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人类“最后一次扭转局势的机会”?
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人类“最后一次扭转局势的机会”?:大约250年前,著名发明家瓦特在格拉斯哥完成蒸汽机改良,大大提升了每单位煤所产生的动力,煤炭这个不起眼的“黑疙瘩”一跃而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时代新宠。 自此,人类文明大跨步迈进化石能源时
大约250年前,著名发明家瓦特在格拉斯哥完成蒸汽机改良,大大提升了每单位煤所产生的动力,煤炭这个不起眼的“黑疙瘩”一跃而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时代新宠。
自此,人类文明大跨步迈进化石能源时代。然而,化石能源在推动人类文明这列火车迅猛前进的同时,也悄然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200多年后,当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万名代表齐聚格拉斯哥时,这个魔盒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回到了它的起源地。
或许你已经猜到,这个魔盒就是急剧增加的温室气体。
成败之线
——承诺与行动
温室气体本身不是“魔鬼”,但工业化以来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是作为《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的首次缔约方会议,各方普遍视其为气候多边进程关键节点。
当地时间10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开幕当天,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1月至9月)较1850年至1900年高出1.09℃;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9%、262%和123% ,而这种增长趋势在2021年仍在延续。
WMO称,创纪录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和累积热量已将地球推向未知领域,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为关闭魔盒,全球各国付出了巨大努力——
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
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是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的第一份国际协议;
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并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如果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含沙砥砺而成的“珍珠”是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那么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则透视承诺直指行动。
“行动”二字,是此次大会的“擎天柱”。
魔盒最终能否被关上,一切都要看在行动上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所以本届大会聚焦的重要议题将是:
如何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
各方能否落实已承诺的减排目标
发达国家能否兑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支持
全球能否在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维护多边主义治理模式,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等
根据COP26官网介绍,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主要有四大目标:
1、减缓:到本世纪中叶,确保全球实现净零碳排放,并将1.5℃目标控制在可及范围内。
2、适应:采取适应措施,以保护社区和自然栖息地。
3、资金:发达国家需兑现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4、合作:敲定巴黎规则手册,使《巴黎协定》全面运作,共同努力实现成果交付。
然而,承诺与行动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距离《巴黎协定》签订已经6年,各国完成“作业”的情况如何?查一查国家自主贡献(NDC)就一目了然。
截至今年10月,190多个缔约方中有148个提交了新的或更新了《巴黎协定》下的NDC,85个缔约方的减排目标更具雄心。
这似乎可大幅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然而,细查之下,阴影接踵而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大会开幕前夕发布的《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与之前的承诺相比,新的和更新的NDC 仅在原先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基础上减少7.5%,而实现1.5℃温控目标需减排55%,即2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即使是为了实现2℃温控目标,也需要全球到2030年实现30%的减排,即1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可见的事实是:
各国目前的气候承诺远远落后于实现《巴黎协定》温控最低目标要求的水平,1.5℃的升温幅度在2030年前会被突破,将使世界步入“在本世纪末至少升温2.7℃”的糟糕境地。
发达国家做出的到2020年前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的承诺至今已过去十几年,一直未能兑现,令国际社会感到失望,对全球气候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规定的其他义务,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也没有如约兑现。
各方一致呼吁发达国家拿出诚意和行动,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避免让《巴黎协定》成为一纸空文。
目前来看,要实现1.5℃温控目标,全球必须付出7倍努力,在未来8年内将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为此,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更早实现净零乃至负碳排放,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上展现更大的雄心,这是早日实现全球整体净零碳排放的关键。
希望之光
——巴黎规则手册
已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正在释放出各种灾难,比如近年来越来越频发的高温、干旱、暴雨、飓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好在,“希望”留了下来,它“寄托”在一本手册上。
什么样的册子竟有如此大的能量?
这要从《巴黎协定》说起。《巴黎协定》在2016年11月4日生效后,各国就如何落实《巴黎协定》条款拟定了一本手册——巴黎规则手册,该手册最终在波兰卡托维兹的COP24上通过。
但是,《巴黎协定》最为重要的条款6.4及相关内容并未得到落实,在接下来马德里举行的COP25也未取得任何进展。于是,《巴黎协定》第六条便成为全面落实协定的核心遗留议题。
6.4条款到底是什么,竟让各国出现严重分歧?
遍查协定内容可知,第六条重点是要制定国家间通过市场机制开展NDC合作的核算规则,包括缔约方将碳排放交易纳入NDC会计核算框架,建立新的联合国市场交易机制,开展减排量信用额度清算等。其中,6.4条款计划构建一个全球碳市场,如果得以实施,将极大提高全球减排效率,加速全球实现碳中和。
然而,关于6.4条款的谈判,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针对双重计算、清洁发展机制延期等问题,各方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不难看出,《巴黎协定》第六条已牵扯到各国的经济利益,如果规则设置不合理,将会出现重复核算并将削弱缔约方NDC贡献的可能,还将额外增加全球碳排放。因此,如何避免减碳额度的双重计算和碳抵消带来的公平发展问题,以及排放指标额度与核证等问题,将成为COP26谈判内容的焦点之一。
由此,巴黎规则手册或将成为“希望之光”,照亮各国的减排行动之路。只有明确相关规则,各国此前作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家自主贡献承诺才能可报告、可核查,真正让各国的减排贡献透明化。
如果“希望之光”能够被点燃,或许在格拉斯哥这个打开化石能源潘多拉魔盒的地方,全球各国通过努力,能够将这个魔盒关上。
绿色之路
——中国担当
地球的岁月静好离不开每一个国家的负重前行。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发达国家从工业化进程到碳达峰普遍用了一两百年时间,中国只用了50多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将用71年,美国43年,日本37年,中国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0年。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10月28日,中国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近年来,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强化自主贡献目标,以最大努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提前完成NDC承诺的诸多目标,2015年中国NDC明确提出的6个约束性量化指标均符合进展要求,其中4个超额完成;2015年中国NDC提出的9个预期性指标也大多达成实现。
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2011年至2020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5%,比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0年至202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约1.08亿亩。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上一篇:周涵:碳中和转型70%看人员能力
-
祝宝良:2030年碳达峰对经济影响不大 碳中和需充分发挥碳市场作用2021-11-09
-
曹远征:防范煤炭价格大起大落 2028年有望实现碳达峰2021-11-09
-
广汇能源:已完成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示范项目(CCUS)首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021-11-08
-
广汇能源首期二氧化碳捕集项目(CCUS)将进入实施阶段2021-11-08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单行本出版2021-11-08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从何处发力?2021-11-08
-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2021-11-08
-
六大汽车集团备战“碳达峰”大考 谁将顺利通关?2021-11-08
-
天风证券:坚定推进绿色金融 用金融力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2021-11-08
-
勇当“碳达峰、碳中和”金融先锋交通银行挂牌广州地区首家“零碳网点”2021-11-08
-
丰田中国徐一鸣:积极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助力北京冬奥会绿色出行2021-11-08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复旦碳价指数”发布2021-11-08
-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2021-11-07
-
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客观规律与战略机遇2021-11-05
-
《中国外商投资指引(2021版)》 发布 新增碳达峰与碳中和有关内容2021-11-05
-
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前每年吸收160万吨二氧化碳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