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市场新闻资讯

碳市场建设迎来政策利好 金融创新与价格机制双轮联动

来源:中国经营网
时间:2025-08-27 15:03:15
热度:

碳市场建设迎来政策利好 金融创新与价格机制双轮联动:8月25日,《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为我国碳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配额交易与清缴工作,市场流动

8月25日,《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为我国碳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配额交易与清缴工作,市场流动性持续提升。

《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碳资产金融化进程加速,碳价格作为绿色发展指挥棒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推动碳质押融资创新突破

《报告》指出,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同时提出,丰富交易产品,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活动,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碳质押融资方面,金融机构已率先开展实践探索。截至2025年7月末,广东省通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开展碳排放权抵押融资业务34笔,抵押碳排放权849.97万吨,融资金额达1.14亿元,主要集中在造纸、发电等行业。

目前,碳质押融资已形成多样化操作模式。日前九江银行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收益权为质押,向武宁县林业投资有限公司发放300万元绿色贷款,成为九江市首笔CCER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6月,北京银行南京分行成功落地全行首单海洋碳汇质押贷款,首次以企业拥有的、经专业核算的海洋碳汇远期收益权作为补充增信质押手段,有效盘活了沉睡的“蓝色资产”, 参考CCER交易近一月平均价格,审慎评估该项目区五年计入期的海洋碳汇经济总价值。

碳价机制逐步完善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全面运行,以及碳债券、碳资产质押信贷融资等碳金融产品的推出,碳价格作为资本配置的核心要素,在优化企业绿色投资决策、改善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助推绿色产业深化发展等方面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报告》指出“规范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完善市场交易风险预防预警及处置程序,开展全国碳市场价格跟踪评估,推动形成合理交易价格”“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充分利用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

“碳价格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长期以来我国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过去政策重点在于将碳价格压低,避免过度加重实体经济成本。但目前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先立’的行业正在加速成长并已初具规模,应当‘后破’的行业也应逐步启动转型与变革,为此需要推动碳价有序升高至新的合理水平。”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告诉记者,一方面,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今非昔比,具备为高排放产业转型提供绿色低碳技术的能力。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推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对各国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等头部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排名。2024年,中国500强企业达255家,营收占比达53%,明显超过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企业。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明确提出,为高排放企业降碳减排提出硬性目标,需要以较高碳价去引导企业转型,同时将有助于调动金融资源积极支持高排放企业深度绿色转型。

8月25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显示,开盘价70.20元/吨,最高价70.69元/吨,最低价70.03元/吨,收盘价70.34元/吨,较前一日上涨0.06%。2025年1月1日至8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59665129吨,成交额4404659467.75元。

“有序提升碳价格推动高排放企业转型,将推动高排放企业产生对光伏、风电、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的巨大需求,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赵廷辰说。

  1. 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2025-08-27
  2. 生态环境部:多措并举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2025-08-27
  3. 九江首笔CCER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地
    2025-08-27
  4. 全国碳市场建设如何推进?生态环境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2025-08-27
  5. 开启中国碳市场建设新征程,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内生动力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①
    2025-08-27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2025-08-26
  7. 行业、交易主体“双扩围” 碳市场建设“路线图”出炉
    2025-08-26
  8. 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解读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2025-08-26
  9. 石家庄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显成效 执法与企业转型共促绿色发展
    2025-08-14
  10. 2025年8月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
    2025-08-07
  11. 2025年8月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
    2025-08-06
  12. 2025年8月4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
    2025-08-05
  13. 价跌量缩后 全国碳市场后市如何走?
    2025-08-03
  14. 控排企业拿到3100万元!黑河市首例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
    2025-07-31
  15.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光星:夯实碳市场运行基础与履约保障实践
    2025-07-24
  16. 全国碳市场四年总成交额超462亿元,扩围后覆盖全国六成碳排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