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权的交易原理
国内惊现假碳汇基金 国龙碳汇基金涉嫌造假违法集资诈骗
国内惊现假碳汇基金 国龙碳汇基金涉嫌造假违法集资诈骗: 随着国内碳市场的陆续启动,碳交易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作为碳市场的一部分,“碳汇”这一名词也吸引着各方目光。与许多新概念刚产生时一样,与碳汇升温相伴而来的也有不少概念炒作者。
随着国内碳市场的陆续启动,碳交易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作为碳市场的一部分,“碳汇”这一名词也吸引着各方目光。与许多新概念刚产生时一样,与碳汇升温相伴而来的也有不少概念炒作者。
“由于概念比较新,所以经常被利用为赚钱的方式。”长期从事碳汇工作的刘光亮(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表示。
近日,本报记者了解到,一个名为“国龙碳汇基金”的项目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其参与过程就是交钱入会、购买“碳单位”、通过内部交易平台低买高卖赚取价差等。
“现在最低门槛为8万,其中4万会员费以及4万购买碳单位。”一位自称是“国龙碳汇基金”的营销人员A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目前如“国龙碳汇基金”这样的机构和网站并不少见。
但据本报记者调查核实,目前我国通过CDM能在国际市场交易的森林碳汇项目只有5个。市场上类似“国龙碳汇基金”的项目涉嫌作假。
真假“碳汇”
纽约并不存在“碳汇交易所”。
近日,有人向本报记者反映,称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名为“国龙碳汇基金”的项目。此项目宣称,国龙碳汇(北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和交易碳汇项目,现在投资即可以低价买入碳汇,而发展会员则可高价卖出碳汇,最终与美国碳市场对接,实现大额获利。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国龙公司从事的是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和已上市未公开发行的股权投资。作为一个基金的投资公司,‘低碳扶贫’,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未来的碳交易产生的利润,拿出来一部分投到当地的产业中。通过‘双轨加级差可以创造很多新的产业’的经营模式来盈利。”
事实上,“‘双轨’和‘级差’都是常见的传销用语。”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另外,其所称的赚钱模式就是通过内部交易平台低买高卖赚取价差。
由另外一名自称“国龙碳汇基金”的一位营销人员B通过QQ提供的资料显示,加入国龙碳汇投资理财需要预定交易席位和购买碳指标两个步骤。此前,一个交易席位的最低金额是2万,而“为更好地发展”,从今年五月份起已提升为4万。在获得交易席位后,会员就可以“享受最低发行价购买碳资产,在会员内部交易平台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最后对接美国碳交易所。”
国龙系统内的“碳单位”以0.01美元起价,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新会员不断加入会带来“碳单位”价格不断上涨,当加价至接近美国碳汇价格时公司和美国交易所对接卖出。资料称,这过程所有参与买卖的会员会全部盈利。
“现在‘碳单位’价格已为0.12-0.13美元,而美国的碳汇价格为十几美元”,前述营销人员A说,升值空间很大。
此营销人员A反复强调目前交易只能在会员之间进行。
“会员目前挺多的”,这名营销人员A说,但是并没有透露具体的人数。
本报记者尝试取得国龙碳汇基金官方信息,但其官方网站无法打开,但是许多网络宣传信息都由一个“投资QQ号”所发布。
在此名为“国龙碳汇”的QQ号所提供的资料中,称国龙碳汇目前是大中华区唯一获得美国纽约碳汇交易所席位的中国公司、主导参与了天津碳交易所项目、已经占领了国内碳资产交易市场的制高点。
听起来,该公司项目数是围绕“碳汇”进行投资。但据本报记者了解,该公司宣称的内容并不真实。
“纽约并不存在‘碳汇交易所’。”刘光亮告诉记者,他曾专门派人查过是否有此交易所。
而天津也并不存在“天津碳交易所”,负责碳交易平台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未听过国龙碳汇,也未与之有过任何合作。
据各地网友反映,参与国龙碳汇项目的以中老年人居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并不了解“碳汇”这一概念。
碳汇投资陷阱
“姑且不论方法学,多少机构去真正造了一片林子还有待考察。”
“只要问问这个国龙碳汇,他们的碳汇是哪个林子来的?谁核查的?用的什么方法学?一下子就能把他们问倒了。”一位碳交易业内人士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研究院院长蒋有绪曾公开表示,由于人们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以及国际碳贸易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碳市场的规则不清楚,目前社会上存在诸多对于林业碳汇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被一些不法集资者利用并宣传扩大,形成投资陷阱。
公众对碳汇林概念理解的偏差,蒋有绪曾归纳为三点:一是有些地方,只要造林都说成是碳汇林;二是有一些企业、组织或者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炒作碳汇林或者过分夸大碳汇林的经济收益;三是有的企业或个人到处动员造林企业或造林大户,把自己造的林地交给他们命名为碳汇林,并宣传可以高价卖出碳汇,获得高回报。
对此,投资者要理性认识,警惕碳汇造林变成当年托管造林的“变种”。
据了解,蒋有绪所指的是被称为“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传销案件”的亿霖集团案。
自2004起,亿霖木业利用“托管造林”名义以传销手段销售林地,全国共有2万余人缴纳了购买林地款,其中北京人达到1.7万人,销售金额16.8亿元。2009年,主犯赵鹏运因非法经营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罚金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打着“碳汇”名义的机构陆续在国内成立,而成立时间恰好也是国内宣布在7个省市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前后。
本报记者搜索发现,除了国龙碳汇之外,还有由上海一家公司运营的“中国最自由的碳汇交易、碳汇林融资、林权转让、碳汇技术交易平台”的中国碳汇交易网;在香港注册的中国碳汇产业联合会、绿金碳汇等形形色色、真假难辨的机构和企业。
“姑且不论方法学,多少机构去真正造了一片林子还有待考察。”刘光亮表示。
碳汇交易需满足什么?
实施项目的土地必须是1990年后的无林地。
碳汇起源于《京都议定书》。
自《京都议定书》引入了一项灵活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购买按照国际规则要求造林所产生的碳汇起,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开始为人所知。
一些公司以自己可以在国际上卖碳汇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和企业集资造林,并宣称自己公司造的“碳汇林”,除了卖木材外,还可以卖碳汇,只要投资少量资金就可获得丰厚回报。
“因为碳汇交易是一种虚拟交易,因此概念就特别容易被模糊。”刘光亮表示。
不过,真正的碳汇交易并不是简单的购买“碳单位”或者“碳指标”那么简单。
刘光亮表示,“碳汇认定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
“事实上不是所有碳汇都能用于交易,只有符合特定的交易规则,‘如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的方式和程序’,获得主管部门批准,按认可的方法学进行计量和监测,经独立第三方机构核查和核证的碳汇才具有市场价值,才能用于交易。”原供职于中国林科院、现为中国TNC(大自然保护协会)气候变化项目专家张小全也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按目前国际通行规则,碳汇项目一般需通过项目设计、合格性审定、注册、实施、监测、核查、核证、签发等多个环节。如果要卖到国际CDM市场,则要通过CDM项目的各项严格要求,包括实施项目的土地必须是1990年后的无林地。
由此可见,“国龙碳汇基金会”的“碳单位”并不能用于国际碳市场的交易。
目前,在国际CDM机制下,用于国际碳市场交易的森林碳汇项目我国总共有5个,分别位于广西、四川和内蒙古。
“特别注意的是我们TNC开发的所有森林碳汇项目不仅是按照CDM方法学的标准进行审定和核查,我们更是按照了CCB标准(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审定和核查。”张小全表示。
中国森林碳汇方法学正在酝酿
国家发改委8月30日对已上报的三个森林碳汇进行第二轮讨论。
除了国际碳市场上的森林碳汇以外,由于国内没有统一的关于森林碳汇项目的方法学以及我国国内碳市场正在搭建完善,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在国内交易的森林碳汇项目。
目前各大交易所都正在研究如何将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纳入其碳交易体系,纷纷表示只要拥有森林碳汇的方法学之后,便会积极接纳森林碳汇的交易。
国家发改委已经公布备案的52个方法学中,并没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
据悉,国家发改委8月30日对已上报的三个森林碳汇的方法学进行第二轮讨论,其中包括造林碳汇项目、竹林造林碳汇项目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方法学。
“其中内容都是根据我国自身的情况修改了参数,参考了国际森林碳汇的方法学,按照CDM的格式形成的。”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关于森林碳汇的方法学何时公布目前尚不知晓。
张小全指出,事实上目前开发方法学并不困难。目前处于审核阶段的几个方法学,几乎可覆盖我国林业行业碳汇项目的需求,当国家发改委备案后,方法学不再是障碍。对于国内而言,如何去开发森林碳汇的项目较为困难。
“做森林碳汇不仅需要懂林业,还需要懂碳交易规则和方法学。事实上,兼具这两方面知识的人非常少,有成功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经验的专家更稀缺。”张小全表示。
-
西藏或将创建碳汇功能区和碳市场交易试验区2021-02-21
-
碳汇对于我国碳交易市场都有哪些意义和作用2021-02-21
-
碳汇项目认定并卖到国际CDM市场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要求和流程条件2021-02-21
-
CDM机制下的碳汇渔业发展思考2021-02-21
-
中国林业碳汇目前发展现状分析2021-02-21
-
什么是碳汇CDM项目2021-02-21
-
碳汇与碳汇可交易是两种概念,有何不同特点区别2021-02-21
-
碳汇如何怎么进行交易2021-02-21
-
河南省将试点森林认证和碳汇监测2021-02-21
-
我国草原植被年均碳汇约1300万吨2021-02-21
-
林业碳汇对生态环境起到哪些作用?2021-02-21
-
湖北通山碳排放交易试点区主打碳汇牌2021-02-21
-
碳汇交易为何成为了环境保护的热点2021-02-21
-
第七期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培训班在北京市举办2021-02-21
-
失踪的碳汇难觅踪迹2021-02-21
-
碳汇交易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