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中和目标如何起步
李礼辉:绿色金融应以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导
李礼辉:绿色金融应以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导:近日,由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主办的《金融五篇大文章蓝皮书—政策与实践全景解读》成果研讨与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金融资源必须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绿色金融应该
近日,由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主办的《金融五篇大文章蓝皮书—政策与实践全景解读》成果研讨与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金融资源必须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绿色金融应该以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导,同时依托央行和财政的扶持政策,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李礼辉指出,绿色金融有两方面原则值得关注:一是战略立意,二是经济效益。绿色金融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包括对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提供融资和投资的支持,建设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建立金融机构ESG考核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激励和引导金融向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截至2024年9月末,全国绿色金融贷款的余额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比全部贷款的增速高17.5个百分点。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的配额累计成交量4.81亿吨,累计成交金额284亿元,其中,2024年9月份的成交额和成交量分别增长49.92%和33.67%。”李礼辉依据央行、Wind披露的数据,佐证我国绿色金融迅速发展的态势。
李礼辉表示,下一步要着眼长远,以战略利益为主导,优先支持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促进绿色低碳产业优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其次,要遵循市场化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主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李礼辉强调,把握碳排放权总量控制和配额分配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是确保碳排放权市场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应实现碳排放政策落地实施可监督的可行性,建立透明的计量机制,完善碳排放的计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建立数字化的监测系统,明确企业控制碳排放的社会义务和法律责任。确保碳排放的可计量和可监测,才能够实现碳排放权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交易。
金融是数据密集型行业,金融数据的有效价值取决于具体的真实性、充分的一致性、可靠的时效性。李礼辉认为,中国作为数据大国,有着海量的市场交易,而数据是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发展的宝贵资源,但目前存在公共数据流通不畅等问题。
对此,他建议逐步建立数字资产市场,着力解决数据产权落地、数据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同时为了弥补数字鸿沟,着力解决新智能时代小微企业数字服务获得难、信息落差大的问题,扩大数字接入的渠道,扩大数据共享的范围,提高数字服务的可得性和易用性,降低数字服务成本,让公共数据更容易获得,更容易理解,切实改进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数字服务。
上一篇:腾冲首片“碳中和林”成效初显
-
海南省11家发电行业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5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2025-01-22
-
深圳碳市场碳排放权产品成交量已达1.08亿吨2025-01-20
-
完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扎实做好碳核算2024-12-31
-
欧盟多国呼吁免除汽车业碳排放罚金2024-12-31
-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全力支撑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发布2024-12-31
-
券商碳排放权交易“朋友圈”扩大至16家2024-12-29
-
哈尔滨银行落地“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持续发力绿色金融2024-12-29
-
兴业证券:收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意见的复函2024-12-26
-
2024年12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结算信息日报2024-12-17
-
扬帆起航!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诚聘英才2024-12-17
-
国家发改委: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2024-12-15
-
[比选公告]支持港口碳排放数据库及减排技术评价软件开发的相关工具定制服务2024-12-12
-
出售17.49万吨碳配额(CEA) 价格约100元/吨,浙江新中港热电关于公司进行碳排放配额结余量交易的公告2024-12-12
-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正式批准发布《企业碳账户融资实施指南》团体标准2024-12-11
-
西藏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截至9月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达1522.78亿元2024-12-11
-
绿色金融碳市场十一月月报: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