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金融新闻资讯

专访波士顿咨询刘冰冰:布局碳期货是未来趋势 银行参与碳市场可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1-11-17 17:11:32
热度:1

专访波士顿咨询刘冰冰:布局碳期货是未来趋势 银行参与碳市场可期:自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以来,碳市场累计成交总额突破10亿元。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碳配额纳入交易体系中。支持碳市场建设

自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以来,碳市场累计成交总额突破10亿元。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碳配额纳入交易体系中。支持碳市场建设的相关政策在不断推进。同时,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一直为业内关注。

今年10月底,“双碳”目标政策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出台,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政策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此前由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我国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如何推进碳排放权期货交易的发展?商业银行又能从哪些方面参与碳市场?

近日,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金融机构专项核心领导刘冰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碳排放权逐渐成为一种重要且稀缺的资产,未来碳排放权作为一种资产,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将成为类似股票、债券和黄金一样的可交易资产,广泛地出现在各种投资产品中。碳交易、碳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布局是未来的方向,既要夯实产业基础和现货市场,也要构建完善碳金融制度体系。

碳金融的国际借鉴经验

《21世纪》:目前碳金融市场在国际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

刘冰冰:第一,发挥自下而上的力量。国内与国际的碳金融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本质的差别在于,国际的碳金融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主要由非政府组织(NGO)以及民众推动,而国内则主要依靠国家的整体资源配置、行政以及监管安排,自下而上的力量还薄弱。

第二,搭建碳金融体系,发展远期金融工具。在这一方面,海外的远期金融工具市场领先于中国。

第三,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碳交易和碳资源配置需要相关企业提供信息,这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设施工具。目前,海外在企业披露信息和评级方面都领先于中国。

第四,完善碳金融相关标准。中国的碳金融标准和海外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随着中国绿色债券的标准与欧洲标准的统一,中国已经开始接近,甚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第五,提升资金的社会价值属性。海外资金的来源多样,而且不以保值增值为目的,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这种资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养老金、捐赠基金等长期的,且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属性的资金,此类资金在海外占比较大,但是国内仍然处于缺乏的状态,不仅是因为国内养老金、捐赠资金占比小,也与目前的监管和高风险投资的限制有关。另一类是个人的资金。海外的个人投资者更容易被引导至与ESG双碳相关的投资中,这与海外的教育和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国内的资金配置主要考虑产品的财务状况,而非价值判断。

第六,引导海外资金流入国内。碳市场需要在全球配置绿色资源,而现在中国资金的流动存在一定的掣肘。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海外的经验。

我国如何发展碳期货交易

《21世纪》:在你看来,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需要在哪些方向发力?

刘冰冰:碳交易、碳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布局是未来的方向,既要夯实产业基础和现货市场,也要构建完善碳金融制度体系。

首先,培育交易活跃、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市场,遵循适度从紧原则确定碳配额总额,确保形成合理碳价。在交易方式方面给予交易机构更大的灵活性,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研究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开展连续交易和集合竞价。引入中央对手方机制,建立碳定价中心,设立碳配额预留机制与碳市场平准基金,完善价格调控。

然后,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提升碳金融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技术,弥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退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影响,提升实体经济对包括碳金融在内的绿色金融的市场需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计划,如新增投资尽可能向绿色项目倾斜,在救助计划中附带“减排提效”条件等。

此外,提升碳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威性和交易效率。适当放宽准入,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市场交易、创新产品工具。探索建立碳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培育中介机构和市场,鼓励发展融资类、投资类、保障类、信息咨询服务类中介机构。鼓励数字技术与碳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投顾等先进技术在客户筛选、投资决策、交易定价、投/贷后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未来商业银行如何参与碳市场

《21世纪》:应该如何理解看待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

刘冰冰:金融业暂未被包括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内,绝大部分金融机构也并非重点排放单位,但是金融机构可自愿参与碳交易市场。而商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的发展上具有信息与渠道、风险控制、资金和公信度的先天优势,在低碳项目的投融资、碳市场产品的投资和传递碳金融信息等方面参与建设碳交易市场。

在我国,与股权相关的业务由银行负责,股权、股票的衍生品等则是在证券体系和资本市场中流转。然而,对于碳市场而言,目前尚未确定银行与证券业各方的参与情况。

对于碳以及碳相关的金融产品,其创设和交易活动环境所属监管体系的问题。银行是可行的选项,但是在期权掉期方面,尤其是涉及特殊商品的衍生品,银行的优势不明显。

《21世纪》: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参与碳市场的方式有哪些?

刘冰冰:在参与方式方面,我认为有这几种参与方式值得思考。

第一,不排除未来可直接参与碳交易。设立专项碳排放交易基金,各类碳期权、碳掉期等期货创设以及撮合交易,充当碳配额做市商角色,通过买卖差价获取收益,有望显著增加碳市场需求,提升碳信用价格。

第二,将碳作为资产,围绕碳资产开展相关的抵押贷款和融资相关的业务,例如股票抵押融资和债券质押融资。开发多元绿色融资产品及服务:形成涵盖绿色融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消费等多门类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并且与监管部门、碳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方面,成立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产品;同时研究开展碳金融衍生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交易工具,以及碳指数、碳债券、碳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可交易的结构化创新产品。

第三,碳的投资。除了满足交易和融资贷款需求,也开展对于碳标的的各种投资,既包括个人自有资金的直接投资,也包括银行创设的产品对碳金融资产的投资。

第四,围绕碳金融结算、托管等一系列账户和支持体系的服务。

当然,银行如何参与碳市场,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监管政策如何安排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的金融主体。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双碳”目标下,传统产业需向绿色低碳转型,这部分投融资需求较大,金融如何支持这一转型进程?

刘冰冰:产业结构整体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变革的速度和体量对银行业的产生很大的冲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银行面临直接风险,例如温度升高引起农产品减量,进而导致农业户无法还贷。更值得注意的是,“双碳”政策下,银行服务的众多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包括资产贬值,收入下降,监管罚款等,可能对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带来巨大冲击。

《21世纪》:你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刘冰冰:银行业必须有清晰的预判和全方面的规划。

一是调整对客户行业相关的以及监管政策相关的时间节奏安排,银行业对资源的配置,包括业务组合、整体的考核指标和传导机制,对组织和信息系统等作出改变。

二是对投融资领域作出清晰预判,实现收入、风险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绿色转型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扩大了企业违约的概率。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培养判断企业绿色转型背后潜在风险点的能力,判断绿色转型的成功概率以及相应减排效果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将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一个金融机构是否能很好地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是金融机构支持转型的核心机制。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强“融资+融智”能力,在低碳转型业务层面,不仅给客户提供资金,也给出专业技术相关的咨询和指导。

三是提升信息的追踪能力,打造持续跟踪企业碳减排数据的体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