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构建低碳标准体系 促进低碳经济转型
构建低碳标准体系 促进低碳经济转型:东坪山片区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碳汇提升、低碳文化等方面通过一系列减碳措施,不断巩固提升近零碳排放建设成效,探索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先进的区域低碳发展模式。 本版文/本报记者王玉婷许晓婷 通讯员
东坪山片区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碳汇提升、低碳文化等方面通过一系列减碳措施,不断巩固提升近零碳排放建设成效,探索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先进的区域低碳发展模式。
本版文/本报记者王玉婷许晓婷
通讯员宋榕荣
本版图/本报记者林铭鸿
推进厦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昨日,是全国第9个低碳日,厦门又迈出“低碳”新步伐——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厦门市低碳工业园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低碳社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低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之近零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统称《技术规范》),为我市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试点示范体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的一步。
更科学、更先进、更合理、更实用。《技术规范》的发布,填补了厦门市乃至福建省低碳示范区建设评价体系的空白,《厦门市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之近零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的发布,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具有先行性、引领性和可复制性,将为各地低碳示范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及相关标准体系创建发挥重要作用。
意义重大
为创建低碳试点示范工程建立技术规范
此次《技术规范》的发布,必要且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系统和我们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无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将时针拨回至去年9月22日。当天,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此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重要会议上就应对气候变化作重要讲话。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各部委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202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严格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已经成为我国推动产业绿色升级、能源绿色转型、基础设施绿色改造、生活消费绿色低碳化的主要抓手,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有“时间表”,更要有“施工图”。目前,我国各地均在推进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和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但由于国家和福建省目前没有相关的创建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我市在推动低碳创建过程中出现无验收技术规范可依据的困境。因此,加快低碳试点示范工程验收技术规范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先行先试
填补我省低碳示范区建设评价体系空白
“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构建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景区、近零碳排放景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等多项验收技术规范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称,通过建立一批在工业、生活、旅游领域能起到积极引领作用的低碳示范区,无疑对推进厦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该负责人坦言,《技术规范》的发布,不仅填补了我市乃至我省低碳示范区建设评价体系的空白,《厦门市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之近零碳景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的发布,更是国内有关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验收技术规范的首次发布,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具有先行性、引领性和可复制性,今后将为各地低碳示范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及相关标准体系创建发挥重要作用。
星级评定
根据不同区域设置细致的等级指标
“《技术规范》主要包含范围与定义、验收基本要求、低碳化建设原则、验收过程、指标体系框架等内容。”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拿出相关材料介绍道,对于低碳工业园区,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低碳社区,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低碳景区,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近零碳景区,则设置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
“同时,根据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景区建设特征及管理情况,我们还利用指标得分法,将等级分成一星、二星、三星等三个不同等级,一星级示范区指标得分为60-75分(含60分),由驻区生态环境局组织验收;二星级示范区指标得分为75-90分(含75分),由各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验收;三星级示范区指标得分为90分及以上,由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验收。”该负责人称,这就像为低碳工作出考卷,能更好地构建低碳标准体系,促进我市低碳经济转型。
为何要采用分星级的创建方式?该负责人解释,由于我市各类工业园区、社区、景区建设年代、基础均不相同,创建的难度也不同,采用星级评定会更加客观公正。同时,采用星级评定也是为了鼓励各类示范区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提升创建成效,朝着更高目标前进。
【亮点】
●引领性
对各示范区低碳建设管理
起到引领作用
据悉,《技术规范》指标体系在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从能源、环保、资源、建设、管理等方面设置各示范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同时,还设置加分项,旨在鼓励创建过程中,以指标体系为导向,不断进行项目筛选、优化、提升。
因此,《技术规范》既充分考虑我市各示范区碳排放、建设管理、用能类型、产业类型等实际基础情况,又对各示范区的低碳建设、管理起到引领作用。
●差异性
针对各区域不同特点
开出差异性“配方”
此次《技术规范》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没有一概而论,而是给不同类型的级别低碳创建区,开出最属于它们的“配方”。
低碳工业园区,坚持以提高碳管理能力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工业园区集聚功能,把低碳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园区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鼓励各类工业园区通过整合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提高创建水平。
低碳社区,则从鼓励老旧小区低碳创建、新小区高标准规划角度入手,从绿色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出行、智慧生活等方面,着力推动打造舒适、人性化的社区空间,鼓励低碳社区逐步创建,提星创优。
而低碳景区、近零碳排放景区创建贯穿旅游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等多个领域,要想成功打造低碳景区,主要从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角度入手,引导游客形成低碳环保的出行、消费理念,建立新兴旅游方式。
●可推广性
为其他地区低碳示范区建设
提供“厦门经验”
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厦门始终敢闯敢试、先试先行。此次《技术规范》的编制,结合了厦门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各项工作部署,加强统筹规划和系统实施,将有关理念和要求融入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各指标体系、指标值,及对应分值均是在充分考虑我市各示范区基础建设状况,经济发展与现有管理水平及未来发展规划后确定,并明确了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考核依据,意在建立统一标准。这将为全市乃至全省其他地区低碳示范区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点击】
东坪山片区
建成全省首个
近零碳排放工程
天风海涛、万石涵翠,群山环抱、绿树成荫,东坪山美景得天独厚。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东坪山片区提升改造过程中,一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建设,都融进了绿色低碳的理念。
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思明区在东坪山片区持续深入开展碳减排工程,2020年建成全省首个近零碳排放工程。今年,更是深入践行碳中和理念,片区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碳汇提升、低碳文化等多方面通过一系列减碳措施,不断巩固提升近零碳排放建设成效,探索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先进的区域低碳发展模式。
一路可见的绿色低碳
实施生态旅游建设工程
将低碳理念融入景园建设。结合东坪山片区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景观设计,景园建设中因地制宜,不改变原有地貌,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资源、能源的使用,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从而形成具有绿色、生态、低碳的景源景点。
首批景源景点在建设上就地取用石材、木头等天然材料,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园区内照明设备全部采用节能设备,如感应水龙头等节水设备,感应灯光、高效节能LED灯等节能设备。同时利用自然集水,用于绿化灌溉,减少用水。
房前屋后的绿色低碳
深化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
在东坪山片区专项整治中,思明区以环境提升改造为抓手,全力打造绿色建筑,同时加快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减少污染物形成和排放,打造房前屋后的绿色低碳。
“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主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周边环境整治提升,营造绿色、生态村庄人居环境,达到减排增汇的成效。”思明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主要开展居民房屋外立面改造、村庄房前屋后整治提升以及东山社、东坪山社两条动线形成“两线八节点”景观、公共区域改造。
居民房屋外立面改造截至7月份已全部完成,共改造房屋222栋,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村庄景观一期工程已完成91%。
山林间的绿色低碳
持续提升林业碳汇工程
植物,因光合作用而能“固碳”,山林间的绿色低碳,原理就在于此。思明区根据区域位置、景观要求的不同进行树种的配置与设计,优化树种结构,建成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森林景观,进而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维护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既美观又增碳汇的效果。
目前,已累计完成林地清理4595.1亩,种植225041棵苗木,完成总进度68.45%。
行走间的绿色低碳
完善低碳交通体系工程
绿色低碳,不仅在于一草一木的打造,还在于每一环的精心规划。
在开展东坪山片区提升过程中,通过优化交通配套设施,提高公交出行率,推进电动公交车、景区电动摆渡车、私家车纯电动化,提升交通运输清洁化水平。
同时,在东坪山片区几条主要道路上,新增的路灯采用太阳能供电,路灯间距也进行了合理调整,不仅没有降低空间视觉和照明质量,还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截至目前,已建设太阳能路灯396盏。
此外,思明区今年已完成山下一处绿色停车场建设。下一步计划在东山社、东坪山社建立生态果园停车场,在果园内利用树木作为车位与车位之间的隔离手段,最终达到“树下停车、车下有草、车上有树”的低碳环保效果。
空中步道的建设也已展开,结合东坪山片区山林、林地分布特点,以生态绿道、缤纷花道、诗意香道为设计理念,打造一个生态、自然、文化相结合,集健身运动、游览观景和文化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具有山林野趣氛围的山林步道。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上一篇:和人民在一起丨绿色奇迹 精神传承
-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强化再贷款减碳引导助推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2021-08-26
-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晋城:以机制和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1-08-26
-
大力发展林业碳汇 助力实现环保目标2021-08-26
-
过低碳生活 做节能达人2021-08-26
-
秀洲开展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系列活动2021-08-26
-
运用“绿色技能”打造低碳项目2021-08-26
-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2021-08-26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努力打造绿色金融创新引擎 推动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08-26
-
举办低碳知识宣讲课堂2021-08-26
-
全民参与低碳生活 共同助力绿色发展2021-08-26
-
大力推进低碳发展 居民乐享绿色生活 ——南昌开展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2021-08-26
-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上海正在悄悄干这些事……2021-08-26
-
低碳骑行倡环保 绿建未来新生活2021-08-26
-
2021年“全国低碳日”举办线上主场活动2021-08-25
-
陕西举办2021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2021-08-25
-
武汉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首批碳中和林基地揭牌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