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我国电力碳足迹管理初具规模,专家呼吁完善电力碳足迹核算工作
我国电力碳足迹管理初具规模,专家呼吁完善电力碳足迹核算工作:“我国电力需求将呈现‘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深度调整、供需动态平衡’的特征。”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近日在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表示
“我国电力需求将呈现‘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深度调整、供需动态平衡’的特征。”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近日在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此前,我国首次发布国内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用于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
“电力碳足迹核算的完善,既是技术命题,更是机制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治表示。
“一些地区和企业以数据为基、以技术破题,不断探索,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低碳转型。”谈到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电力行业碳核算实践,苏治如是说。
看浙江,“工业碳效码”平台覆盖6.3万家企业,打通电力大数据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通过这一平台,乐清电气产业集群精准溯源低压电器产品碳足迹,推动48家企业改造供应链,单件产品碳排放下降15%,出口订单增长20%。余杭半山村将村民用电、垃圾分类等行为折算为“家庭碳积分”,可兑换商品或旅游券,推动全村碳中和并额外创造400吨碳汇,公众参与度达85%。
看广东,深圳上线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为欣旺达等企业发放231张国际互认的碳标签,认证产品出口额提升35%。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大圃兴贤长虹岭二期工业园区通过“绿证直供+储能调峰”实现100%绿电覆盖,吸引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入驻,带动周边风光项目投资增长40%。
“作为改造投资的核心经济性指标,碳足迹核算直接影响煤电机组改造技术路径选择与收益评估。”苏治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金融统计博士研究生关鈜玲介绍,以国家能源集团旗下项目为例,锦界公司15万吨/年的碳捕集项目通过精准核算碳足迹,发现每吨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低至185元,且每年可创造碳交易收益超2000万元,直接推动企业将CCUS技术纳入优先改造清单。
同样降低碳捕集成本的江苏泰州电厂,利用5亿元国债资金安装CCS设备,年捕集二氧化碳数十万吨,结合碳足迹核算优化运行参数,碳捕集成本下降30%,年节省燃料成本500万元。
“这些案例表明,开展电力相关行业碳足迹核算不仅可以量化减排效益,更能直接驱动投资回报。”苏治表示。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优先聚焦电力、钢铁等重点产品制定发布核算规则标准。
碳足迹因子是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而对于开展电力碳足迹核算工作来说,电力碳足迹因子的发布只是良好开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首先,苏治建议应强化政策协同,促进碳核算与绿电交易、碳金融等政策之间的衔接与配合。
其次,基于市场激励与减碳实效脱节,绿电消纳、调峰等间接减排贡献未被量化,苏治建议将绿电消纳量折算为碳资产。去年,南方电网公司发布了碳排放管控智能服务平台“智慧碳脑”,创新运用物理系统精细建模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等技术,基于电碳耦合实现精准看碳、高效核碳、可信算碳、灵活管碳;还创新研发了多市场联合仿真模型,实现了电力市场、碳市场和绿证市场联合运行仿真,帮助政策制定者进行政策预演。
鉴于国际互认尚未破局,关鈜玲表示,需加快对接国际标准,避免企业被迫披露敏感数据。
“当前因子多基于历史数据,如南方电网非化石能源占比已提升5.4%,但因子仍用旧基准值。”在谈到电力碳足迹因子动态更新机制滞后时,中科中碳新能源技术院副院长葛敏表示。
针对备受关注的如何提高数据质量管控水平,苏治认为,应该从“硬技术+严监管+动态迭代”3方面着手。
在技术赋能方面,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发电、输配、用电数据全流程可追溯。例如,国网浙江公司通过区块链记录新能源发电量,确保绿电溯源不可篡改,从而支撑出口企业应对国际碳壁垒。
在开展全链条数据穿透式管理方面,应推动燃气成分等关键参数在线监测全覆盖,并实时上传数据库,确保绿电溯源不可篡改。例如,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上海庙发电有限公司安装燃煤热值监测设备,数据直连省级平台,碳排放核算误差率从±15%降至±5%。
此外,还可以通过动态校准与奖惩并重,建立月度或季度更新的电力碳足迹因子库,并将数据质量与企业碳配额、绿电交易资格挂钩。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25-04-21
-
产品碳足迹认证新规出台,企业如何应对“透明化”挑战?2025-04-20
-
国内首个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在江苏投入使用2025-04-17
-
首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知识会”》发布 助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有序推进2025-04-16
-
加强碳足迹管理 让“绿色吉林”更加生机勃勃2025-04-15
-
岚图汽车3款再生材料获碳足迹认证2025-04-13
-
邢钢启动全流程碳足迹管控 计划今年建立重点工序碳排放强度对标数据库2025-04-12
-
碳足迹量化何以影响新能源汽车?2025-04-09
-
全国首个!余姚发布榨菜产品碳足迹报告2025-04-09
-
什么是绿色甲醇碳足迹标准?2025-04-07
-
数字碳足迹削减: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2025-04-07
-
预算金额:55.37万元!北京市密云区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2025-04-02
-
涉及碳足迹!【工信厅企业函〔2025〕2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2025-03-29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5年第8号】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的公告2025-03-21
-
“脚印”巧妙展现碳足迹概念 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发布2025-03-21
-
“碳足迹” 激活绿色竞争力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