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绿色信贷余额破万亿元大关 深圳打造绿色金融创新实践高地
绿色信贷余额破万亿元大关 深圳打造绿色金融创新实践高地:2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的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绿色金融”大文章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截至2024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
2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的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绿色金融”大文章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截至2024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23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1.07%。2024年,深圳财险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签单保费3424.16万元,为高环境风险行业提供33.86亿元风险保障。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80.31亿元,同比增长27.33%。
六大举措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绿色金融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自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颁布后,深圳逐渐形成六大举措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正逐步成为绿色金融创新实践高地。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制定全国首部蓝色金融指导意见,支持深圳建设海洋中心城市,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产业。
注重监管引领推动。按月监测、按季分析绿色金融数据,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完善内部管理,推动环境信息披露。2024年深圳披露机构主体达184家,规模和机构类型均居全国之首。
研究制定地方标准。出台多项地方标准,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目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辖内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如国开行深圳分行发行的“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平安信托的“三绿”资产支持票据,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的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的红树林保护碳汇质押融资业务,均为全国首单。
加强专营体系建设。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申报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目前全市共有23家绿色金融机构获得绿色专营机构资质认定。
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搭建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
新年1号文:提出24项重点工作任务
近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2025年1号文《关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深金发〔2025〕1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作为推动深圳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行动方案》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方案提出4方面24项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整理如下: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绿色金融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绿色运营水平。
支持重点领域绿色发展:加大对深圳特色产业支持力度,支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城市建设节能降碳,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海洋低碳产业发展,推进蓝碳质押融资、蓝碳指数保险等蓝碳金融创新。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探索资源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创新碳绩效挂钩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差别化保险费率机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业务标准和统计制度,将ESG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行动方案》还提出5项保障举措。在监管引领方面,加强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分析,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出台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实施指南。在支持政策方面,对气候投融资、碳账户、碳金融创新等领域予以资助。对于纳入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推广库和开发库的项目业主,按融资成本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纳入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的绿色不良贷款,在基础标准上将补偿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加大环境信息共享力度。在跨境合作方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推进绿色金融标准的共研共建,对可持续金融、转型金融、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建设等进行探索。在产融对接方面,加强与发改、工信、科创等部门的协同,建立绿色低碳、气候投融资等企业和项目白名单推送机制,发挥好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和“绿易融通”气候投融资平台的作用,精准高效开展对接。在宣传交流方面,积极搭建平台,传播绿色金融理念和政策,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举办绿色金融劳动竞赛,探索绿色金融人才认定,推动行业交流。
根据《行动方案》规划,未来5年,深圳将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逐步提高,绿色保险风险保障稳步增长,法人机构绿色投资实现突破,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债券等业务发展成效显著。
-
李礼辉:绿色金融应以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导2025-01-22
-
【京财资环〔2024〕1779号】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24-12-31
-
哈尔滨银行落地“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持续发力绿色金融2024-12-29
-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正式批准发布《企业碳账户融资实施指南》团体标准2024-12-11
-
西藏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截至9月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达1522.78亿元2024-12-11
-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度市级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分配情况公示2024-12-10
-
绿色金融碳市场十一月月报: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2024-12-10
-
潘功胜:加大对绿色金融等领域支持力度2024-12-10
-
国内首只共同分类目录主题绿色债券基金成立2024-12-10
-
山西全力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2024-12-05
-
长沙银行成功发行CGT贴标的绿色金融债50亿元2024-12-01
-
【黄发改委办〔2024〕18号】关于表彰2023年度黄浦区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先进集体的通知2024-11-27
-
转变绿色金融供给思路 破解企业“碳”转型难题2024-11-25
-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李志青:全球碳市场现雏形,中国需找准定位2024-11-17
-
绿色金融进阶之路:还有三大问题待解2024-11-14
-
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