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交易新闻资讯

重磅!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或主打蓝碳产品市场化交易

来源:证券时报
时间:2022-03-20 11:12:20
热度:1

重磅!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或主打蓝碳产品市场化交易:备受关注的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已获批设立!3月18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会议介绍,目前筹建团队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备受关注的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已获批设立!

3月18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会议介绍,目前筹建团队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运营。据悉,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拟注册在三亚。

此次筹建推进会透露,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

去年9月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由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证监会海南监管局、外汇局海南省分局制定的《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提到,推动设立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突出差异化发展定位,连接全国碳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

自此,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和交易品种等备受关注。此次召开的筹建推进会明确,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

这意味着,蓝碳产品或将是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主打产品之一,且采取的是市场化交易方式。

蓝碳,又称蓝色碳汇,指的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国家大力推进海洋战略和“双碳”工作的背景下,蓝碳的作用和意义愈发凸显。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曾表示,蓝碳在碳捕获与封存方面相较于绿色碳汇有明显的优势,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

作为海洋大省,海南具备丰富的海洋碳汇(蓝碳)资源。2022年海南省两会上,海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立足海洋大省优势,高水平建立和运作省蓝碳研究中心,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2月23日,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将承担蓝碳领域基础和理论、推进蓝碳增汇试点示范、蓝碳公共政策集成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任务。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于迅建议海南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建设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蓝碳交易模式,积极探索个人、企业之间基于碳账户的交易、定价、对价等制度规则。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海洋碳汇研究日新月异、建立全球海洋碳汇规则呼之欲出的背景下,海南抢占海洋碳汇国际制高点,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张建红建议我国尽快抢占海洋碳汇的“话语权”:一是抢占海洋碳汇国际舆论话语权,可以建立海洋碳汇国际论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国际蓝碳项目合作,展示中国低碳发展的大国形象;二是抢占海洋碳汇交易话语权,应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交易规则的海洋碳汇交易模式,为大规模交易积累经验;三是抢占海洋碳汇科技创新话语权,要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建设海洋碳汇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基础研究,多出原创性成果,引领“蓝碳”科技创新发展;四是抢占海洋碳汇国际标准话语权,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同时被国际认可的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引领国际海洋碳汇标准化工作。

于迅也建议建设“海南省区域蓝碳中心”,为中国及区域参与全球蓝碳国际合作提供重要对接窗口和承载平台。

除蓝碳产品交易外,碳金融产品或也将是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交易品种之一。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指出,海南建设国际碳市场,是完成“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和金融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一环。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为各类碳金融产品提供有力的资本市场基础支撑平台,碳金融市场的资金汇集作用将为企业转型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促进碳排放总量和能耗增量的双降,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筹建推进会指出。

张建红向记者表示,自贸港拥有优良的市场流通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海南建设海南国际碳交易中心,能更好地提供碳市场长期预期。

“要借助国际碳交易中心,促进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化。”张建红表示,首先应该是标准全球化,需要建立符合全球投资人、碳金融机构和碳交易所互相认可的绿色资产的计量认证标准和交易标准和认证标准,在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我国也应积极争取建立一些可以引领全球的标准;其次是资金交易流通的全球化,未来,我国可以探索建立绿色通道和交易机制,使海外资金能够便捷进入国内的交易所购买中国绿色资产,海南自贸港正好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再次是碳资产发行的全球化,全球性化的交易不仅包括中国的绿色资产,还应能吸引海外的绿色资产到国内交易所挂牌交易,这也是自贸港的优势。

除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外,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在探索中。去年9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发布的《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中也提到,探索建设期现联动的国际化碳市场,推进基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研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港澳投资者参与广东碳市场交易,建立碳排放权跨境交易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探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努力将大湾区碳市场建设成具有“内引外联”功能和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碳市场,提升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筱虹也建议支持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所,定位为立足大湾区、服务全国、对接国际的碳要素定价平台,未来拟开展碳排放权、用能权、生态产品等交易,并可开展跨境碳排放权流转。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朱伟卿此前也向记者表示,我国探索国际碳市场互联互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碳配额互认的,比如欧洲的控排企业可以购买中国的碳指标完成碳排放的抵消,目前很难实现;另一种是资金流的打通,国外投资者可以参与我国碳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