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政策法规

《企业碳中和:战略选择、行动框架及最佳实践(以重工业为例)》报告

来源:落基山研究所北京
时间:2023-06-21 16:21:09
热度:1

《企业碳中和:战略选择、行动框架及最佳实践(以重工业为例)》报告:今天,落基山研究所与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工作委员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联合发布最新报告《企业碳中和:战略选择、行动框架及最佳实践(以重工业为例)》。报告基于

今天,落基山研究所与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工作委员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联合发布最新报告《企业碳中和:战略选择、行动框架及最佳实践(以重工业为例)》。报告基于对重工业行业的洞察,提出企业碳行动评价框架 (PTAM框架),从排放现状、战略目标、降碳行动、管理机制等多个维度建立系统方法论,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碳行动,并对钢铁、水泥、石化和化工、电解铝这四大行业的企业行动进行分析,为相关政策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政府到企业等多个主体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在不断加强和深化。截至2023年5月,全球已有127个国家、138个地区、249个主要城市和915家头部企业制定了碳中和目标,这些目标覆盖了全球88%的温室气体排放量、92%的经济体量以及85%的世界人口。在中国,自“双碳”目标提出后,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得到持续推进和完善,相关政策和目标也对以央国企为代表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推进气候行动的过程中,传统的重工业企业发挥的作用意义重大。从排放量上看,钢铁、水泥、石化和化工、电解铝四大重点行业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从引领性上看,全球有17家钢铁企业承诺了碳中和,约覆盖钢铁行业排放量的近31%,另有21个水泥企业、38个石化化工企业、5个电解铝企业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分别覆盖行业排放总量的18%、18%和21%。由此可见,中国的重工业行业具备体量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强、碳排放总量较高等特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与难点。

在此背景下,《企业碳中和:战略选择、行动框架及最佳实践(以重工业为例)报告分别从以下三个维度为行业提供建议参考:

重工业的碳减排路径可以归纳为能效提升、循环利用、电气化、绿氢、生物质、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和新型工艺等七个方面。以钢铁、水泥、石化和化工、电解铝四大重工业行业为例,由于各行业的碳排放环节以及技术与生产工艺流程的适配程度不尽相同,碳减排路径在不同行业内的减排潜力也存在差异。企业在选择路径时,可以此为依据进行优先级考虑。

当前,国内企业制定双碳目标和路线图正面临窗口期,亟需央国企积极引领、树立标杆。本研究提出的PTAM框架力求涵盖企业碳行动的全流程,通过碳排放现状(Performance, P)、目标和战略(Target, T)、降碳行动(Action, A)和管理机制(Management, M)四个维度,系统性地搭建一套能够指导企业制定目标并评估行动强度的对比指标和方法。

结合上述重工业行业减排路径分析、企业碳行动评价框架 (PTAM框架)提出的多维度举措梳理,以及国内外具有代表性企业的经验实践,本研究从六个方面提出行动建议,助力企业加速实现低碳转型:

企业需制定有足够雄心且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两图一表”(路线图、施工图、时间表)。

统一碳排放的核算、核查和上报机制,加强数据基础等能力建设,并加速碳核算从企业层面到产品层面的延伸发展。

头部企业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和形成有利于协同效应发挥的商业模式。

行业内企业宜加速形成技术合作研发等资源整合机制,发挥合作效应,形成有效合力。

加速构建和完善碳市场等市场机制,促进传统高碳生产路径的碳成本内部化,降低低碳、零碳生产路径的相对成本。

注重绿氢、CCUS、再生资源利用等重点减碳抓手的全产业链培育,为各重工业行业企业落实并深化碳减排行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