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中和新闻资讯

北纬31度的绿色守望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11-02 09:20:40
热度:1

北纬31度的绿色守望:北纬31度的绿色守望——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神农顶民兵接力守护绿水青山纪事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

北纬31度的绿色守望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神农顶民兵接力守护绿水青山纪事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是全球中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被誉为北纬31度的“绿色奇迹”。“绿色奇迹”的背后,有一抹“迷彩绿”常年坚守。数十年来,驻守在神农顶民兵哨所的一茬茬民兵,坚持以“民的本分、兵的责任”赤诚接力,和林区人一道悉心守护绿水青山,守护“华中屋脊”。

一种转变

从“木头经济”到“生态饭碗”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10月30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神农顶民兵哨所,正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王大志,郑重记下这几句话。

王大志是神农顶第7任哨所民兵,今年是他上哨的第7个年头。对这位身处大山之巅的民兵而言,最敏感的字眼莫过于“生态”二字。

理念之深,源于转型之变。今年49岁的王大志,曾是林区木材厂工人。从当年的开山伐木到今天的守山护林,王大志亲眼见证了神农架的生态巨变。

坐落于鄂西边陲的神农架林区,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两项世纪工程的绿色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素有“华中之肾”“华中之肺”“华中水塔”的美誉。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神农架一度大举开山伐木,引发诸多生态问题。2000年,神农架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一批批林场工人响应国家号召,放下伐木刀,成为护林员,王大志就是其中一员。

“神农架人历来是靠山吃山,过去是‘木头经济’,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端上了‘生态饭碗’。”看着壮美的林海绵延不绝,王大志满脸自豪。

在神农架林区,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火灾”,一旦蔓延,森林将遭受灭顶之灾。民兵哨所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哨兵上岗第一件事,就是学习病虫害防治知识,人人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他们总结出一套具有神农架特色的蛀干害虫测报技术、食叶害虫综合监测技术,经验做法受到国家林业部门肯定,林区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较大森林病虫害。

在神农顶民兵等护林人的带动下,守护绿水青山已成为神农架当地群众的一种行动自觉。

“这里的树我一棵都不砍,要留给子孙后代。”林区木鱼镇青天村村民林廷洪说,他不舍得砍伐自己种的树。过去,因为超计划采伐,他受到严厉处罚。后来,他开始栽种“还债林”,发展绿色有机茶。如今,林子已有5000余棵胸径20至30厘米的树木。2017年,他被授予林区“生态保护模范”称号。如今,护林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生态保护人人参与,生态成果人人共享。”林区人武部部长董帅告诉记者,10年来,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林区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各方游客慕名而来,旅游业已成为神农架的支柱产业。

一种使命

“神农卫士”坚守绿色哨位

神农架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神农顶民兵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时节。

“全方位观测,无火情。”10月17日中午12时19分,经过一番仔细的防火瞭望后,王大志在《值班日志》上认真写下观测结果。寒来暑往,厚厚的《值班日志》积累了几十本。

“历年来火情比较多的是高脚岩方向。”王大志指着瞭望塔西边的一个山头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林员,得有从林海中找到烟点的能力。这里每座山头的名字,他都烂熟于心。7年来,每天多次巡逻瞭望,尽管枯燥,但每一次他都认真细心。

哨所民兵的极度谨慎,源于多年前那场刻骨铭心的痛。20世纪80年代初,林区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白天扑灭了,晚上又燃起来,把整个天烧得通红。”目睹当年情形的第1任哨所民兵袁裕豪下定决心,“决不让森林大火重演”。

风干物燥,森林里树木有时遇火即燃。每到这个季节,望远镜就成了哨兵不离身的物件。今年73岁的袁裕豪至今记得第一次报告火情的场景。“当时发现一处山头冒黑烟,我立即往山下跑,一口气跑了10多公里才找到电话报警。”袁裕豪说,当时传递信息只能靠双腿。

民兵也是兵,也要守土有责。美丽的神农架对游客而言是美景,对神农顶民兵而言却是沉甸甸的责任。哨所民兵每天都要频繁登上瞭望塔观察火情,在重点地段巡逻,一次要1个多小时。

如今,林区已形成“天上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村中有巡护”的森林火灾预防体系。科技在进步,值勤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民兵们心里的“防火弦”没有丝毫放松。

多年来,神农顶哨所民兵累计传送电报2万余份,记录监测数据9万余条,发现、扑救森林火情50余次,林区连续42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神农顶民兵哨所先后被表彰为“荆楚楷模”“神农卫士”。

这些年,随着神农架生态越来越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还赋予民兵一份重要职责——生物监测。

长期的工作使民兵们对各类生物了如指掌。第5任哨所民兵袁选斌的妻子潘世菊,能根据各种植物叶片上出现的症状,对大气污染作出判断。她还利用地衣、苔藓等敏感植物制成大气污染植物监测器,进行定点观测,为当地生态环境局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种精神

将奉献镌刻在万顷林海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诗人眼中的神农架,五彩斑斓,风景如画。对哨所民兵而言,守望风景也是一种孤寂。

深秋,记者从木鱼镇出发,沿着逶迤的山路盘旋而上,拐了上百个弯,一座迷彩哨所浮现在眼前。哨所瞭望平台上,“华中第一哨”几个字格外醒目,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神农顶常年雨雪,一面崭新的国旗一般不到半个月就得更换一次。”王大志告诉记者,过去大雪封山时这里很长时间都见不到人影,袁裕豪他们那时候才叫艰苦。

1985年,林区决定挑选思想素质过硬、身体条件好的民兵到神农顶哨所值守,退役军人袁裕豪成为第一人选。

“当过兵的人,吃苦不算什么。”接到任务后,袁裕豪二话没说,只身一人背起行囊,翻山越岭来到哨所。

无水、无电、无通信。哨所里,木质窗户挡不住凛冽山风。在哨所的第一晚,袁裕豪彻夜未眠,但他没想过离开。

群山无言,见证神农顶哨所民兵坚守的春秋冬夏。第2任哨所民兵谭志刚曾在巡逻途中遭遇暴雪,饥寒交迫中滚落半山腰,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到救援队到来;第4任哨所民兵王少清曾与妻子在深夜与盗猎者勇敢对峙,最后配合公安干警将盗猎者一网打尽。

神农顶民兵哨所是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哨所,一年之中最低气温达零下30摄氏度,氧气稀薄。常年驻守在这里的民兵,大多落下了风湿等疾病,但他们从未退缩、从未言悔。“组织挑选我到哨所值守,我就要把事情做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任何时候都不当逃兵。”袁裕豪道出心声。

近年来,在军地共同支持下,哨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不仅通了自来水、有了电视机、连了网络,还修建了直达哨所的水泥路。然而,哨所民兵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依然不多。艰苦没有消磨意志,更没有动摇当好“神农卫士”的决心,历任哨所民兵困难面前不低头,将奉献镌刻在万顷林海。

“我们号召广大民兵以神农顶民兵为榜样,积极参与地方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河道治理等工作,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堰军分区政委雷勇说。

一种传承

守山护林永远都有接班人

在神农顶民兵哨所采访,“传承”是历任民兵说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前不久,一部名为《神农卫士》的微电影,作为湖北省军区的专题教育教材播出,引发官兵热议。电影主角原型,就是神农顶民兵。

那一年,第1任哨所民兵袁裕豪上哨,家里靠妻子罗忠清一人支撑。一次,一场大雨冲垮了家里的土房子,罗忠清心里满是委屈,一气之下赶了两天山路,到神农顶找丈夫离婚。来到哨所,看到头发胡须蓄得像“野人”一样的袁裕豪,她顿时心疼得掉了泪,满腔怨气烟消云散。回家后,她把孩子托付给母亲,陪着丈夫一起值守,两人成为神农顶哨所首任夫妻哨。

17年后,受父亲影响,袁裕豪的儿子袁选斌也向组织递交申请书,要求到哨所值守。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虽不能像父亲那样参军保家卫国,但我志愿当哨兵、守哨所。”

在神农顶民兵哨所,袁选斌与妻子潘世菊一守就是8年。走进哨所,楼道两边墙壁上悬挂的历任哨所民兵名单中,有5任是夫妻哨。

“我当过兵,我不上谁上!”“我年轻,我就应该上去!”采访结束后,7任哨所民兵的这些话,久久萦绕在记者耳畔。他们中多数人已青春不再,但回想激情燃烧的岁月,依旧心潮澎湃。

传承,不仅在哨所之上。哪怕离开哨所,他们惦记最多的事依然是护林。

第2任哨所民兵谭志刚下哨后,组织安排他到社区工作。现在,他经常进村入户,宣传森林防火常识。谭志刚说:“神农架林区值得我们一辈子守护。”

第3任哨所民兵王洪下哨后,每个月仍有10天时间上山开展野外巡护。“把最珍贵的资源完整地交到下一代手中,就是一种幸福。”守的是眼前,望的是未来,这就是王洪的幸福观。

第6任哨所民兵李军下哨后,在景区负责防火瞭望、资源管护巡逻和旅游接待服务等工作。李军说:“不管在不在哨位,我们每任哨所民兵,都是永不退休的防火护林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正是凭借着一腔赤诚,7任哨所民兵始终坚守在哨位上,接续守护,不负青山。神农顶民兵用传承宣誓:守山护林永远都有接班人。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王国明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华民族一直寻求的永续发展之路。“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神农架林区有了时代注脚。新时代10年,是神农架生态改善最大的10年,也是民生改善最快的10年。10年前,神农架贫困发生率超过30%;如今,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林区人稳稳地端起了“生态饭碗”。神农顶哨所的民兵,过去大多当过伐木工,现在都成了护林员。在“伐”与“护”之间,什么会带来更多福祉,他们的转型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生态是一道必答题,考生包括每一个你我。近年来,全军官兵牢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加强练兵备战的同时,积极参与驻地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

“时代楷模”、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退休后,毅然回到家乡,绿化荒山、防风治沙,改善生态、造福村民,为环境改善和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长期担负飞播造林任务,以让沙漠变绿洲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播撒绿色,为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绿色屏障。

民兵亦兵亦民,遍布城乡,组织起来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上大有可为。近年来,湖北省军区注重发挥民兵人地两熟、就近就便的优势,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参与禁渔禁捕、植树复绿、巡山护林、森林防火等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三峡库区,湖北8个长江沿线人武部响应长江大保护的号召,组织民兵成立“清漂队”“禁渔队”“水质监测队”等分队,有力支援地方沿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十堰军分区组织民兵参与治理荒山荒坡大会战,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良好生态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新时代革命军人和广大民兵理应赤诚为民,助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解放军报 本报特约记者 何武涛 通讯员 汪精灵 邓鑫)

  1. 山西低碳环保产业“加速”跑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2022-11-01
  2. 江苏无锡:一路向“绿”,让绿色发展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2022-11-01
  3.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的公告
    2022-10-31
  4. 生态科研打造森林碳汇“龙岩样板”
    2022-10-31
  5. 生态环境部:深化气候投融资工作 逐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2022-10-29
  6. 2022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致力探索绿色与数字融合发展路径
    2022-10-28
  7. 生态环境部:反对以气候变化为名设立的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技术壁垒
    2022-10-28
  8. 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详解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问题
    2022-10-28
  9. 生态环境部:深化气候投融资工作 逐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2022-10-28
  10. 生态环境部:2021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上年降低3.8%
    2022-10-27
  11.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2-10-27
  12.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发展规划》 涵盖九大重点领域
    2022-10-27
  13. 刘俏:我国逐渐搭建起相对全方位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2022-10-26
  14. 《从绿到金》:打造企业增长与生态发展的共生模式 作者:〔美〕丹尼尔·埃斯蒂,安德鲁·温斯顿 译:张天鸽 梁雷梅 出
    2022-10-24
  15. 中国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
    2022-10-23
  16. 中国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
    2022-10-21