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工信绿发函〔2025〕16号】山东省关于组织开展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遴选工作的通知
【鲁工信绿发函〔2025〕16号】山东省关于组织开展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遴选工作的通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按照《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按照《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有关部署,推动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管理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工业节能降碳的深度融合,现在全省组织开展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遴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供应商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且从事实际软件开发的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二)提供的能碳管理系统平台具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三)具有3项以上工业企业或园区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案例,且系统稳定运行1年以上。
(四)提供的能碳管理系统平台要具备本通知中规定的相应要素条件。
(五)截至申报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等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以“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准)。
二、能碳管理系统平台要素条件
能碳管理系统应满足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需求,采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自动化系统(如DCS、iEMS及电力综保系统等)进行搭建。
(一)数据采集与安全功能
1.多源能耗数据采集。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多源、多类型能耗数据实时采集,满足煤、油、气、电、热、水等能源数据实时采集。针对碳集中排放场景,探索在线监测等实测方式采集碳排放数据。
2.优化网络架构。系统平台能够通过优化现场数据采集网络架构和工业主干网络布局,合理配置数据采集终端与通信设备,搭配适配的能源计量网关,构建稳定、可靠的能源数据采集网络基础。
3.保障数据传输安全。系统平台能够与企业办公网之间建立信息安全隔离装置,确保业务数据与管理数据的安全隔离,安全管理装置需符合《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和终端隔离产品技术规范》(GB/T 20279-2024),并具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及日志审计等功能,保障能源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数智化与服务功能
1.能耗查询分析。系统平台能够实现重点能耗设备联网与能耗数据实时采集与在线计算,对能耗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和智能预警。内置国家现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设备能效标准,以及《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等资料库,实现对主要产品、设备的能效对标。
2.碳排放核算分析。系统平台可内置符合国际、国家标准的碳排放因子库与计算模型,并实现灵活配置,支撑不同行业企业按生产运营边界、生产工艺、生产设施、主要用能设备等多维度进行碳排放分项统计、分析和溯源。能够实现对产品碳足迹的核算与分析。
3.碳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可对企业碳配额、CCER、绿证、绿电、碳金融等多样碳资产和减排项目的综合管理与统筹利用,提高企业碳资产流动性,增加碳市场收益。
4.耦合预测。系统平台可基于企业能耗数据,耦合预测未来能碳趋势,指导企业制定低碳节能措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整体碳排。
(三)系统集成与对外数据接入功能。
平台需支持与企业现有业务系统集成,实现多源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在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前提下,能预留第三方系统接入接口,实现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碳排放数据的在线接入,满足区域能碳数据监测以及计量管理需求。
三、工作要求
(一)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认真组织本地区符合条件且自愿申报的企业填写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申报书(见附件1),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后,形成推荐意见,填写“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于2025年4月28日前将推荐文件及申报材料报送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绿色发展推进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二)特别优秀的企业可自荐申报,填写申报书(见附件1),于2025年4月28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绿色发展推进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对遴选出的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宋子妍,51782677
邮箱:sgxtls@shandong.cn
邮寄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1号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绿色发展推进处(仅限EMS)
附件:1.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申报书.docx
2.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优秀供应商推荐汇总表.docx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4月14日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25-04-21
-
【工信厅节函﹝2025﹞11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2025-04-17
-
【沪浦发改能源〔2025〕0337号】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2025-04-16
-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2025-04-14
-
全面推进水泥、铝冶炼、钢铁行业碳排放数据高质量管理2025-04-01
-
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首次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如何确保企业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2025-03-27
-
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2025年在中国举办第十八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2025-03-23
-
中国医药: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25-02-11
-
【国管节能〔2025〕21号】国管局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2025-02-08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示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和典型案例的通知2024-12-17
-
全国碳市场扩围在即,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压力较大,如何应对?2024-12-15
-
[比选公告]支持港口碳排放数据库及减排技术评价软件开发的相关工具定制服务2024-12-12
-
【黄发改委办〔2024〕18号】关于表彰2023年度黄浦区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先进集体的通知2024-11-27
-
【川发改环资〔2024〕571号】关于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中开展碳排放评价的通知2024-11-25
-
《山西省能源领域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计划》2024-11-19
-
江苏省统计局赴南京大学等院校和部门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调研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