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中国2025年进入碳达峰阶段,挑战与机会在哪里

来源:未尽研究
时间:2023-02-02 11:23:13
热度:1

中国2025年进入碳达峰阶段,挑战与机会在哪里:去年以来,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由于国内外能源领域、地缘政治领域发生的一些事件,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不同的认识。现在我就结合我们未尽研究最近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中国提出

去年以来,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由于国内外能源领域、地缘政治领域发生的一些事件,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不同的认识。现在我就结合我们未尽研究最近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其实中国会很快提前进入碳达峰阶段。
 

从全球来看,2023年起,全球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已经进入了一个达峰的区间。化石能源消费在一个高位平台盘整,不再增加了。国际能源署等几个很重要的国际能源组织和研究机构,最近都做出了预测。它们用了各种情景和节奏,包括各国按照现有的政策、已经承诺的政策、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拐点基本上都位于2025年到2030年之间,甚至有的预测更早,就是这两年就要达峰了。2030年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费开始全面下降,是可以确定的事情。
 

我们梳理了中国各个机构对中国碳达峰时间的预测,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相对乐观,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说2025年、2023年的都有。另外一部分比较谨慎,认为中国在“十五五”期间碳达峰,其中中国工程院的报告认为中国2027年会碳达峰。不管是乐观的,还是谨慎的,都认为中国可以提前碳达峰。
 

中国碳达峰的时间会显著提前,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新能源的超预期发展。过去这些年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几乎每年都会超出原有的规划,加速发展的轨迹,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会持续下去。
 

2022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重接近50%。“十四五”规划是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20%。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比25%,风电、光伏要装机1200GW (1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
 

实际上许多预测认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可能达到30%,而且风电、光伏总装机量最终实现的将会超过1200GW,可能达到1650GW——中国如果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占比80%,倒推回来,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至少要达到1650GW的水准。中国在2022年新能源总装机已经760GW,按照2022年风光装机增加120GW推算,到2030年增长近1000GW,远远超过目前的2030年的目标。还要考虑到随着新型能源系统的建立,在装机增加的基础之上,风电光伏的实际发电量也会提升。
 

全球新能源发展,目前来看就是中国和外国。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新能源装机量增长,中国占50%,其他国家和地区占50%。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成熟技术需要迅速扩大规模,在这一点上,中国在全球是引领发展,甚至在一些领域是主导发展。
 

我称之为中国新能源半壁江山法则。我们看一下比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66%,光伏装机全球42%,风电装机51%,动力电池产量60%,全球排名前20家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槽生产厂商,有8家是中国企业。
 

前面讲了中国新能源形势一片大好,又是超预期发展,又是引领全球的发展,但是正因为新能源的装机速度太快了,它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如果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会阶段性地反噬新能源发展的成果。
 

这就是能源系统的挑战。新能源装机占比27%,但实际上发电量占比一半都不到,只有12%;煤电装机只占47%,但实际上发电61%。从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来看整个能源系统,存在着消纳问题、灵活性问题、协调的问题、调度的问题、体制的问题等等。现有的新能源发展,实现对整个电力供应的可靠替代还有一定距离,电力供应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去年很多地方因为极端的炎热天气造成限电断电。关键时刻,尖峰之际,新能源出力是非常小的。
 

引用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的征求意见稿,就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对风光可非生能源的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特点对整个系统运行的压力,传统的调度方式不适应,关键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偏低,还有体制机制的挑战。

现在应该怎么办?国家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我们已经拥有一张坚强的电网,一个围绕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建立起来的的能源电力系统,在这个基础之上,要建立一个智能化的能源物联网。我们知道国家能源战略以前一直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现在要加上另外两个提法,一个叫柔性灵活,一个叫智慧融合,这也体现了全球能源系统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即低碳化、数字化和分散化。建立新型能源体系,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创新机会。
 

中国构建新型电力体系加速转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为了配合(提前)碳达峰。因为目前整个新能源装机的步调是往提前碳达峰走的,所以整个新型电力系统也要配合提前碳达峰。到2030年,新型电力体系首先要支持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水平提升到35%以上,要充分电能替代,新能源以后就是发电的主体,全国新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依靠特高压西电东送,能耗产业的重新布局,也要大力发展分布式的新能源,就地生产、就地消化。用储能来重点满足系统内平衡调节的需要。在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中,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源网荷储多元综合保障体系。
 

来源:国家能源局
 

这里面我专门把储能拎出来,因为我们原来强调的都是电源、电网和负荷,没有谈到储能,现在不管是看待未来能源体系也好,看待这个领域的创新也好,甚至包括资本市场的估值也好,都要把储能放到和源网荷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张图上,横轴就是往长时储能的调节发展,纵轴可以看到储能装机量的增长,是2030年前储能发展的路线图。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2025年就可以进入碳达峰的区间,主要是因为中国参与引领的一场绿色与智能的能源革命正在加速展开;为了实现提前碳达峰,我们要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这张图显示,从目前到2050年,比较成熟的技术,电动汽车、热泵、氢能、光伏、风能、核能、碳捕集等,朝着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走下去,这些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仍处于早期,皆为序章。新能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在苏南智造太湖湾创新峰会上的演讲,经作者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