提到碳汇,东北的林业碳汇优势不可不提。东北三省的林地资源面积超过3700万公顷,约占全国林地面积的27%。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启后,林业碳汇可作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参与到碳市场交易,为当地政府与企业带来利润效益。
最后,应为创业者施行优惠政策与合理补贴,尤其是对绿色项目。当下东北的财政状况较为紧张,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公共预算的统计排名均处全国末流。在考虑到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短期内引入大量高精尖类的第三产业企业并不现实,但逐步孵化绿色企业与项目是可行的长期战略。在匹兹堡产业转型初期与深圳经济发展初期将科技型企业视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支柱,而事实证明这一战略是成功的。在落实方式上各地政府可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形式(PPP模式),或筹建绿色生态办公区(EOD)模式。这样一来,各地政府将自身有限的财政投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将资金投入的效率发挥到最大。
总的来说,“振兴东北”这一理念被提出已近20年,期间采取的各项手段不计其数。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东北有望重拾经济振兴路径。建立以生态建设为理念,产业绿色化升级为抓手,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区域绿色发展机制。东北应抓住此次经济突破的重要机遇,在未来成为我国重工业绿色化升级的示范区。(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越)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工信部:编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 尽早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政策2022-01-18
-
机构: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助力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2022-01-18
-
柬埔寨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2-01-18
-
上海:制定出台并推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措施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新赛道2022-01-18
-
电子产品接口统一助力碳中和2022-01-18
-
中国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指数2022-01-18
-
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助力碳达峰碳中和2022-01-18
-
01.17龙虎榜:不亚于碳中和?数字经济4个分支 呼声很高的竟然是它!2022-01-18
-
展望2022丨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2-01-17
-
国际能源署报告:中国能源领域的碳中和路线图2022-01-17
-
壳牌发布最新报告 提出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能源体系碳中和的可能路径2022-01-17
-
ACCA调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筹备阶段2022-01-17
-
中国银河证券维持碳中和专题推荐评级:流域水环境治理持续深化2022-01-17
-
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21 年新能源车销量超350 万辆 量增逻辑下持续推荐光伏细分领域2022-01-17
-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目标下 煤炭大市如何落子?2022-01-17
-
明泽投资马科伟:2022年A股碳中和相关板块投资价值仍将凸显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